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在荒凉大漠里,他们用一生守护千年前的瑰宝

2020年01月19日13:43  来源:央视新闻

5034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或从海外留学归来

  或从名牌大学毕业

  却在最炙热的青春年华

  放弃更为优越的生活

  远离故土、告别亲人

  选择去人迹稀少的荒凉大漠里

  苦苦守候半个多世纪

  挽救了遭受数次劫难的中华文明宝库

  让曾经危在旦夕的

  “万佛之国——敦煌莫高窟”

  “起死回生”

  择一事终一生

  不为繁华易匠心

  在敦煌,时间变得既慷慨又奢侈

  面对穿越时光而来的莫高窟

  千年只是一瞬间

  而对于守护着敦煌的人来说

  要做成一件事

  动辄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

  1956年,正读高二的李云鹤

  响应国家号召前往新疆

  本来只计划在敦煌逗留几日的他

  竟逗留了一辈子

  李云鹤

  当时被安排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

  那就是文物修复师

  当李云鹤以新的身份

  开始仔细观察壁画时

  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

  几平米的壁画会突然砸下来

  风一吹的时候

  四壁上破损的壁画

  就像雪片一样哗啦啦地往下掉

  看着壁画在眼前灰飞烟灭

  李云鹤急得眼泪都掉了下来

  一刻也不能再等了

  必须马上把这些文物保护修复起来

  可当时,既没有技术更没有材料

  他开始一次次尝试

  一次次摸索

  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发明出了

  小滴管、纱布包、注射器

  在日复一日的精雕细琢下

  莫高窟里被病害缠身的壁画和塑像

  慢慢开始“起死回生”

  他耗费了自己64年的时间

  让4000多平米壁画

  和500多尊塑像“起死回生”

  64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是一生

  对于1600多岁的敦煌而言

  只是一瞬

  莫高窟一共4.5万平米

  李云鹤忙碌了一辈子

  也就只修复了不到十分之一

  潜心积淀

  穿越千年对话文明

  上世纪八十年代

  更多的年轻人成为“莫高窟人”

  18岁的吴健成为一名文物摄影师

  24岁的娄婕从西安美院毕业

  怀揣着当艺术家的梦想来到敦煌

  很快,他俩都觉得自己委屈

  吴健觉得拍照片算不上艺术

  娄婕认为临摹别人的作品根本不算创作

  当时的院长段文杰对他们说

  “年轻人,喝惯这儿的水

  吃好这儿的饭

  先做敦煌人,十年以后再说创作”

  十年,在这荒漠上能做什么呢

  娄婕在想,吴健也在想

  敦煌158窟里中长15.8米的涅槃像

  是莫高窟里最大的卧佛

  也是大家眼中最美的佛

  可如何通过一张照片

  体现出涅槃像

  神情安详的神韵和意境

  吴健尝试了很多角度

  却怎么也拍不出来

  吴健每天从宿舍到洞窟

  两点一线地奔波

  日复一日地尝试

  近十年的时光从快门中滑过

  直到一天下午

  他终于找到了那束光

  那束光穿透了千年洞窟的黑暗

  刚好映在了佛祖的嘴角上

  那一瞬间,吴健有些错愕

  光芒仿佛带他穿越了千年

  他赶紧按下快门

  一张前所未有的涅槃像

  被记录在了胶片上

  那束光是吴健用无数个晨昏昼夜

  丈量过的千年时光

  △吴健凭借这张卧佛照片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

  时间让吴健找到了那束光

  也让躁动的娄婕静了下来

  1989年

  娄婕接到了临摹莫高窟第3窟南壁

  千手千眼观音的任务

  这是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

  中国人物画中的线描手法

  几乎浓缩在这一面壁画上

  原本学油画专业的娄婕

  发现自己拿了十几年的画笔

  突然在手里陌生起来

  连一根线都画不流畅

  她大哭了一场,把毛笔扔出去很远

  那时候她才猛然领悟到

  就是这样一根看似简单的线

  才是东方壁画线描最大的魅力

  为了寻找到千百年前

  画工在创作时的心境想法和运笔气势

  娄婕从画圆圈开始练习

  时光从她的毛笔尖上流淌而过

  画布擦去了往日的烦闷与焦躁

  慢慢地,娄婕落笔后的一切

  变得不一样了

  一幅8.4平方米壁画

  她用四年光阴才完成了临摹

  她和莫高窟的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现在已经完成复制原大洞窟15个

  壁画临本2200多幅

  时间在这些莫高窟人的眼里

  是积淀、是历炼

  是只有潜下心来抛却杂念

  才能有机会和千年的华夏文明对话

  与毁灭抗争 留住敦煌

  1998年,年近60岁的樊锦诗

  成为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的

  第三任院长

  眼看着壁画和塑像一天天变化

  樊锦诗心里着急

  “莫高窟是人类的无价之宝

  万一有闪失,我们就是罪人”

  一边是千年文物亟待保护

  一边是百万游客期待观赏

  樊锦诗开始琢磨着

  怎么把洞窟里的瑰宝

  搬到洞窟外面给游客参观

  2000年前后

  计算机开始进入中国老百姓的家庭

  樊锦诗一接触到信息技术

  脑海里产生两个大胆的构想

  一是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

  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

  利用数字技术永久保留莫高窟的“容颜”

