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阮重晖(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群防群治的最前沿。从目前全国疫情防控态势看,社区治,则居民安;社区控,则城市胜。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社区发挥了极端重要的作用,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要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进一步完善社区组织,健全社区治理体系,提高社区治理能力,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基层政权提供有力支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建设之路的信心,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浙江省杭州市实施“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十项举措,完善社区组织,共同防控疫情。图为小营巷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社区出入通行证。新华社发
1.以复合型社区组织理念为牵引,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防控力量要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能否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这是对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现实检验,更是对社区组织的一次压力测试。社区组织是社区治理体系最重要、最直接的承载者。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面对这场战“疫”,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服务站等社区组织的干部靠前指挥,党员冲上一线,党心聚民心,万众一条心,让我们看到了复合型社区组织在战“疫”中的作用和能力。
从杭州的实践看,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服务站等组织架构,采取“三位一体”、交叉任职、合署办公的管理模式。社区组织是具有突出政治功能、鲜明行政色彩的复合型组织,是以社区党组织为枢纽、各类组织配套、职能衔接、力量耦合的组织体系。“三位一体”的复合型社区组织有三大好处:第一,有利于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枢纽。发挥好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体系、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三位一体”的复合型社区组织,理顺了社区党组织的工作链、责任链,夯实了工作基础、组织基础。第二,有利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形成推进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居民委员会作为特殊的自治组织,承担一定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职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在广大居民眼里,社区组织是为政府做事、为居民服务的机构,社区工作者也往往被称作“社区干部”。也正因为如此,《监察法》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作为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监察范围。复合型社区组织,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更好地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作用,从而实现政府管理服务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第三,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资源,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能。社区是城市党委、政府工作的基础,社区工作负担重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都会存在,这是社区治理的重大考验。复合型社区组织可以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把各种资源利用起来,从而承担起繁重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职能,避免了机构重复设置和社区资源浪费,提高了社区治理的效能。
虽然“社区”一词是舶来品,但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根植文化传统,匹配治理体系。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各类组织配套、职能衔接、力量耦合的复合型社区组织,是从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治理实践经验出发,把社会主体结构的分与和、管与服有机结合,创造出的社区组织体系。这场战“疫”的实践充分证明,以复合型社区组织为依托构建起的社区治理体系是有效管用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治理的奥妙所在,是独特优势,要继续强化,而不能弱化。在社区治理的实践中,要把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社区治理制度、社区组织体系加以规范,时刻体现社区组织的政治属性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管得住、治得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社会治理格局,是社会治理的巨大挑战,也是社区治理的重大责任。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如何创新社区治理,发挥社区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减压阀”作用,确保社会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是基础工作、重大任务。
在这次疫情防控面前,各地社区探索出了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例如杭州市下城区现代城社区现有3个居民小区、33幢居民楼,住户4063户、常住人口8600余人,面对管控人群量大面广的情况,社区党委发出党员召集令,向各楼道征集负责党员,一支覆盖全社区33幢居民楼的党员先锋队旋即成军,通过实施“一名党员一幢楼”工作举措,织密疫情防控网。面对住宅小区执行封闭式管理和满足群众正常出行需求之间的矛盾,社区细致考虑到每家每户的不同需求、特殊需求,发放不同颜色的通行证,人性化的措施让硬性的管理有了更多人情味。面对社区工作人员力量不足的困难,社区统筹用好物管人员、基层党员、志愿者以及区和街道公务员下沉一线的防控力量,科学清晰分配工作职责,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硬隔离”让管控有力度,“软服务”让管理有温度。我们要秉持管理和服务并重的现代社会治理理念,把为民服务作为社区治理和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志愿服务,探索建立邻里互助服务机制,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在服务中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寓管理于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得住、治得好。管得住是硬道理,治得好是真本领。管得住,必须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确保社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治得好,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一种让各群体、各层次之间具有较强互动关系的社区运行机制,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3.建立一整套培养、使用、激励机制 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在这场战“疫”中,广大社区工作者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坚守岗位、日夜值守,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各级党委、政府纷纷出台关爱疫情防控一线专职社区工作者的举措,比如强制休整、择优任用、实施临时补贴、增发特殊荣誉津贴、加大保险力度、增加体检项目、增加一次疗休养、开展心理疏导、选树先进典型、加大容错纠错力度、进行评选表彰等。关爱社区工作者,不仅要体现在“战时”,也要体现在平时。加强社区治理,关键在人。要站在社区治理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的高度,来认识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地方人才发展规划,建立社区工作者的培养、选拔、使用、流动、评价、激励、保障等政策和制度体系。
