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湖面上没有界碑,我们就是流动的界碑”

2019年11月25日16:13  来源:中国国防报

5034

  “湖面上没有界碑,我们就是流动的界碑,祖国的领土一寸都不能丢。”请看记者从西藏阿里军分区某边防团巡逻艇分队发回的报道——“西天瑶池”映照昆仑水兵风采

  ■索延客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刘晓东

  

  △官兵湖上巡逻。刘晓东摄

  班公湖,位于西藏阿里喀喇昆仑山与冈底斯山之间,海拔4200多米,有着“西天瑶池”的美誉。

  驻扎在这里的是全军驻守海拔最高的船艇部队——阿里军分区某边防团巡逻艇分队。虽然身处雪域高原,但该分队官兵在解冻期每天都要踏浪前行,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先后获得“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军事训练先进单位”等20余项荣誉。

  11月上旬,记者翻达坂越冰河来到这里,近距离感受昆仑水兵的风采。

  “我们给自己取名‘西海舰队’。”该营营长惠立峰自豪地告诉记者,“相对于巡弋在大洋深处的军舰来说,我们显得有些渺小,但守护祖国边关界湖,使命同样光荣。”

  据了解,为守护好界湖,他们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战备演练,始终保持枕戈待旦、箭在弦上的战斗状态。“从受领任务到船艇出发仅需两分钟。不要小看这两分钟,我们早一秒出去,就能多占一分先机。”已经在这里守防14年的四级军士长李建敏说。

  一年夏天,班公湖景区的一艘游船返航时因风大浪急,船体发生破损进水,情况十分危急。接到紧急求救电话后,分队一面向上级汇报,一面迅速备航。仅两分钟,救援船艇就离开了码头……

  “湖面上没有界碑,我们就是一座座流动的界碑。”惠立峰接着说,“我们代表祖国巡逻,就是为了宣示主权,确保祖国的领土一寸都不能丢。”

  记者打开地形图看到,班公湖是一条狭长的带状湖泊,有众多错落复杂的弯道。“湖面看似平静,但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撞船、搁浅等危险。”四级军士长史国柱告诉记者,“现在哪里有浅滩、哪里有暗礁、哪里可以航行,都被我们摸得清清楚楚,不过有些意外还是防不胜防。”

  去年,连队在执行任务途中,船艇螺旋桨被水草缠住,随时都有沉入湖底的危险。见状,四级军士长王国栋来不及穿上水裤,便跳入湖水中。冰冷刺骨的湖水,让王国栋很快失去了知觉,双手被桨叶划破也浑然不觉,可他仍咬牙坚持把水草清理完……

  还有一次,水兵们正在进行水上训练,突然一块篮球场大小的浮冰向船艇漂来。由于事发突然,发现时已经来不及避开。如果浮冰“咬”住船艇,人和船就可能一同沉入湖底。艇长冷静指挥:“把稳方向,迎着冰前进,绝不能让船艇熄火!”浮冰顺着船头把船艇推到了湖岸,水兵们这才得以脱险。这些故事,记者听得惊心动魄,他们讲起来却云淡风轻,因为早已习以为常了。

  采访中,记者既为昆仑水兵缺氧不缺精神的事迹所感染,更为他们精益求精的专业技能所折服。

  二级军士长李小兵既是艇长,又是修理大拿,分队一半以上的艇长都是他带出的徒弟,船艇出了故障,他听声音就知道哪儿出了问题。前几年,该分队列装了新式船艇,因不适应高原气候环境提速特别慢,厂家一时也拿不出解决方案。对此,李小兵主动请缨带着技术骨干攻关,硬是将船艇的加速时间从10分钟缩短到12秒。

  一段时间以来,分队船艇补新速度较快,在新艇还没形成战斗力之前 ,通常是几代艇同时服役。但每代巡逻艇的技术参数像铆钉一样钉在李小兵心里,他把这些整理成册,成了官兵的必学教材。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该分队一茬茬官兵将使命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守疆卫土的铮铮誓言。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也被他们为大家舍小家的故事所打动。

