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2月14日电 题:“关键时刻,铁人队伍冲在前”——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复工小记
新华社记者闫睿
2月的东北大地仍寒。12日晨,在大庆油田采油四厂附近的“杏5-10-斜3323”井场,“铁人”王进喜带过的钢铁1205钻井队正在进行定向井施工。这是队伍复工作业的第二天。
随着复工复产在全国启动,大庆油田提前做足预案,确保疫情防控与油气生产“两手抓、两不误”。油田各基层站队闻令而动。成立60多年来,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始终站排头、做先锋。疫情当前,也不例外。
井场前百余米处,设置有一个专门的防疫检查站。钻工徐宝明和队友24小时轮流守在这里,看住“第一道防线”,对到岗员工进行严格的体温测量和全身消毒。记录本上,个人信息、身体状况、入场时间、实时体温,都整理得细致全面。
“勤洗手、多通风,井场内外都要戴好口罩,用餐时分批、分散打回宿舍。”井场上,队长张晶拿着疫情防控手册,一一跟队员们讲解防疫注意事项。春节休工近20天里,他和队党支部书记刘德伟等干部,轮流值守在队里。
作业区内,副队长王磊在司钻房里操作“机械手”从地上轻松“拿”起一根钻杆,稳稳地接到另一根上;技术工人杨季冰、潘佳奇、高晨忙着检查井控装置和配电设备……做好个人防护的钻井工人们,像“齿轮”般安全、精准、有序地完成每一个生产动作。
据了解,因为部分职工从外地返回、正在接受居家隔离观察,1205钻井队33人,目前只允许符合要求的28人轮流上岗。复工关口,这支英雄队伍的职工没有二话,挺上一线,全力保障生产不受影响。一天内就完成设备维护、预热,保证了顺利开钻。
“人员少了,管理更须严格。”张晶告诉记者,从员工到岗起,就实行封闭式管理了,车停到队里、车钥匙交给队里。队里还制定了“十必须十不准”规章,如人员作业必须保持1米以上间距,除司钻工人外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司钻房。
“眼下,抓好防疫工作不能打丝毫折扣,开展钻井生产也不能有半点马虎。”刘德伟说。复工伊始,队伍定下目标,力争一个月内完成1万米进尺。
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检验初心使命。在大庆油田,干群战“疫”保生产,今年首月完成国内油气当量299万吨。
从黑龙江省大庆火车站始发的K5191次列车,日前抵达呼伦贝尔市的嵯岗站,来自大庆油田呼伦贝尔分公司等油田企业的700余名职工搭乘这趟定制专列,顺利抵达采油区返岗复工。
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肩负天然气生产保供的重大责任,采气分公司紧盯生产任务,狠抓安全管理,全力保障黑龙江省安全平稳供气。在大庆油田采油四厂附近的杏4-4-斜P925井场,铁人王进喜带过的队伍——1205钻井队正在进行复工以来第4口定向井的施工。
一桶石油可以生产出: 一辆重型汽车行驶450公里的汽油,一辆卡车行驶80公里的燃料,电厂70千瓦每小时的发电,0.95升的石油沥青和润滑油,170根生日蜡烛,39件衬衫,750把梳子,135个皮球……
在大庆油田,中国石油第三代铁人——“大庆新铁人”李新民,被誉为“铁人精神的传人”。在海外作业的十几年里,李新民带领钻井队先后刷新了当地42项新纪录,两度获得钻井施工队伍的最高荣誉“PDOC”杯。
2019年10月30日8:00:刘某某在丈夫闫某陪同下到大庆油田总医院门诊就诊,医生对刘某某进行检查后开具患者入院通知单。针对此事,大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科相关负责人11月7日表示,目前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此事,调查结果有待进一步公布。
连续27年保持5000万吨以上原油高产稳产,大庆油田为新中国经济巨轮提供了澎湃持久的前进动力,创造了中国石油乃至整个工业战线的多个第一:原油产量第一、上缴利税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
《纽约时报》1999年头版刊登文章《美国进口中国产品大幅增加,贸易逆差飙升》;2001年撰文《中国在亚洲贸易中逐渐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1961年至197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为1.1%;1979年至2012年,年均贡献率升至15.9%,仅次于美国;2013年至2018年,年均贡献率升至28.1%,居世界第一。
日前,大庆油田进入四川流转区块的首口探井潼探1井获工业气流,展现了川中地区勘探的良好前景,拉开了大庆油田在川渝天然气勘探的序幕。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人员在进行三元复合驱油实验(6月26日摄)。
60年前,党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历尽艰辛发现大庆油田,翻开了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页。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大庆油田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及家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诚挚的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