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新春走基层】捧起“致富叶” 嗅到茶芬芳

2020年01月24日14:29  来源:南方网

5034

  朱建聪正扛着一袋花生麸,花生麸用作茶山的堆肥。陈国飞 摄

  23日下午,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坑口村委会水盆坑村的朱建聪,趁着工作的茶山已经“放年假”,正载着自家养的鸡在清远城区穿梭着。朱建聪养的鸡大受欢迎。快过年了,在清远市技师学院驻村扶贫干部“牵线搭桥”下,不少教师都向他预订了一批“过年鸡”,这几日他正忙着送货上门。

  对于朱建聪而言,如今的生活已经“大变样”。去年开始,他从租住城区到住回村里,从做保安、打散工,到种茶、养鸡、养蜂,生活更稳定了,收入也增长了。

  “在茶山打工赚了4万多、养鸡3万多、卖蜂蜜7000多,家里还有百来斤“致富叶”茶叶和蜂蜜……”忙活歇息之际,朱建聪倚着摩托车算了一笔账,乐得笑起来:“算起来,去年一年能赚9万多呢!”

  从“城里飘”到“村里跑”

  朱建聪今年41岁,早年由于家贫等原因离异,母亲长年患病医药开销大,9岁的儿子身体也较弱。此前他一直在清远市清城区租住,经常白天做运输、打散工晚上开摩托车搭客。“虽然工作不稳定,工资也只有2000多元,但自己比较勤奋,还未试过失业超过一个月。”朱建聪说。

  2018年12月底的一个休息日,正在清远市清城区做保安的朱建聪接到了一个电话。“建聪啊,最近村里的茶山需要一个管理员,一个月工资4000元呢,比你在城里打散工好多了,不如回来吧?”邀请朱建聪回村里工作的是坑口村党支部书记李银友。

  朱建聪没有犹豫,2019年1月6日就回到茶山正式上班。

  谈起这通对话,李银友说:“考虑到朱建聪家里比较困难,但是为人勤奋踏实,有工作机会就想到了他,希望能帮助他脱贫,类似这样的帮助我们一直在开展。”

  坑口村是革命老区,山多地少无水田,是省定贫困村,有贫困户21户56人。自精准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李银友与对口帮扶单位清远市委组织部、科技局、技师学院的扶贫干部一道,推动坑口村种植1000多亩毛竹发展毛竹产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形式打造笔架茶品牌,以奖代补形式引导贫困户养殖笔架山林鸡,并推荐贫困户到村里的清远笔架山茶业有限公司务工推进就业扶贫。

  朱建聪是就业扶贫的受益者之一。在村里,朱建聪每天主要做运输,平常运送茶叶、堆肥等,有时帮着采茶、打理茶山。行有余力,他还在村委会的引导下,利用自家的三四亩地种了茶,养了300多只鸡,还养起了蜂采起了蜜。

  “回到村里干,很开心,收入也比以前增长了好几万。”朱建聪说。

  乡村“高品质栖居”

  提起一壶刚烧开的山泉水,缓缓倒进茶壶,自家种的茶叶在开水的冲击下上下浮动,一股茶的清香散发开来……一般每日下午5时许,朱建聪就结束在茶山一天的忙碌,回到家再处理一下鸡场、蜂场,晚上吃完饭就能泡上一壶茶细细品味起来。

  “笔架茶新茶冲好了像绿茶的色泽,颜色比较浅。旧茶冲出来像红茶一样,色泽红亮、香味较浓。”朱建聪笑笑说,以前家里也有种茶,但是种植粗放、晾晒随意,茶的品质不高,而自己以前也只是用茶“提一下味”解解渴。

  2019年8月份左右,他还专门买了一套茶具,平日不光自己泡茶品茶,朋友相聚时品茶也成为了一个“保留节目”。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朱建聪特地准备了三十多只茶饼,准备过年送给亲朋好友。

  2018年开始,坑口村推进危房改造,朱建聪也从砖瓦黄泥墙的老屋搬到了新建的楼房。就要过年了,朱建聪正忙着张贴对联,鞭炮声、孩子的欢笑声,为整个家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息。

  朱建聪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规划。“准备将新家的墙面批荡(即抹灰),把家弄得更漂亮一些;接下来也会准备给孩子买一台电脑,再提高一下他的学习成绩。”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朱建聪一直很重视。

  朱建聪只是坑口村脱贫致富的一个小缩影。当前,该村贫困户21户56人均实现了脱贫,2019年人均年收入已接近2.3万元,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2.4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6年定为相对贫困村时的2.8万元,提高到现在的40多万元。

  坑口村也先后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被清远市评为“清远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示范村”。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陈国飞 通讯员 陆志强

文章关键词:朱建聪 茶饼 芬芳 基层 坑口村 贫困户 致富叶 2019年 茶山 养鸡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