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胡璐)2019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6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25万公顷。目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
这是记者30日在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据了解,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建设,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显著。2012年至今,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超过1400万公顷,封禁保护面积174万公顷。三北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183平方公里。京津风沙源工程在内蒙古、陕西、河北、北京已建成6条生态防护林带和成片森林带。
经过多个重点工程建设、多种措施综合防治,近年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沙尘天气过程不超过10次,强度偏弱,次数与强度均低于近20年同期均值,影响范围较小。
尽管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绩,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
为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健全沙地用途管制和沙区植被保护制度,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力度,严格管控沙区开发建设活动,并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抗旱节水技术研究和应用,完善荒漠化沙化监测机制。统筹推进治沙与致富,完善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记者顾仲阳、寇江泽)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五期即将完成。据介绍,三北工程始终把恢复绿水青山作为首要任务,大规模植树造林种草,持续修复自然生态。
内黄、范县、尉氏等县将营造林工程、森林保护、公益林经营、治沙产业多方面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沙化治理成效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商丘、兰考的农桐间作,周口的农田林网,新郑、内黄的枣粮间作,宁陵的桑粮间作,南乐沙区小杂果种植等模式,达到了林、粮、水果共同丰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