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关键的冲刺阶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脱贫攻坚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随着全国各地在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方面的不断探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举措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和高昂治疗费用的负担,实现了脱贫。然而,医疗精准扶贫“除病根”的同时更要“拔穷根”,避免精准扶贫工作结束后,再次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
辽宁省辽阳市就在全国率先开创了“精准医疗扶贫辽阳模式”,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精准施策,成效显著,国务院将其作为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了通报表扬。据新闻媒体报道:辽阳市有2.6万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占到62.5%。2016年以来,在新农合报销、补充补偿、大病补偿、低保救助,新农合结余资金的专项补助、医院兜底一些列政策保障下,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医实现了“零付费”。三年来,仅该市中心医院就累计救治精准扶贫患者18000多人次支出总费用就达1亿5342万,经过治愈的贫困人口中有九成脱贫。
这样的消息让我们感到惊喜,不由得为医疗精准扶贫的好政策点赞。而随着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见效越慢。尤其是当脱贫攻坚战已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遇到的将会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只有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投入保障力度,以更精准的举措和完备的配套服务才能真正让这些贫困人口真正的拔掉“穷根”。在这方面,走在前面的辽阳市,又一次率先行动了起来。从去年开始,辽宁是不断调整完善医疗精准扶贫政策,在精准核查普惠制、大病住院特惠制、慢病用药保惠制的“三惠制”基础上,又建立了“公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病患者免费投药”两项制度,还推出了山区农民叫救护车“零收费的服务,给贫困家庭上上了多重“医疗保险”。
我国多地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例偏高的情况。一些家庭一人得大病全家返贫,有的全家有病,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有的则是虽然符合条件可以免费去医院治病,但不少人舍不得撂下家中的农活,久而久之,小病拖成了大病。当全国完成脱贫摘帽工作以后,一定要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乡多级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鼓励各地依照实际情况出台适合当地的配套政策,避免这些家庭再度因病致贫、返贫。像辽阳市的做法一样,将这些贫困群体的需求和担忧时刻放在心上,有能量、有方法地保障其患病时的“低负担”就医,在“除病根”的基础上,彻底“拔掉穷根”。(央广网评论员田彤 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