  二是以球幕电影的形式

  让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

  近距离体验和欣赏洞窟文物

  尽管当时反对的声音很大

  但樊锦诗做事只有一个标准

  只要对保护莫高窟有好处

  克服万难也要上

  2006年,敦煌研究院

  成立数字研究中心

  用了整整七年时间

  拍摄了10万张单张照片

  才终于完成了27个洞窟的数字化

  2015年7月,数百人的团队

  用4年的时间成功创作出了

  20分钟球幕影片《梦幻佛宫》

  500平米的超大球幕

  使观众恍若置身于

  一个个异彩纷呈、如梦如幻的

  洞窟之中

  2015年8月,外观造型飘逸灵动

  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的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这是樊锦诗带领着莫高窟人

  用12年的时间

  在戈壁上创造的奇迹

  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

  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发布

  游客在电脑前

  就可以看到莫高窟清晰全景

  就宛若在石窟中游览一般

  在这些巨大工程一一落地的时候

  樊锦诗已经快80岁了

  劳累奔波半个多世纪

  她为敦煌做了她所能做的一切

  我心归处是敦煌

  如果说76年前

  岌岌可危、濒临消失的莫高窟

  是民族的阵痛、是国之伤心史

  那今天熠熠生辉、重焕光彩的莫高窟

  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更是人类文明的骄傲

  而今天所有这一切

  我们不能忘记这背后的一群人

  一代一代赓续相传的

  “敦煌守护人”

  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8人

  到如今的1463人

  樊锦诗曾经这样描述敦煌的守护者

  “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

  莫高窟的最终结局就是不断毁损

  我们这些人用毕生的生命所做的一件事

  就是与毁灭抗争

  让莫高窟保存得长久一些

  更长久一些”

  老一代的莫高窟人

  用坚守和奉献传承着莫高精神

  而新一代莫高窟人

  更肩负着担当和创新

  2020年1月17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

  授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

  “时代楷模”称号

  今天,当我们站在戈壁深处

  为千年光阴留下的瑰宝惊呼时

  当我们站在九层楼下

  听风铃作响、遥望星空时

  不应该忘记他们

  把敦煌当做一生归宿的“守护人”们

文章关键词:壁画 洞窟 大漠 瑰宝 李云鹤 起死回生 守护人 创作 容颜 游客 责编:王慧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甘肃一中学自创敦煌舞课间操走红,网友:太有特色很想学

    近日,甘肃敦煌,一段学生课间操跳敦煌舞的视频走红。敦煌中学黄老师称这个敦煌舞是根据敦煌壁画二次创作的,学生跳敦煌舞课间操已经有四五年了,课间操有当地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大象新闻·东方今报编辑:姚冬梅

  • “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已修复10座有壁画洞窟

    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草原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建筑群,也是一座集寺庙、石窟建筑、摩崖石刻造像、壁画、雕塑、榜题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

  • 防控不放松 文体活动渐火热 那个熟悉的暑假正在回来

    这个暑期,不少人走进博物馆感受不一样的历史,或者走进体育馆来一场久违的比赛,以往熟悉的那个暑假,正逐渐回来了。近期复工复产的还有游泳馆,在北京东直门的一家健身中心里,游泳池成了最受欢迎的区域。

  • 考古没“前途”?76年,他们做了件“对得起全天下炎黄子孙”的大事!

    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近日屡上热搜她的父母外出打工7年早早自立自强的她考出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绩 钟芳蓉收到樊锦诗先生赠予的口述自传后激动地连夜回信“很庆幸自己能在樊先生的影响下确定自己的兴趣希望为考古献身……”

  • 龟兹石窟文化遗产保护 展现丝绸古道沧海桑田

    新疆龟兹石窟群中久负盛名的克孜尔千佛洞(7月7日摄)。”  新疆龟兹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修补石窟壁画(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于涛 摄  新疆龟兹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壁画数字化信息采集(7月7日摄)。

  • 期待!河南博物院改造初露真容 四个神秘图案有何深意

    △正在改造中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冠部四面图案  记者采访发现,其为传统中的四神(四象)图,即朱雀、玄武、青龙、白虎,表示古天文学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天象星座。

  • 湖北武汉:黄鹤楼恢复常态开放

    2020年6月1日,湖北武汉黄鹤楼恢复常态开放。黄鹤楼主楼“历代黄鹤楼复原展”“大型重彩写意壁画展”等室内展览,以及黄鹤楼公园内的落梅轩、白云阁、奇石馆和南楼展馆和相关演出也同步恢复。

  • “云游博物馆”开阔公众文化眼界

    360度全景漫游领略云冈石窟艺术魅力,“云游敦煌”近距离畅享敦煌文化之美,云直播一日“阅”千年尽赏陕西国宝……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博物馆积极拥抱数字化,“云游博物馆”越来越热。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来到云冈石窟

    5月11日傍晚,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大同市武州山南麓的云冈石窟考察。他走进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石窟仔细查看雕塑、壁画,详细询问石窟开凿历史、艺术风格、文物保护等情况,并同在场的游客亲切交流、挥手致意。

  • 不开放的北齐墓葬壁画乘“云”露真容

    这是墓室北壁墓主夫妇宴饮图(资料照片)。近日,太原北齐壁画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人们可以在“云端”随时欣赏神秘的北齐壁画。近日,太原北齐壁画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人们可以在“云端”随时欣赏神秘的北齐壁画。新华社发(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供图)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