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560名“雷锋”在这里“重生”

2019年12月21日16:07  来源:人民网

5034

 编者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70年来,在这片有着8000年底蕴的黄土地上,亿万中原儿女团结一致、敢闯敢拼,推动河南大地改革潮涌、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开放的河南越来越“中”!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网河南频道联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策划推出《壮丽70年?河南创造的70个第一》融媒体系列报道,对河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的国内或省内多个“第一”进行集中采访。今天推出第43篇,探访河南省第一个被中宣部表彰的“时代楷模”——邓州“编外雷锋团”。

一次偶然的人生际遇,一场永恒的道德洗礼,河南邓州560名雷锋生前战友带着“雷锋精神”的种子回到家乡,成立“编外雷锋团”,传播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实现了由分散的个体学雷锋逐步走向团体学雷锋、由团体学雷锋带动全社会学雷锋的转变,成为全国最大的学雷锋志愿者团体。2014年6月25日,邓州“编外雷锋团”成为河南省第一个被中宣部表彰的“时代楷模”。

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他们用自己的点滴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情演绎着真善美永恒不灭、雷锋精神跨越时空的不朽传奇。

信念凝聚 “编外雷锋团”应运而生

1960年8月,邓州560名青年参军入伍,来到沈阳军区工程兵第十团服役。巧合与缘分,让他们与雷锋成为亲密战友。

入伍后的第一次全团军人大会,战友们聆听的就是雷锋的忆苦思甜报告。接下来的日子里,相继有30多名邓州籍战士与雷锋分在同一个连队。

在一起站岗、一同施工、一道学习的朝夕相处中,许多邓州战友耳闻目睹了雷锋的先进事迹,得到过雷锋的热情帮助,亲身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可贵。

自1964年至1985年底,当年一同参军的560名战士相继退伍。战友们把雷锋日记、照片打进背包,连同雷锋精神一起“背”回了家乡邓州。抱定“无愧为雷锋战友”的誓言,他们一个个在各自岗位上自觉践行和传播雷锋精神,书写着新的雷锋故事。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有318人担任了基层民兵连、中小学校国防教育辅导员,400多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一次老战友聚会,大家眼睛一亮:咋不组建个“编外雷锋团”呢?1997年4月,在“学雷锋小组”“学雷锋服务队”等战友群体基础上,“编外雷锋团”成立。仿照部队编制,“编外雷锋团”下设营连排,原沈阳军区“雷锋团”第9任团长宋清梅担任团长,“雷锋团”原政治处主任姚德奇担任政委。

自此,这群雷锋的战友在家乡传播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实现了由自发到组织、由个体到群体的转变。截至目前,“编外雷锋团”已经拥有了28个营和11个直属分队,总人数达1.5万余人,成为全国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成为中原大地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一面鲜艳旗帜。

 “雷锋”在行动 南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信仰永存 让“雷锋精神”生根发芽

弘扬雷锋精神,“邓州编外雷锋团”的战友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日常小事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严于律己、甘于奉献。

宋清梅既是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团长,又是“编外雷锋团”团长,但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普普通通、任劳任怨的老兵,一个自觉自愿践行学雷锋行动的人。

现在当地人还记得老宋团长的许多故事:家境并不富裕的他给南阳幼师的困难学生捐款,给城关供销社的下岗职工买三轮车,给陶营镇的孤儿卢宇航捐助上学费用,给汶川地震灾区捐款……

最让乡亲们津津乐道的是老宋的铁面无私。1989年,他负责拓宽邓州市交通路,有一个工程队偷工减料被他查出,包工头几次给他送红包都被他严词拒绝。对方又托关系说情,也被他顶了回去,最终不得不返工重修。正是因为老宋的严格把关,这条路成了远近闻名的样板工程,一直使用了28年才新铺了一次沥青,至今路基仍完好无损。

被誉为“园林骆驼”的张三明当了8年的园林处副主任,带领干部职工为邓州打造出30余公里的绿色长廊。

在村支书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的高国建,带领高集乡杨庄村村民苦干巧干,让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0年3月14日,由于长期超负荷操劳,他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全村男女老少2000多人自发为他吊唁送葬。

“雷锋”在行动  南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薪火相传 雷锋精神历久弥新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如今,560名老战友已有200多人先后离世,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进来。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成立22年来,“编外雷锋团”先后20多次“扩编”, “退伍军人薪火营”“大学生雷锋营”“教师营”“交警营”“巾帼营”等纷纷组建。成员从最初的3个营发展到20个营,人员超过1.5万人,遍布南阳各行各业。在积极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编外雷锋团”实现了薪火相传。

受父辈影响,许多“编外雷锋团”成员的子女和孙辈,自小就在心灵上刻下雷锋精神的烙印。他们牢记教诲,处处学雷锋做雷锋,纷纷申请加入“编外雷锋团”。近年来,他们定期召开协调会,经常开展社会活动,“雷锋新传人”的名号越叫越响亮。

“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在“编外雷锋团”的影响下,南阳好人、南阳英雄层出不穷。在深圳打工的邓州籍青年孙天帅,面对外国老板的淫威,不屈不挠,据理力争,被誉为“不跪的中国人”;北京打工的邓州籍青年孙天丛救人不留姓名,做好事不要报酬,事迹感动全国,被誉为“京城活雷锋”;被评为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救人英雄王锋,就是听着雷锋的故事成长的,他三次勇闯火海,先后救出20多人,自己却重度烧伤,都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邓州“编外雷锋团”已经成为河南人急公好义、侠肝义胆、拼搏奉献的精神名片,是出彩河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王佩)

文章关键词: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560名“雷锋”在这里“重生”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