  9月初,四级军士长付宝龙接到妻子的电话,孩子幼儿园开学要一张全家福照片,可家里只有妻子和孩子的照片,没有和付宝龙一起的合影。

  “不是我不想拍,而是确实抽不出时间。”对此,付宝龙十分愧疚地说,“每年5月到11月是班公湖的解冻期。这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湖上度过,作为单位骨干,我必须坚守在岗位上。”

  边关虽苦,使命如山。采访结束时,这些边防官兵把对祖国的忠诚写在冰湖浪峰上,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卫祖国“西海”的身影,一直在记者的脑海里闪现,久久不能平静……

  本文刊于2019年11月25日《中国国防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关键词:界碑 流动 祖国 领土 西藏 阿里军分区 责编:林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壮美黄河行】黄河中下游分界碑赫然屹立 大河风光一览无余

    黄河从青藏高原北麓发端,一路九曲跌宕奔腾万里,从孟津出峡谷一泻千里,造就了广袤的黄淮海冲积扇大平原。荥阳,正处于峡谷至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中国地形西高东低三级阶梯中的二、三级过渡带。

  • 祝福母亲,他们在边防一线守望家与国

    土旦旺久介绍,昆木加哨所海拔4900多米,常年高寒缺氧、风雪肆虐,他和战友一年四季巡守10余个风雪山口、雪山界碑。国庆前夕,南疆军区某边防团克克吐鲁克边防连指导员李建阳,带领官兵向着海拔5420米的某点位挺进。

  • 39号界碑旁,守护额尔齐斯河畔的戍边卫士……

    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新疆阿尔泰山南麓,横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边境,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内流河,独特的水域生态环境,养育了河鲟、江鳕、银鲫等30多种特有鱼类。将渔网拉起来后,连长余翔兵决定靠岸行驶,沿边观察河面上是否还有其他违规渔具。

  • 民法典标注法治中国新界碑

    这些规定直面互联网时代公民个人权利面临的现实挑战,表达了新时代中国民法典对人格权保护的鲜明态度。彰显中国底色、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是民法典草案的重要特征。恪守法律秩序和公序良俗,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原则和底线,也是民法典编纂的重要思路。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家三代边防军人的故事

    茫茫雪原,漫漫边防线,“90后”刘郑伊接力守护边疆,将新疆伊犁当作自己的故乡。怀着对守边事业的无限热爱,爷爷刘水信将儿子刘献伟(刘郑伊的父亲)也送到了新疆伊犁边防,一待就是27年。

  • 我叫刘郑伊,伊犁的“伊”

    她叫刘郑伊,是新疆伊犁军分区某边防部队的一名排长。随着刘郑伊渐渐长大,刘献伟明白,边防像一个烙印刻在女儿的心上,她认准的事儿,“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一周后,刘献伟和战友一行10人,再次搭乘直升机,将界碑、沙石、钢筋、水泥等物资,运送到上次勘察好的界标点上。

  • 这些“不配枪的战士”续写“1号界碑”故事

    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块界碑——中缅1号界碑,被称为“共和国1号碑”。几十年来,一代代的界务员们接力巡边护碑,默默奉献在边疆的崇山峻岭中,像山间的野百合,默默开放,悄然芬芳。

  • 你当过兵吧?走过22000多公里的那种

    (记者 康彦龙 朱春燕 李姗珊 张莉 樊帆 邢明)很多人向往远方,以为那里有诗,但有人向往远方,是因为那里有祖国的界碑。”  鲁周扬驻守的塔克逊哨所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我国西藏岗巴地区,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 他们认真擦界碑的样子,真帅!

    新疆阿尔泰山深处,三号界碑执勤哨所是新疆军区白哈巴边防连的一个夏季执勤哨所,因驻守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3号界碑而命名。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白哈巴边防连上士 舒涛:三号执勤点在大山深处,四周全是山,没有信号。

  • 【边疆党旗红】界碑下,老党员杨天才的35年坚守

    1984年,在中国南大门、云南边境县的薄竹菁村,硝烟散去不久,牺牲在边境的烈士长眠于此,坟头青草刚刚长满。(王莉莉 摄)  一顶斗笠一个水壶,一根竹杖一把弯刀,这几乎就是杨天才的所有装备。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