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海外网评:疫情虽险,但中国经济韧性仍在

2020年02月13日15:01  来源:海外网

5034

30adcbef76094b3606a0407b88944edf8c109dd0.jpeg

  2月10日,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顺德总部车间生产线上的员工全程佩戴口罩操作。 ( 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 摄)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中国有哪些手段和措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为释疑解惑,海外网推出“疫情之下的中国经济”系列评论,本文为第一篇。

  -----------------------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中国公共卫生安全遭遇严峻挑战,正常的经济秩序遭受一定冲击,中国经济也将进一步承压。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具体影响无法确切计算,但对经济生活中的生产和消费层面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从消费层面来看,疫情对餐饮旅游、影视娱乐、客运交通等行业形成较大负面影响。东北、海南等旅游季节性热门旅游区域变得萧条冷清。以往热闹非凡的春节档电影市场也几乎整体消沉。这些都是直接可见的损失。

  当然,客观评估疫情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意味着对中国经济失去信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发生转变,如果疫情在第一季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全面恢复生产流通,疫情对全年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在可控范围。

  首先,完善的工业体系让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中国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大国之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的全部工业门类。当疫情发生,中国快速组织物资生产力量,比亚迪、波司登等原本与医药制造不相关的企业也可以“跨界”转产医疗物资用品,全力保障防控物资供应。短期内某一区域生产遭遇困难,中国也能及时找到可替代的企业和产品,维持产业链运转。而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实现正常运转,完整的产业链将有效保障企业高效率运转,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其次,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蕴含强大发展动力。中国拥有14亿人口和稳步扩容的中等收入群体。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当前,中国消费市场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居民消费的意愿和能力也在持续提升。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但人们的消费需求仍然旺盛。即使在疫情期间,游戏娱乐、网上办公等也展现诸多亮点。当疫情平息,中国居民消费便会迅速活跃起来,可能出现一波反弹性消费,多元的消费需要也将带动相关企业迅速发展。

  最后,充足的政策调控手段使中国经济具备抗风险的底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GDP总量已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规模超3万亿美元,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1.2万亿斤以上,各项物资储备也日益丰富。拥有如此厚实的家底,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下,中国宏观调控有很多可打的“组合拳”。2月3日-4日,中国人民银行累计开展了1.7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北京、上海、广东等也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通过援企稳岗、缓缴社会保险费、减少房租等举措缓解企业压力。充足的政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的冲击。而疫情结束后,中国也可以充分运用各项调控手段,充分调配资源,迅速实现经济平稳运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面对疫情的冲击,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履险如夷、化危为机,迎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于泽;整理/海外网评论员 孟庆川)

 

文章关键词:黄国保 网评 中国GDP 疫情 经济学院 经济影响 经济秩序 跨界 经济生活 肺炎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十四五”,我来啦!

    记者:刘勤兵、陈嫱、潘志伟、田中全、吴霞、陈杰、何山、杨琳、姜亮、张睿、孙青、周蕊、夏子麟、邓浩然、杨淑馨、黄国保、张海舟、夏周祺(实习)、谢心闲(实习)、唐春琳(报道员)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科普月” 来看“猴哥”

    当日,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开启“2020科普月”系列活动。本次活动聚焦灵长类动物,通过“动物科普大讲堂”、趣味互动等形式向游客展示生物的多样性。新华社记者黄国保摄  11月1日,黑蜘蛛猴在玩耍。新华社记者黄国保摄  11月1日,白颊长臂猿在玩耍。

  • 微视频丨乘风破浪

    当年的蛇口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在新的历史关头,正乘风破浪再起航。

  • 这,就是特区精神!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 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考船“实验6”号下水

    7月18日拍摄的“实验6”号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海洋科学考察船是人类认知海洋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探测与研究海洋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平台、基本工具与载体,在现代海洋观测体系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记者 荆淮侨)  7月18日拍摄的“实验6”号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螺旋桨。

  • 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考船“实验6”号下水

    7月18日拍摄的“实验6”号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7月18日拍摄的“实验6”号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7月18日拍摄的“实验6”号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螺旋桨。

  • 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考船“实验6”号下水

    7月18日拍摄的“实验6”号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7月18日拍摄的“实验6”号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7月18日拍摄的“实验6”号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螺旋桨。

  • 被通报要求整改,为什么两年过去了,一些项目还是毫无进展?

    一些海岸带项目是地方的龙头项目或纳税大户,地方舍不得让这些项目一下子死掉,不少项目在环保督察之后,出现了“一边建设一边破坏一边修复”的怪现象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晓南表示,海岸带整治修复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生态评估需要时间,修复更需要技术与资金的支持。

  • 我们的征途星辰大海

    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

  • 武汉战"疫"全景纪录片《英雄之城》

    一部感天动地的中国抗“疫”群英谱新华社记者勇闯“红区” 60多位记者“疫”线拍摄  很多年后,当人们回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疫”,一定会想起2020年初,武汉关闭离汉通道那个遥远的日子。新华社记者在武汉深入采访,勇闯“红区”,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武汉战“疫”2个月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众多凡人英雄的温情大义。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