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护士“逆行”回武汉,这是属于她们的青春战“疫”之路
青春战“疫”之路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通讯员 覃丽萍 孙 威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舒纯(左)和王欢(右)。
路再难,我们也必须回武汉
空荡的高速公路上,一辆车牌号为赣C040L警的警车向北疾驰。
“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坐警车!”车内,中部战区总医院女护士王欢心里觉得有些激动,又有些沉重。
车灯穿过重重夜幕,掠过一个个转瞬而过的指示路标。宜春、九江、黄石、鄂州……离目的地武汉越来越近了。
正月初二,车窗外万家灯火,却不见烟花绽放。车窗里,4个戴着口罩的人默不作声,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声、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声,撕扯着几乎凝固的空气。
车里没有放音乐,没人靠在座椅上,没人低头看手机,也没人说话。
前排,表情严肃的司机和副驾驶员专注地看着前方路况。后排,王欢和同事舒纯这2名年轻女孩也挺直了腰,聚精会神地盯着路标。
在她们身后,是一条曲折的“逆行”之路。在她们前方,是一条更艰险的战“疫”之路。
春节前,22岁的王欢从武汉回东北老家过年。她妈妈发现,女儿坐在饭桌前也拿着手机,不停地刷微博、看新闻,筷子夹菜也有些漫不经心。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把王欢的神经拉成了一张“弓”。她工作的中部战区总医院,就在武汉市中心。
回家第二天,王欢就从工作群中看到这样一则“紧急动员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愈发严峻,号召全院人员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两句话,让王欢感到“热血有点上头”。
群中一条条弹出的报名出征的消息,让王欢坐不住了。看到40名同事已经组队驰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她下定决心:“必须要回武汉!”
在江西老家休假的护士舒纯也注意到这个消息。互通几条微信后,两个关系要好的姐妹已经商定,向护士长杨宇请战。
大年三十,两个消息传来。好消息,组织同意他们归队;坏消息,进出武汉通道封闭。
飞机票,没有!高铁票,退订!汽车票,停售!
看到女儿吃不下睡不着,王欢父亲开始在网上计算路线。他盘算,开车一天一夜,应该能把女儿送回武汉。这个“小火苗”很快被王欢掐灭了,“路太远,不安全,你好好在家照顾姥姥、姥爷!”
正月初二,凌晨5点的东北小镇,天还很黑。王欢拎着妈妈装好的大半行李箱方便面上了汽车。她要赶上8点40分从长春飞往南昌的航班,然后到舒纯家中汇合,再一同想办法前往武汉。
飞机上,连王欢在内只有10名乘客。3个多小时的航程,王欢连吃一口饼干的胃口都没有。前一天,她用微信联系好了一位私家车司机到机场接站。抵达机场后,王欢打电话给司机,司机一看来电显示是湖北的手机号码,竟然坐地起价,否则就立马退单。
费尽口舌,司机这才同意出车。那一刻,委屈的泪水在王欢眼中打转转。
好不容易在江西宜丰县城碰头的两姐妹,一见面就哭了:“再难,咱们也要回武汉。”
当天,又一个消息传来:中部战区总医院再次抽调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支援武汉市第七医院。
不能再拖了!舒纯在网上约车。从宜丰到武汉高速路口,4个小时车程,她们出价3000元,也没司机接单。
两人拖着行李箱,步行1个多小时,到附近派出所求助。值班民警建议她们到县公安局求援。
冷冷清清的大街上,看不到一辆汽车。突然,疲惫不堪的她们眼前一亮——街边停着两辆共享电动车。
启动,把黑色行李箱放在脚踏板!跨上电动车那一瞬,王欢在想:“要是电动车能上高速,骑回武汉该多好。”
早上坐飞机,中午坐汽车,下午又骑上电动车,用王欢的话来说,“就差轮船没坐了”。
一路走,一路导航。天快黑时,她们终于摸到宜丰县公安局:“我们是部队医院的医护人员,今天必须回到岗位。”
