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被工作群“霸屏”的生活 是否该“精兵简群”了?

2019年12月25日19:06  来源:成都商报

5034

30岁工程师因抑郁症跳楼,曾经他有120个微信工作群,每日看不完

 被工作群“霸屏”的生活 是否该“精兵简群”了?

 近日,长安福特公司30岁工程师邓某某因抑郁跳楼身亡的消息引爆网络,其妻子在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邓某某的工作微信群有120多个,每天群消息看都看不完,邮件也回不完,之前因长期倒班,患上抑郁症。

 成都商报微博发起“如何看待工作群霸屏现象”投票,截至目前,77%的投票参与者表示很反感,生活工作分不清,20%的人认为易致郁,引发焦虑。

 微信群变身工作群,情感交流工具变成情感压抑工具?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位公司白领、管理者,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均表示,工作群太多,让人压力倍增,甚至还让人丢了“饭碗”。

工作群里的那些糟心事

 “互撕”战场——冲突爆发地

 “因领导群里要求加班而辞职”

 西蒙(化名)刚刚从上一家公司离职2个月,这位年仅25岁的小伙子,毕业后一直在从事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原本没想换工作的他,在今年10月份选择离职。领导在工作群中发的一条加班信息,引爆了他的情绪,造成了他的离职。

 “部门要求加班,很多同事没有加班。后来领导直接微信群点名,通知第二天开会。” 西蒙说,以往加班管晚饭等福利全部取消,调休计算方式也改了,加上公司超过发工资日好几天依旧没有发工资,同事们情绪比较大。“第二天开会直接吵起来了,领导一度说出让同事去办手续的话。”

 事情发生后,陆续开始有人离职,西蒙告诉记者,他离职时,当时开会的12个人已经走了一半了,“据我所知,现在只有两三个人还在原公司上班。”

 “打卡”工具——挤压正常生活

 “凌晨4点没回消息,第二天被领导说态度有问题”

 不仅仅是离职,工作群消息没有回复被批评,已屡见不鲜。“90后”梁女士在成都某IT公司任市场部负责人,在她的工作群里,领导凌晨1时、3时、4时、5时都发过消息,经常要回“收到”。“上次凌晨4点收到消息没回复,结果领导第二天还拿到会上来说,说不回复是工作态度有问题。”

 据网友“一杯柚子味”分享,晚上领导在微信群布置工作,他因为没看到,没回复,第二天被领导要求手抄PPT方案。网友“做个大拿”说,“晚上12点微信群通知工作,隔十分钟没回复就被点名批评。”

 “一旦你没有回复,领导开会时,就会专门把它拿出来说,以此强调工作纪律。”梁女士告诉记者,比如说群里面领导发了一条行业信息,想让大家学习,员工都得回,如果不回,领导就会问为什么。

“人情”江湖——遇到奇葩要求

 “领导@所有人,让我们去给董事长岳父‘奔丧’”

 除此以外,据任职某设计公司的冯先生介绍,他入职时,一个同事就因为没回复消息被开了。该同事因为晚上下班,没能及时回复微信消息,甲方又要求晚上必须改,所以惹怒了领导。“第二天上班就被开了。”

 除了工作上的烦恼,工作群里的奇葩事儿还不少。27岁的成都白领,从事销售管理工作的齐先生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次,领导在群里@所有人,让员工抽时间去参加公司董事长岳父的葬礼。“大家不仅去了,还守了一个通宵。”

 许多同事都去了,然而齐先生没有去。齐先生说,他当时觉得这事与他无关,所以没去,事后还被领导私下说不懂事,并要求他把礼金补上。齐先生对此感到哭笑不得。

 工作群利弊

 大家来聊聊

 工作群的存在,是否合理?是否应当及时回复群里的信息?下班是否可以屏蔽不回复?对此,公司的普通白领、管理者又持什么态度呢?

 利:提升效率 “倒逼”自己成长

 “站在领导和公司的角度来说,建工作群能更好地把控和决策。”在齐先生看来,工作群的存在,无论是对于领导、员工还是企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于个人,“提高是肯定有的,在这种高压之下,就会一直逼着自己成长。”工作群的存在,为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沟通提供了便利,同时,领导对于员工的状态也可及时了解,员工对于工作中的问题可第一时间进行反馈。

 对于有81个群,从事零售、地产行业的庄先生来说,作为公司的中层,这些工作群是他每天工作的重中之重。“大部分是安排工作的,小部分是被安排工作。” 庄先生说,通过工作群布置工作,给他的总体感觉是,效率确实都提高了,但是对于团队执行来讲,工作饱和度更高,频率也更高了。“对于工作的帮助明显,提升了效率,甚至有同事会用微信表达当面不太敢说的话,这点很不错。”

 互联网从业者刘女士对庄先生的意见表示赞成,“微信可以实现即时沟通,毕竟习惯看邮件的人是少数,但习惯看微信的人有一大堆。”

弊:侵占生活 增加压力延长工作时间

 “感觉时刻被领导监控,时刻都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没有一点个人时间,压力山大。”冯先生说。

 而对于齐先生来说,微信群一方面促进自身成长,但也让他感觉失去了自我。“感觉工作占用了我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我失去了自己的私生活。加班是常态,工作群每天都响个不停。” 据齐先生介绍,他一般有20至30个工作群在讨论工作,并且需要及时回复。“仅仅每天看微信的时间大概就有4小时,不仅增加了工作压力,还延长了工作时间。”

 除此以外,溜须拍马、跨级打小报告等现象,也在某些群中经常发生,这也成为不少人的烦恼。陈东(化名)告诉记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无法完全按照这份工作或者岗位的要求和原则来单纯地开展工作,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被迫需要综合考虑到领导以及同事客户的个体感受喜好,导致开展工作困难翻倍,且增加了工作出错以及破坏自己工作社交圈的概率。

专家剖析

 我们如何面对“压力放大器”?

 工作群,想说爱你不容易。专家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压力无法避免,又该如何疏解?

 心理学专家:工作群或放大压力 性格较敏感者易受影响

 “这种群会放大工作的压力,从而使一些比较敏感的人,更难适应这样的工作状态。”西南交通大学心理学教授宁维卫称,对不少白领来说,如果工作没有做好,会在群里得到及时的反馈,就好像一个压力放大器,把压力不适当地放大了。“性格比较敏感、脆弱的人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如果无法消除这种压力,又该如何疏解?宁维卫认为,要学会找亲人、朋友、家人倾诉、交流,找回真实的自我,及时疏解压力。而对于管理者来说,“不能只看到工作群的便利,更应当考虑员工的心理状态,关心员工生活。”

管理学专家:提高效率,何妨“精兵简群”?

 西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卿涛认为,应当将上下班之间的时间界限划清楚,上班时间认真努力工作,下班时间尽可休息。“下班是员工的权益,下班不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她看来,工作群的建立,对于企业来讲,可以及时有效地沟通工作,实现管理需要,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另一方面来讲,工作群也让工作与个人之间没有了界限,增加了工作时间。

 “最好的方法,是屏蔽一部分并不重要的微信群,仅保留比较重要的微信群即可。” 卿涛说,从管理者角度来讲,应当减少工作群,提高效率,而不是挤压员工的休息时间,这对于提升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有帮助。再者,卿涛认为,从观念上改变也是重重之中,观念的改变让企业领导者更加重视员工休息,进而使这样的工作方式形成习惯,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记者 严丹 闫宇恒)

文章关键词:工作群 霸屏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