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14日讯(记者董小迪)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走进这座南海之滨的莲花小城,为澳门的发展按下快进键。在此后近20年的时间里,粤澳两地的沟通交流日益密切,党和国家针对大湾区发展的各类利好政策层出不穷。
近日,中国网记者跟随“粤澳同心逐梦湾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访了珠海、澳门两地的高校、实验室、产业园。在科研工作者们眼中,大湾区在打造人才高地、提供学术平台、推动成果转化上的成绩越来越醒目,这片湾区正成为他们施展拳脚之地。
强强联手打造青年人才高地
中国澳门。澳门大学的学生正在做研究。中国网记者董小迪摄
今年刚刚博士毕业的牛一鸣是河北人,不久前,他顺利申请到了澳门大学的濠江博士后计划,准备留在这里继续做研究。谈及南下求学的经历,牛一鸣告诉记者,来澳门之前,他并不了解这里的情况,但来了之后,发现澳门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开放公共的研究平台和很好的帮助。
澳门是大湾区西岸的中心城市,也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节点之一,牛一鸣所在的澳门大学正是大湾区西岸唯一有3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公立大学。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分析,在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大湾区高等院校全面加强科教合作是必然趋势。
为此,澳门大学与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发起了“粤港澳高校联盟”,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五邑大学发起了“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联盟”,与北京大学合作建立了国家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鼓励法学院学生赴葡修读葡语课程,培养中葡双语人才。
与此同时,珠海也出台了招生考试优待政策,保障澳门学生在珠海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促进本地、澳门中小学结成“姐妹学校”,并通过“英才计划”面向社会大量吸收人才。
“得益于内地青年基金、澳门特区科技发展基金和澳门大学的支持,我在这里开展科研工作的经费相对充足,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科研实验上。”考虑之下,牛一鸣选择在这里深造。
“一国两制”厚植学术平台沃土
中国澳门。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网记者董小迪摄
与刚刚毕业的牛一鸣不同,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讲座教授张可可已经在英美工作了三十多年,去年底才回国任职,张可可把这个选择归因为平台吸引力。
“这个平台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我可以把三十多年来积累的科研、教学、管理等经验都用上,可以做很多在西方根本做不到的事。”张可可告诉记者,他的澳门科学卫星计划从去年年底开始设想到今年立项仅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这是西方人无法想象的“中国速度”,是沾了“一国两制”的光。
在大湾区,类似的学术平台还有很多。珠海市政府党组成员、横琴新区党委书记牛敬告诉记者,横琴积极配合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分别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打造产学研示范基地,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建设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目前一期项目已完成,永久性选址已确定。
珠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表示,珠海将面向世界加快引才育才聚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集聚区,加强与澳门的协同发展,加快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横琴澳门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等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落户。
政策加持催生成果转化机遇
广东珠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中的产品。中国网记者董小迪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校长、讲座教授刘良认为,大湾区的建设为发展优质教育和创新科技提供了重大机遇,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科技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一个核心,要以创新科技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目前,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产业园中已有28个澳门项目落地,24个开工建设,一批产业项目已投入运营,且发展态势良好。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均成功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澳门青年最活跃的创新创业基地。粤澳合作产业园2.57平方公里剩余土地空间,已启用由澳门特区政府主导的联合评审新机制,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为例,横琴两次出台专项扶持措施,提供设备购置、场地租金、研发奖励、公共服务平台补贴、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支持。目前,园区注册企业超过160家,其中澳门企业39家,广药集团、天祥集团等中医药产业龙头企业均落户产业园。
宋永华透露,澳门大学也将针对大湾区做进一步的部署,利用好自身国际化的优势,推动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
“近年来,大湾区很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我们实验室的相关成果积极地投入到了转化过程中,相关政策对我们初创的公司有一些优惠。”牛一鸣表示,自己十分看好大湾区的前景。
机器人拼装、机器人编程、无人机编程……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珠海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暨珠港澳青少年机器人横琴邀请赛上,来自大湾区137所学校的2000多名青少年汇聚横琴,开展赛事活动与交流。
记者邬嘉宏报道:当前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自由贸易港为引领,东中西协同、陆海统筹的“雁阵”格局。吴创伟向记者介绍,横琴自贸片区挂牌五年来已落地470余项改革创新成果,3项试点经验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17项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51项试点经验入选广东省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63项试点经验在广东省复制推广。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相关负责人也介绍了横琴自贸片区在深化对澳开放合作,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的巨大进展。
全国政协日前召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专题协商会,受到各界关注。专家指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发挥三地优势打造开放型协同创新高地,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
昨天(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珠海边检总站、澳门特区政府治安警察局联合举行上勤仪式,正式启动春节联合勤务模式,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通关模式下,旅客“只需排一次队、接受一次查验”,越过粤澳分界线,就到了珠海或澳门,通关时间不到30秒。据统计,自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通车以来,已有290万旅客享受“合作查验”查验模式“秒通关”的便利。
盛世莲花,绚丽绽放,澳门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澳门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20年前,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澳门同胞盼回归的心情。说起澳门回归20年来,大家一个显著的感受,就是经过不断的努力,澳门和内地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深入,从制度衔接到设施相通,从人员交流到经贸协作,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不仅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也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焦点访谈》 20191218 新澳门故事 粤澳融通聚民心)
【编者按】回归20年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让澳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年前,在从事文员工作的居民谭玉娥家中,得知谭玉娥的大女儿在澳门大学学习葡语,习近平说,学好葡语很重要。
2017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澳门创业者傅腾龙曾辗转内地多地创业,如今决定扎根粤港澳大湾区。
近日,记者跟随“粤澳同心 逐梦湾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团,深入走访横琴新口岸、青茂口岸,感受粤澳口岸的“变”与“通”。珠海边检总站拱北边检站供图 2014年5月25日,首位持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的旅客经拱北口岸出境,查验仅用时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