值班局领导立即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相关部门汇报了情况。不久,经指挥部同意,县防疫中心和县医院派出专人为她们检查身体,民警还从食堂为她们打来热饭。
天色越来越暗,公安局接待大厅里,两个女孩坐立不安,不时站起来转上两圈。
舒纯后来说,从未觉得,一个半小时竟会如此漫长,也从未感觉如此孤单无助。
有你同行,无数滴水汇聚成海
舒纯在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值班。
“上级批准,派警车直接护送两名军队医护人员回武汉!”看到民警邓峰递过来的这张证明信,舒纯和王欢高兴得差点跳起来。确定舒纯和王欢身体健康后,经过慎重考虑,县公安局派出两名同志护送她们上路。
她俩不知道,公安局不少值班干警为了核实信息、开证明、联系护送人,晚饭都没有顾上吃。
作为一名曾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的老兵,民警邓峰知道,中部战区总医院的“动员令”意味着什么。接到任务后,他争分夺秒为两名医护人员办好了手续。那天,他也是提前结束休假,紧急返回岗位的。
在高速公路上紧张行驶4个多小时后,“武东收费站”路标终于出现在舒纯和王欢眼前。“到家了!”深夜10点半,两颗始终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在高速路口检查站,宜丰警方与武汉警方进行了交接,然后就匆匆连夜返回。
身穿白色防护服的武汉交警,得知两名护士“逆行”回武汉,敬佩之余也连连叮嘱她们,救人的同时一定做好防护。
与交警挥手作别,王欢突然想起一件儿时的往事。那时,她才七八岁,生病了去医院打针,护士姐姐温柔的声音和亲切的微笑,给人甜甜的安全感,让幼时的她心底萌生一个白衣天使的梦想。
如今,这种熟悉的温暖,更让王欢心生力量。部队派出的车辆到达高速路口,载着她们返回中部战区总医院。
1月26日当晚11点半,舒纯和王欢终于顺利归队,加入抗“疫”一线。
现在,穿着防护服在发热门诊留观病房护理患者的舒纯,每天很累但心里特别踏实。“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对这句话,她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次,一位新冠肺炎病人住进留观病房。刚来时,他的情况很不乐观,血氧饱和度只有69%,需要一直吸氧治疗。
舒纯注意到,这位患者情绪低落,整天唉声叹气,甚至常常默默流泪。舒纯和同事只要一有空,就经常鼓励安慰这位患者。到第3天,这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精神也好多了。
晚上下夜班从病区往回走的路上,舒纯常会想起“逆行”回武汉的那个夜晚。
20多天前发生过的事情,好像已经过去了很久。很多人和事,好像存在了自己一个心爱的糖罐里,不舍得取出。她说:“每个人都活成一束光,世界便会成为闪耀的太阳。”
她经常会浏览网页,只要是和疫情相关的,她都会密切关注。有好几次,她都觉得自己被感动到了,特别想除了“点赞”之外,写点啥。
“祖国不是任何人,但却是我们全体。愿你我胸中永远燃烧着这明净的火焰。”2月14日这天,舒纯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
信仰的力量,会像星光点亮旷野一样,点亮人心。舒纯收获了很多朋友的“点赞”,也意外地收到了一条简单却暖心的微信:我不能为你做什么,给你免3个月房租,你要保护好自己。
发信人,是她的房东,一位武汉大姐。
一刹那,似乎感受到成长的拔节
下班了,王欢让同事给自己拍照留影。
桌上那些瓶瓶罐罐的化妆品,从参加战“疫”以来,舒纯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打开过,都落了灰。以前上班时,她和姐妹们都会画个淡妆,“自己‘美美的’,对病人也是一种尊重”。
现在,爱美的舒纯选择素面朝天。一是累得顾不上,二是每天穿戴三级防护装备,容易流汗弄花了脸。
她说,等疫情过去,要赶紧把自己重新“捯饬”起来,然后好好谈一场恋爱。
细心的护士长杨宇,也感觉到两个姑娘的变化。王欢和护士长聊起她们回武汉那天哭鼻子的“糗事”,杨宇曾要求护士们,不管遇到再大的难处都不要哭。王欢笑着说,“以后再遇到这种事,绝对不会哭了!”
