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澎湃新闻张凌:“内容+运营”双驱动下的澎湃新闻丨【芒种·案例】

2019年12月10日07:15  来源:腾讯媒体研究院

5034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关注“腾讯媒体研究院


12月3日,腾讯媒体研究院联合中国传媒大学打造的《新媒体创业与创新》公开课第十三讲如约与大家见面。课上澎湃新闻互动新闻中心总监张凌以“融媒体‘内容+运营双驱动下的澎湃新闻”为主题,向观众分享了澎湃新闻在内容、平台、渠道、用户等层面的运营管理经验与方法。腾讯媒体研究院将部分实录整理成稿,以下为具体内容。



对媒体而言,以前总会遇到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问题;到了新媒体时代,我们会讨论,到底是内容更重要,还是运营更重要?

张凌认为对澎湃新闻这样一个从传统媒体转型过来的新媒体而言,内容依然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但是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运营思维也已经渗透到澎湃新闻各个岗位、各个细枝末节。正是在“内容+运营”的双驱动下,澎湃新闻才有了目前的影响力。

01

“澎湃之路”:

澎湃新闻的四个关键词

澎湃新闻有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时政与思想”,它是澎湃新闻的内容定位。东方早报最初的口号是“影响力至上”,那时我们的新闻理想是做一份像纽约时报一样的百年大报”。


但如今时代的变化、技术的变化让人们不再爱看报纸,大家都习惯从手机里获取信息。于是我们开始主动求变、主动转型,与此同时我们也深知不能放弃自己最擅长的东西,那就是在时政领域的积累与耕耘。

而澎湃新闻也是鲜有将“思想”作为独立频道的新闻资讯产品。

第二个关键词是“移动化”。澎湃新闻在产品设计阶段时完全以手机用户的需求为考量。每个月会通过不断地优化迭代、完善功能让产品更便捷、体验更好。


第三个关键词是“原创”。原创依然是澎湃新闻最核心的竞争力,如今澎湃新闻有400多名采编人员为整个平台贡献优质内容。在每天产出400余篇稿件中60%都是原创。

第四个关键词是“媒体融合”。从2014年到2016年,澎湃新闻经历了两年报纸与新媒体产品的融合阶段。东方早报在2016年12月31日出完最后一期之后,正式休刊。

团队保留的原来的基因,新的产品在新的载体上形式更加丰富,呈现出更广阔的内容。2017年,在完成彻底转型、全面融合之后,整个团队专注做澎湃这一个产品。

澎湃的融合也并没有结束,而且会进入到更新的时代,会继续跟商业网站、技术公司、第三方服务机构等继续融合,带着各自的优势,所有平台都需要在媒体环境里面互相融合赋能,进入一个新的媒体融合阶段。

02

澎湃新闻的内容运营:

新媒体产品构筑独特“内容护城河”

澎湃新闻“打天下”靠的是内容与品牌,而好的作品、真正的新闻在当下的时代依然是刚需。

比如澎湃新闻旗下栏目“澎湃人物”中的文章都较长,产量也并不高,但这样的长文在澎湃的点击量一直高居不下,近期典型的例子有《一个渔民,迷失在太平洋》《去巴基斯坦娶亲的男人们》等。无论在我们自己客户端,还是在微博微信等分发渠道,都获得特别高的点击量。

这充分说明,在碎片化阅读、娱乐化的浮躁时代,这种深度文章依然有市场。

原创报道“硬核化”:重大热点新闻事件,从不缺席

澎湃新闻对国内的重大热点事件从不缺席,一旦有热点事件发生,澎湃的记者都会动起来,赶赴现场。

比如针对近期“劳荣枝落网”事件,澎湃新闻同时往福建、江西南昌、九江、安徽等曾经的案发地派出记者,全方位对劳荣枝的家人、被害人的家人进行走访,产出多则优秀报道。


严谨专业是首要,其次才是形式上的锦上添花。

主题宣传“爆款化”:以符号化流行元素传播主流价值观

澎湃新闻不仅有特别硬核的内容,也有很多主题宣传报道。

澎湃会做出融媒体产品,用更流行的符号化元素去传播主流价值观。比如2016年澎湃新闻第一次使用手绘漫画形式来表现典型人物——《致敬│好人耀仔:一位宁德村支书的45岁人生》。