打通社区工作者“能上”瓶颈。一个年轻人能把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当好,能把一个社区搞好,今后就可能把一个街道搞好,把一个区搞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也是我们从基层一级一级培养干部的地方。要把社区作为一所培养锻炼干部的大学校。坚持面向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大从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注重把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到街道(乡镇)领导岗位。实施社区“领头雁”工程,加强城乡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社区后备干部队伍。
创新选拔培养机制。建立社会化社区工作者培训、培养机制,依托社区学院、社工学院、社会工作培训基地等平台形成系统性职业技能教育体系,探索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互补融合的教育机制,建立健全“全科社工”培育制度,强化岗位培训教育,推行政策和民情双通关考核,提高其依法办事、执行政策和服务居民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待遇保障体系,建立薪酬动态调整和正常增长机制,调动社区工作者实干创业热情。
4.推进力量下沉、资源整合,提升社会动员能力
要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这场战“疫”中,机关党员干部有组织地下沉到社区一线防控工作中来,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这一成功做法需要固化、长效化、制度化,以此提升社会动员能力。
建立健全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的长效机制。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履行社区治理责任评价体系,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城乡社区服务、环境治理、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等活动,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将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作为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依据。
不断扩大社区党组织工作覆盖面。积极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活动,做到真参加、力求真效果。按照“社区建党委、楼道建支部、单元建小组”的思路,努力做到“凡有人群的地方必须有党的工作,凡有党员的地方必须有党的组织,凡有党组织的地方必须有党的活动,凡有党的活动的地方必须有成效”,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提升党组织的社会动员力,更好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整合社会组织力量。推进社区发展协会、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建设,为各类社会组织搭建跨界合作和供需对接平台。完善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目录,推行政府采购、定向委托、公益创投等方式,探索建立社会公益资金与民生服务项目对接机制,完善社会组织监管制度和信用体系,促进社会组织有序健康发展、高质量广泛参与。探索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这次疫情防控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加大应用力度,在社区进一步推进“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搭建跨部门“多元协同”社区治理基础数据库,实现各业务条线专业数据信息流畅对接和交互相行。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3日 06版)
她说,这条“老大难”马路的整治,多亏了蠡桥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协调各方力量,才办成了社区多年没有办成的事情。今年3月,蠡桥社区道路“肠梗阻”问题迎来转机,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将其列为今年的重点议题。
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热切期盼,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一定短板,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刻不容缓。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关键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广大青少年绿色生活创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依托党建引领、社会参与、治理重心下移和智慧治理等方式,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作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南开大学中国政府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晓林;
十几年前,一部名为《小巷总理》的电影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长春市社区居委会主任谭竹青的感人经历。
作者:吴晓林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南开大学中国政府与政策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 十几年前,一部名为《小巷总理》的电影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长春市社区居委会主任谭竹青的感人经历。
易地搬迁,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乔建厚介绍说,卢氏县支持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建成71个扶贫产业基地、8个光伏电站,在安置点周边兴办60多家企业,带动1.13万人就地就近增收。
易地搬迁,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乔建厚介绍说,卢氏县支持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建成71个扶贫产业基地、8个光伏电站,在安置点周边兴办60多家企业,带动1.13万人就地就近增收。
国新办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搬出来只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第一步,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安置社区治理也是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的重要后续工作。
包括盘活小区既有公共房屋和设施,保障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点和综合利用,推进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包括支持参与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支持开展老年人营养服务和健康促进,发展社区助老志愿服务,促进养老产业联动发展。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会上表示,安置社区治理是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的重要后续工作,关系到千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组织开展新时代新生活行动,引导专业社会工作等服务,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社区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