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雷锋生前照。(资料图片)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50多年以来,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并没有因为时代变化而褪色,反而历经岁月洗礼散发出强大的感召力。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在新时代,我们要讲好雷锋故事、传承好雷锋精神,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时代孕育了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的产生与雷锋的成长经历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紧密相连。雷锋生于旧社会,成长于新中国,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受毛泽东思想哺育而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从最初对党的一种朴素感恩之情,到在党的引导教育下受社会主义建设感召,把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热爱和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治认同转化为创造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忘我投入,雷锋所体现的主人翁意识、助人为乐的品质、勤勉工作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生动展现了社会主义的新风貌,成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象征。关于人生的意义,雷锋自问:“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关于工作,他说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关于学习,他说:“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关于对待别人,他说:“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加美好!”从每一句话、每一件事,人们读懂了雷锋,读懂了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更读懂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雷锋精神超越了时代
雷锋精神的形成是新中国那一代人的精神在雷锋身上的集中体现,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其所产生的时代。雷锋精神中既有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有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次次地为雷锋题词、发表讲话,都深刻反映了雷锋精神的时空跨越。学习雷锋活动经久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雷锋精神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更是集聚了人类美好价值追求,成为吸引人们不懈奋斗实践的精神高地。
今天的社会更加开放,大众视野更为开阔,价值追求更显丰富,但人性中的善良、真诚、友爱等美好部分永远不会改变,也不能缺失。当置身于困境时,人们期待的仍然是雷锋式的帮助;当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时,人们渴望的仍然是雷锋式的友爱;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就时刻准备着:当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雷锋的这一誓言,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千千万万勇士身上再次得到生动诠释……所有这些都表明,饱含人性光辉的雷锋精神适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让雷锋精神绽放新光芒
雷锋事迹有内容、有故事、有源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涵养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在新时代,我们要不断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雷锋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内涵和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坚持法治建设与道德规范相结合。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写进其中,强调要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个环节,用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我们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为持续有效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政策保障、法律保障。
坚持宣传普及与实践养成相结合。一方面,善于利用各类媒体把雷锋精神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人物事件,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另一方面,传承雷锋精神不能停留在书本和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通过一件件事让身边的老百姓感受到雷锋精神。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推动相结合。传承雷锋精神,既要保证全覆盖,又要突出教育的重点方面。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应立足岗位,像雷锋一样“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青少年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应与培育时代新人相结合,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通过启发式、参与式等方式使青少年正确理解雷锋精神的意义和价值。社会各界群众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应更多地从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开始,在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中引领社会风尚。
坚持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相结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心认同自觉践行。保护、开发、利用好雷锋文化资源,提升雷锋纪念馆、雷锋学校、雷锋学院等一大批雷锋文化教育载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专家解读雷锋精神,亲历者讲述雷锋故事,参与者体验雷锋文化,使更多的人通过红色教育得到雷锋精神的熏陶。(李强 作者系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馆长)
雷锋日记摘录
1961年10月16日
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这一砖一石呢!我所以天天都要做这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962年3月4日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
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1962年3月28日
我们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像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装知识的碗,就要像神话中的“宝碗”一样,永远也装不满。
1962年6月28日
我认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的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就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
雷锋精神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他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奋进“十四五”,我们必须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让雷锋精神成为改革发展的时代标杆。
雷锋精神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他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奋进新时代,我们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让雷锋精神成为改革发展的时代标杆。
新时代践行雷锋精神,就是要从平凡的小事做起,不断涌现做好事的“活雷锋”,不断汇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事业”的磅礴力量。作者: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雷锋的一生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雷锋的精神是质朴而又崇高的精神。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动体现,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9月25日,由光明日报社、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社科联、中共抚顺市委主办,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省雷锋研究会承办的“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研讨会暨辽宁省第十一届雷锋精神论坛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举行。
探望申家福、霍树林、赵庆奎、张勤子、张永山……在张光付上学的那些年里,杨俊清每个月都要将抚顺城跑个遍,累计行程超过5000公里。2011年4月,支队接到武警辽宁省总队搏击比武活动后,考虑到张光付有扎实的军事素质,又将他调到机动中队,训练参加比武。
在当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批80、90、00后或是救死扶伤,或是站岗执勤,或是指挥调度,或是后勤保障,或是捐款捐物,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赤子之歌。广大青年在勇挑重担中经受历练,在报国奋斗中获得成长,在无私奉献中砥砺精神,在关心民生中坚定信仰,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有了新的阐释。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重庆市“雷锋的士”志愿服务队先后开展多项志愿突击行动,为抗击疫情做好出行保障。今年是金华雷锋文化纪念馆建馆十周年,他打算在“战‘疫’云展览”结束之后,将100件战“疫”主题邮品寄给100位市民,作为建馆十周年纪念品。
时间:2020-03-05 08:59 字号:漫画:张祖艳 今年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战“疫”中,在病房里,小区内,村庄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闪耀着雷锋精神的光芒,激发着社会的正能量,为决胜战“疫”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大爱胸怀,咬紧牙关不放松,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如今,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雷锋精神的“种子”,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让“雷锋精神”在“疫”线闪耀光芒。
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7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习惯上被人们称为“学雷锋日”。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疫情防控期间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大力传承弘扬雷锋精神,能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