 

扫码查看作品:《致敬│好人耀仔:一位宁德村支书的45岁人生》

这个产品里面集合了视频、手绘插画、音频等多种形式。在世界新闻设计大赛上获得优胜奖。

去年,澎湃新闻也给北京西城区“红墙意识”宣传主题做了一个MV——《MV|西城神舞:红墙Style》。红墙讲述历史,红色符号传递主流价值观,澎湃新闻希望能够用更年轻的形态来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报道。

《MV|西城神舞:红墙Style》

策划报道“全景化”:多部门合作、协同推进是常态


澎湃一向重视策划报道,今年,我们策划的一个重点就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澎湃为70周年主题生产了20多个大大小小专题,比如用20多个视频表现9座大桥的《大国大桥》,从策划立项到采访制作发布,历时三周时间,获得了超过1个亿的播放量;而《人民路上》则以12个城市中的12条“人民路”为对象,通过路的变化讲述中国70年间的改变。


专题内容做出来并不意味着项目完成,还需要依靠分发去充分发挥其价值。通过微博、微信等外部渠道的分发与湃客、湃友圈等内部产品的联动,澎湃新闻以跨部门、跨专题式的协作机制来保障整体内容的产出,将专题价值做到最大。

比如澎湃每年花很大的人力和时间去策划投入做年度专题《山河》,这个系列从策划立项到完成,往往历时八九个月,这样的专题流量或点击可能不如那些爆炸性娱乐新闻或者社会新闻,但澎湃更看重社会效益,希望这样的内容能带给大家思考,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给大家留下深度思考的空间。

内容运营“货架化”:社交驱动实现双向传播

如今我们媒体可以不生产具体的内容,而是做一个产品出来,将它当成一个货架,里面装什么、怎么传播都靠用户去完成。

澎湃曾在汶川地震十周年时做过以用户驱动的数据新闻产品,以打捞“汶川记忆”——


 

扫码查看作品:《我的汶川记忆》

在这个产品中,用户可以看到在汶川地震发生时自己在中国的地理位置,还可以选择当时的心情,既能看到别人的记忆,也可以写自己的记忆。澎湃新闻通过内容的货架化,实现社交驱动的传播。

03

澎湃新闻的平台运营:

全媒体内容生产、产品创新及服务运营

社交平台的精细化个性化运营

澎湃不仅重视生产手段,也重视产品运营。澎湃新闻对于各种社交平台、资讯平台都做了精细化运营。


 

澎湃新闻运营的外部渠道一览

澎湃新闻目前有5个小编负责微博,平均日更约50条,每编一条微博要同步做话题词,精编内容要15分钟,还要兼顾跟用户互动。澎湃新闻微信公号现在有190万粉丝,3个小编负责每天推三次,每次推满8条。

为什么要重视互动?因为这是互联网产品做媒体时的最大刚需。原来传统媒体经常不重视用户,但互联网时代却是平视、甚至仰视用户的,拼命去满足用户想要的东西。



澎湃定位在时政与思想,就要去了解关心时政与思想这批用户他们想看什么东西。

现如今,平台化已经使用户和用户之间,用户和平台之间交流更便利。澎湃新闻努力给读者的表达提供开放的平台,让他们跟澎湃更好地互动起来,通过更多途径去发生互动。

同时,用户拥有对交流和认同的渴望,尤其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比如微信留言一旦被某个公众号采用,就会有一条提醒告知用户留言被精选,这带给了用户很好的体验,增加了用户黏性。

