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一根火腿肠,见证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变迁

2019年12月14日17:27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5034

  河南漯河双汇工厂内景 双汇供图

  一根火腿肠,见证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变迁。

  故事从河南漯河说起。很多漯河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外地,提到漯河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若提到双汇,便不用再做过多解释。国内市场上的火腿肠,有一半出自双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创新、发展,双汇从一个资不抵债的小型肉联厂蝶变为全球最大猪肉食品企业,成为漯河一张响当当的 “名片”。

  1984年,双汇的前身——漯河肉联厂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型屠宰厂。企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产品单一、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濒临倒闭。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企业,漯河肉联厂由河南省下放到漯河市。双汇开启改革元年,步入了艰难曲折的求生之路。

  “企业刚下放时,生猪价格还没有放开,工厂按国家计划价格收不到生猪,工厂停工待料,企业没有活路,员工工资没有着落。双汇冲破不合理的生猪购销体制,议价收购生猪,上浮2分钱,解决了工厂长期无米下锅的难题,企业焕发了生机。”双汇发展董事长万隆说,“国内市场搞多种经营,杀猪、宰牛、宰兔、宰鸡、宰乳猪,国外市场搞外贸出口,产品远销前苏联、东南亚及港澳地区,实现内外贸一起上,不到5年的时间,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肉类出口基地。”

2.jpg?x-oss-process=style/w10

  1992年第一支双汇火腿肠调试现场 双汇供图

  1984--1990年,双汇年销售收入从不足1000万元发展到1亿元,从亏损到年创利润500多万元,从市政府的包袱企业变成利税大户,成为全省、全国肉类行业改革的典型。

  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双汇外贸业务受阻,使得刚刚突破困境的企业又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双汇决心“不小打小闹,不走老路,不墨守成规”。于是大胆调结构,进入新领域,实现由生变熟的深加工,实现双汇肉类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

  从1991到2000年,双汇肉制品年产量从不到1万吨发展到30多万吨,生猪年屠宰从20多万头发展到200多万头,年销售收入从不到2亿元发展到60多亿元,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这一时期,双汇以冷鲜肉变革为突破口,由热鲜肉向冷鲜肉转变,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巩固和发展双汇在肉类行业的领先地位,实现竞争上规模。

3.jpg?x-oss-process=style/w10

  河南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场景 徐驰 摄

  2000年,双汇引进第一条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屠宰冷分割生产线,率先把“冷链生产、冷链销售、冷链配送、连锁经营”的冷鲜肉模式引入国内,实施品牌化经营,改变中国几千年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通过冷鲜肉变革,双汇发挥肉类联合加工的优势,在竞争中走出河南,走向全国。双汇肉类年产销量从50多万吨发展到300多万吨,年销售收入从60亿元发展到5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2013年9月,双汇以71亿美元并购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美国Smithfield,实现强强联合。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双汇也实现了国际化的梦想,由一个小城到布局全球,总资产由不足500万元发展到1000多亿元,由一个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

  作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漯河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研发基地和食品加工业集聚地、形成了涵盖肉类、面制品、果蔬、饮料和休闲食品五大行业1000多个品类的食品产业集群。全市年屠宰生猪2000万头,占全省的30%;年产肉制品200万吨,占全省的40%;鲜冻猪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1/4;日产休闲食品3500吨,全国第一,火腿肠、冷鲜肉、麻辣面制品等产销量全国第一。

  漯河是河南食品工业发展的缩影。在今年国新办举行“开放的河南更出彩”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介绍,河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涌现出双汇、思念、三全、好想你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吸引了益海嘉里、中粮集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纷纷进驻,农产品出口遍及137个国家和地区,正从国人粮仓迈向国人厨房、丰富着世人餐桌。

文章关键词:河南农业 河南省委书记 冷鲜肉 名片 河南漯河 冷链 肉类 1990年 世界格局 购销体制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没毕业就可以月薪五千,这样的工作你来吗?

    郑州科技学院的宋同学一大早从学校赶到郑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参加2021届毕业生冬季招聘会,在某著名火锅品牌的招聘摊位前,被招聘宣传上的薪资待遇吸引了眼球。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主要从事地铁相关的工程施工,人力资源主管何女士说他们主要招聘方向为土木工程相关的专业,收到了几十份简历,还比较满意。

  • 长三角@河南| 有“人工好奇心”的拼多多+河南=?

    “豫农优品馆”满月 借助AI技术实现差异化购物 是拼多多的核心 而上海不止有拼多多 像这样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有1116家 目前上海已形成较完备的产业体系 2019年,上海市民消费的猪肉中 有十分之一来自河南 

  • 打造新优势开创新局面 看河南新野如何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笔者建议新野着重用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平台,和搞好数字乡村建设。新野想要做好农业高质量发展,想要做好乡村振兴,必须把数字乡村建设提上日程,必须尽早抢占发展先机。

  • 第22届中部农博会开幕 河南食用菌产品组团亮相

    10月30日上午,第二十二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我省以食用菌品牌产品为主体参展,160多个食用菌产品集体“亮相”,彰显“沃野中原生态农业”的河南农业品牌整体形象。

  • 河南省政府新任免一批干部!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高校

    近日,河南省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高校。免去王喜云(女)的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职务。任命刘雅鸣(女)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编辑。

  • “牢记嘱托 河南答卷”系列报道(二):希望洒在金色田野

    河南省新县田铺大塆村民 韩光礼:修旧如旧,保持原貌,这样才能和田铺大塆的美丽乡村保持一致。河南乡村振兴的每一幅出彩画卷,每一个精彩片段,无不印证着一个深刻道理:始终不渝紧跟党中央令旗走,就能无往而不胜。

  • 这些学校只放一天假!河南多所高校调整中秋国庆假期

    在经历了一个“超长待机”的寒假后,开学不久的河南高校学子又将迎来国庆小长假。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10月1日-2日放假休息,10月3日-4日补第三周周四周五的课,10月5日至9日按照正常工作日上课、上班。

  • 一个“农”字连豫沪

    9月5日上海媒体记者参访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报记者赵力文摄  9月6日,第23届中国农加工投洽会在驻马店开幕,10多家上海企业前来参展。根据安排,在今年年底之前,河南农产品企业还将组团到上海再次开展交流。

  • 公示!河南这些个人集体拟获国家级表彰

    8月2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级表彰拟表彰对象的公示》,党中央决定,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表彰一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以党中央名义表彰一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郭宏杰(女)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张国俊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一党总支书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 出彩河南 圆梦小康 | 脱贫攻坚 人才制胜

    从广袤农村到繁华城市、从豫西深山到豫东平原,中原儿女助力脱贫攻坚的热情已成燎原之势。在南阳,粮食、中药材等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团聚焦产业需要,服务农村合作组织100余个,培训贫困群众3万余人,引进新品种50余个、新技术80余项。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