一双活泼的黑眼睛下,带着盈盈笑意的嘴角翘出一个好看的弧度,露出洁白的牙齿。如果没有被口罩遮住脸庞,王欢甜美的笑容,会让每个看到她的人都暖暖的。
每一天,无论再累再忙,王欢的声音里都带着活泼的气息。她爱笑,“一秒钟的微笑,也许可以带给别人一天的快乐”。她喜欢向日葵,那金黄的花朵就像热情的笑脸,带给人希望。
2月14日中午,王欢在宿舍用电热杯,吃上了一人份的自制小火锅。从老家带的方便面和酸辣粉,一直还没有机会吃。
她对生活的热情,在食物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去年端午节前,姥姥亲手包好甜糯的粽子快递到武汉,能让她美上好几天;为了吃顿豆浆泡油条,她愿意在夏天早晨5点30分就起床晨跑;遇到烦心事,吃上一份麻辣烫或者一块甜点,再配上一罐可乐,整个人都变得“带劲儿了”。
元宵节那天晚上,王欢收到家里发来的一段视频。姥爷为心爱的外孙女点燃了一支小小的烟花,像她小时候学放烟花那样举着摇啊摇。
王欢说,等疫情过后,她想带着姥姥姥爷去三亚看海。
疫情来势汹汹,却让王欢更明白了微笑的力量,懂得了亲情的可贵。就像一个习惯套着圈游泳的人,在海面上突然被一个浪头掀翻。游泳圈被冲走后,她茫然失措、手脚乱蹬时,这才发现大海给自己的,还有更大的托举。这,就是成长的路。
“当你意识到自己必须对人负责,你就会飞快地成长。”这是此次“逆行之路”,给舒纯带来最大的收获。
2月17日,鲜红的党旗下,舒纯火线入党。从毕业实习起,舒纯就一直在部队医院从事医护工作。没能穿上军装,是她的遗憾。舒纯的偶像是护士长杨宇。从护士长身上,她看到了军队文职医护人员的样子。
舒纯说:“没有疫情,护士真的可能只是一个护士,但疫情来了,我们更多了一种身份——战士。”
每天,舒纯的父母都要发来微信,叮嘱女儿注意安全,防护好自己。
在抗疫一线,难免直面生死。以前从事日常护理工作,再累再难也不会对自身的安危有所顾虑。但如今,站在这个特殊的战场,她觉得自己好像多了一层盔甲,“作为一名战士,肯定不能当逃兵。这种时候我们不上,谁上呢?”
舒纯记得,从家里离开时,14岁的妹妹问她什么时候回来,她说,等春天到的时候。
(照片由姚尧摄)
没有谁天生勇敢,只因为有责任和担当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疫情暴发前,舒纯(上)与王欢(下)。
淋湿的淡紫色外套,贴在额头的凌乱刘海……此刻,这张清秀而疲惫的年轻脸庞上,眼神透露着倔强。
2月3日晚8点,女孩甘如意在朋友圈这样写道——“从家骑车到潜江,走走停停花了3天时间,今天下午终于安全抵达宿舍,谢谢大家的关心,希望战‘疫’能取得胜利。”
3天3夜,300多公里,骑自行车、步行、搭顺风车,这名24岁的女医生从老家荆州的小村,风雨兼程“骑”回武汉。
日前,这张“95后”女医生骑行数百公里返岗的照片,成为战“疫”时期最震撼人心的影像之一。
脚下,是她深爱的家乡和土地。远方,是急切等待救治的患者。这一路,她脚步不停,只为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疫情当前,这段说走就走的“逆行”,感动了无数人。2月13日上午,“单车女孩”甘如意被组织批准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举行完宣誓仪式,她穿上防护服,走进了卫生所的检验检疫室。
甘如意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全世界,那些曾经戴着红领巾的“90后”已经出发上路,这一代年轻人正用昂扬的青春力量踏上新时代的远征。
1月26日23点,女孩王欢发了一条朋友圈——“这一路有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鼓励,人民警察的帮助,也有陌生人坐地起价,过程虽曲折,好在平安抵达。”
18个小时,2800多公里,坐汽车、乘飞机、坐警车,这个22岁女孩从吉林四平一个小镇出发了,她的目的地也是武汉。
和王欢一同完成“逆行”的,还有她的同事舒纯。她们的想法很简单:“我们是军队医院的护士,抗疫需要我们,今天我们必须回到岗位。”
在中部战区总医院的发热门诊,记者见到了已经在抗击疫情一线忙碌了20天的护士王欢。“虽然我不认识甘如意,但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回武汉,回到岗位上!”王欢明亮的眸子中,跳跃着一股昂扬的力量。
没有谁天生勇敢,只因为有责任和担当。
疫情来势汹汹,钟南山院士出发了,他让大家能不去武汉尽量不去,可自己却踏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李兰娟院士出发了,她的儿子送别母亲出征武汉,说国家需要她待多久,她就会待多久。
军队支援湖北疫情医疗队出发了,4000多名医护人员冲到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全国各地支援湖北疫情的医疗队出发了,25600多名医护人员一批又一批赶往疫区……
国家有难,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在哪里。疫情突袭,人们认识了一群“90后”医护工作者。答了一声“到”,他们出发了!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0年2月19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