互动还会成为二次创作很好的素材,很多时候评论比新闻更精彩,澎湃新闻会拿这些评论做二次素材、二次传播。

那么如何互动?首先尊重各个平台的属性,大家要研究每个平台的规律。其次,成为人而不是机器,媒体要有点人设,可以偶尔卖萌,跟用户有更个性化的交流;最后,让观点“为我所用”,很多时候观点不能在文章里面表达,评论互动就成了最好的补充。


 

澎湃新闻在做出彩标题方面也有经验——

第一,口语话表达,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出来。少用书面语、文言词。第二,更多体现个人感受,引发共情。第三,善于、勇于玩梗。不要低估网友的接受力,一旦接触到新鲜事物,要迫不及待地“秀”出去。

04

澎湃新闻渠道及用户运营:

解决用户问题,了解用户需求

澎湃新闻并没有花大量的钱与精力去做渠道,而是通过打造好内容和好品牌去提升自身影响力。

做一个APP最核心就是用户问题,解决用户问题、了解用户需求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所以拉新、促活、留存、离不开渠道运营。

不论怎么变化,目的只有一个:让用户最快方式获取到澎湃的产品。

用户运营的核心是开源、节流、维持、刺激。


举例来说,澎湃新闻今年针对用户运营开发了很多功能,比如对文章下达到一定点赞量的热门评论打上“神评”标识,热门神评还能在澎湃首页获得卡片位的露出;澎湃也有用户商城,活跃评论、停留时长、转载都会赢得一定的积分。

05

澎湃如何保持理想、情怀和干劲?

澎湃新闻总编辑曾在年会上说道:“鼓励每一个澎湃人都成为一台发动机。”

而这对张凌来说,就是会过很多不同的工种,逼迫自己成为一台发动机,挖掘不知道的潜能。

那澎湃新闻团队如何保持这样的基因与激情来不断迎接挑战呢?

张凌认为首先是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给“澎湃人”带来了相对公正的薪资体系。第二,平台巨大的传播力、影响力带来的职业成就感。第三,团队包容开放、积极向上的内部环境带来个人成长提升的满足感。第四,激情澎湃的企业文化带来强烈的归属感。

“澎湃”这一品牌让“澎湃人”聚到一起,他们通过这一品牌互相了解对方的故事。

06

写在最后

总结而言,澎湃的内容是“硬核”的,靠“硬核”打天下才有了现在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二,每个新媒体从业人员都不能缺少运营思维、用户思维。

对记者而言,稿子怎么写?现场部分在哪里?

对于编辑而言,怎么修改出用户喜欢的标题?

对设计人员而言,用户喜欢怎么样的产品?我们怎样去生产?

对经营人员而言也是一样,要有运营思维才能知道现在的广告表现形式,才能去获取更多的广告收益。

第三,运营不光要有思维,还要有相应的运营工具,媒体人一定不是掌握技术最先进的,但“大楼虽破,思想犹新”,媒体人要保证思想一定抓住、紧跟前沿东西,不要落后。

而在紧跟潮流、紧跟技术之后,用好媒体人的专业功底,媒体人亦会有更广阔的道路。


END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洋葱集团聂阳德:从人设到变现,“办公室小野”等

爆款短视频账号如何打造?丨【芒种·案例】

文章关键词:双驱动 芒种 内容定位 新闻产品 新闻资讯 运营管理 思想 原创 硬核 打天下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以“双驱动”“双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

  • 科技+商业双驱动 苏宁数字化赋能门店发展新价值

    在会员融合方面,通过打通苏宁易购会员和家乐福原有会员体系,家乐福会员可共享苏宁易购庞大的全产业会员的权益和资源,使得消费领域进一步扩容。家乐福的全面数字化改造,构筑了线上线下融合的超市消费场景,更好地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 媒体融合需要内容技术双驱动

    媒体融合首先要从“融”科技入手,占据新媒体、新技术的制高点进行平台优化和建设、内容生产和分发、价值聚合与表达。媒体融合则是有效整合新技术、新媒体的手段,让新兴媒体中的变量成长为提高传播效率、传播主流思想的增量。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