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华盛顿,白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至此,中美经贸摩擦实现阶段性“止战”,朝着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向迈出切实一步。
这一结果来之不易,它是中美双方谈了23个月、历经13轮高级别经贸磋商、付出艰苦努力才得来的,表明双方照顾了彼此核心关切,实现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这一协议回应市场期盼,顺应民意诉求,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将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
具体来看,第一阶段协议包括九个章节,涉及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与争端解决等议题。中方坚持的三个核心关切(取消全部加征关税、贸易采购数字要符合实际、改善文本平衡性)以及两项原则 (WTO规则与市场原则)在协议中都得到了体现,同时美方的核心诉求也得到了正面回应。概括地说,协议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体现平衡对等。一个好的协议不能只让一方得利,而应该体现双方的平等与尊严。经过反复讨论,第一阶段协议文本体现了平衡性。以知识产权保护章节为例,囊括了目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各个方面,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型企业,更好维护包括外国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在华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保护中方企业在对美经贸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二是实现互利共赢。这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也是第一阶段协议的应有之义。以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章节为例,涉及乳品、禽肉、牛肉、猪肉、加工肉类、水产品、大米、水果、饲料和宠物食品等内容。这些产品都是中国食品消费升级中消费者需求旺盛的产品,扩大自美进口适应了国内消费需求,强化了农业在中美贸易关系的重要支柱作用。中国是世界最大农产品进口国,美国是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双方加强农业领域合作,正是第一阶段协议实现互利共赢的一个缩影。
通过分析协议文本可以看出,从深化贸易领域双向合作,到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再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基本与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一致,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满足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等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有些事情,中国已经在按照自身发展需要与既定节奏在做了,在基于WTO规则和市场原则基础上加强与美方合作,将会给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更多推动力。而美方的关切,也将会在这一进程中得到自然解决。
协议签下来,关键在落实。为此,协议中的双边评估与争端解决章节制订了“游戏规则”,无论哪一方违背了协议,都要接受相应的处罚。同时,这一机制设置的三个层级争端解决安排,有利于双方较早发现问题,并以公平、快速、相互尊重的方式进行解决,从而避免矛盾升级,保障协议有效落实。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与“灰犀牛”冲击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是稳定大局的“锚” ,双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无疑会缓解当前贸易紧张局面,给全球发展注入确定性。正如美联储副主席理查德?克拉里达所说,政策不确定性的减少“对经济前景来说显然是一种积极变化”,它将稳定全球预期,增强信心,刺激经贸、投资、金融等领域的活动,维护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完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阶段协议签署,表明中美双方可以通过平等协商解决经贸分歧,提振了人们对中美最终解决问题的信心。不过,解决问题越往后推进,博弈必然也越激烈。为此,双方应当切实遵守第一阶段协议约定,遇事多商量,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为重塑中美经贸关系开个好头。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被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的道理,也是双方处理分歧矛盾时应当谨记的经验启示。
(国际锐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