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92岁武汉奶奶即将出院,留下21页护士与她的“纸上传情”

2020年03月14日20:44  来源:澎湃新闻

5034

  “我每天在和你两个女儿微信,把你的情况告诉她们,让她们放心。”

  “我把你吃东西的照片给你女儿看,她们看到你吃很高兴。”

  “我们帮你洗个头,就坐着洗,洗个头人要舒服多了。”

  “我给点牛奶和无糖饼干给你吃,都是不含糖的,不要紧,你的餐后血糖只有8.9,不高。”

  “说你美。”……

  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六病区护士的笔记板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她们与一位92岁高龄新冠肺炎患者秦奶奶一个月以来的日常沟通。由于秦奶奶年事已高,耳朵不好使,医护人员把要对她说的话全部写在了纸上,足足有21页。

  通过文字,护士们一遍又一遍地关心秦奶奶“饿不饿,渴不渴,要不要换尿片,拉了没有,身体有哪里不舒服”,事无巨细。医护人员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字里行间流露。

  护士把要对秦奶奶说的话写在纸上。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在该院感染六病区的医护人员日复一日精心照料下,秦奶奶的身心状况日渐好转,即将出院。

  秦奶奶说:“在这里,护士们对我真好啊,照料我吃饭,给我喝牛奶,给我擦身、泡脚、洗头,有时候家人都做不到这么细致。(医护人员)没有一个对我不耐烦的,没有一个不高兴的,都是细声细气向我解释、说明‘这是做什么’、‘这是为了什么治疗’。”

  “你们是这个!”秦奶奶向悉心照料她一个月的护士们竖起大拇指。

  “秦奶奶年纪大了,不太能听得清我们说话,但她认识字,所以我们就在纸上写字和她交流。”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六病区的护士长李陈芳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讲述了这段与秦奶奶“纸上传情”的故事。

  护士们在草稿纸上写下对秦奶奶的关心。【李陈芳的口述】

  92岁秦奶奶听力不佳,我们写字与她交流

  2月13日,92岁的秦奶奶在低热30天后住进了武汉市第一医院,随即被医生告病重。2月21日,因患者年龄较大,且多器官功能状态欠佳,又由告病重转告病危。

  秦奶奶是高龄的重症病人,我们医护人员都很重视她。每次交班时,大家都会提到她,平时也常常关心她的饮食起居和身体恢复情况。我们感染六病区的医护人员大部分来自神经内科,也有呼吸科医生、心理医生和中医。大家一起发挥专长,对她进行全面治疗、照顾。

  呼吸科主治医师毛先明与秦奶奶合影。刚入院时,秦奶奶没什么食欲,牙齿咀嚼功能差,所以我们给她准备了面条和粥作为主食,并辅以营养液补充营养。后来她身体恢复一些,可以吃医院统一订购的盒饭时,我们就给她两份,这样她就能多选些软的、好嚼的菜。

  护士照顾秦奶奶。秦奶奶的心理健康也一直是我们很关注的问题。初入院时,她的精神状态是比较差的。由于她几乎听不到周围人说话,无法与身边的人交谈,难免会认为大家都不关心她。

  从家来到这样一个陌生环境,还在隔离区内无法外出,秦奶奶的状态我们是很理解的。

  3月4日,我们院门诊大楼六楼设置了“天使避风港”心理放松减压工作室,负责病区患者、医护人员的心理干预。在“天使避风港”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秦奶奶的孤单和恐惧消减了许多。

  护士们每次为秦奶奶进行日常的擦洗、更换衣物、泡脚等护理时,都会向她传递“您会好的,我们会一直支持您”这样的信念,日复一日耐心的护理渐渐让秦奶奶感受到了我们都是真心实意在对她好,慢慢她就开朗多了。

  呼吸科主治医师毛先明与神经内科心理睡眠学组组长梅俊华共同照料秦奶奶。有一次秦奶奶对我们说,“在这里护士们对我真好啊,照料我吃饭,给我喝牛奶,给我擦身、泡脚、洗头,有时候家人都做不到这么细致。”以前她不太和人说话,但现在我们去找她说话时,她会特别高兴。

  最初尝试与秦奶奶交流时,即使我们很大声地说话,她还是一脸茫然地看着我们。得知秦奶奶听力不佳及能识字的状况后,护士们就把要对她说的话写在纸上来和她沟通。

  秦奶奶的家人一直很关心她,她女儿也加了很多医生和护士的微信,我们还把科室的电话留给了她,方便她随时打电话来关心秦奶奶的身体状况。

  家人打来电话时,她听不清家人的话,我的同事们就将那些话写在纸上给她,“我把你的照片发给你的大女儿看,她很高兴,也放心多了。她要你能吃就多吃,吃得多,好得快。”

  护士在纸上写下家人对秦奶奶的关心。3月10日,我在走廊遇到了坐在轮椅上的秦奶奶,她正在等通往CT室的电梯。我和她打招呼,但是她没听清,这时我看见她在捋头发,就对她说,“奶奶您很漂亮啦”。旁边的一个护士便在纸上写下了“说你美”,奶奶看了后特别开心,笑着说,“我都是老太婆啦!”

  护士在纸上写下“说你美”。照顾重症老人,饮食、大小便、睡眠都要时时上心

  轻症的年轻病人更多的是自己照顾自己,我们辅以一些心理支持和建设,但对于卧床的老年病人情况就很不一样了,我们要满足老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照顾老人们的饮食、大小便、睡眠,让他们的身体处于比较舒适的状态,再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我们每天做的工作都很琐碎,包括2到3小时给病人翻身、活动肢体,不停地看老人的尿不湿需不需要换,喝不喝水,饿不饿,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这些事情我们都已经习惯去做了。

  和以前不同的是,以前照顾病人更多是协作,帮助病人家属一起给病人洗头发、洗澡、换尿片、泡脚等等,但现在在无陪护病房里,我们都会主动完成这些事情。

  给老人泡脚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可能很轻松,但是对我们穿着防护服的护士而言,其实非常吃力。由于防护服透气性比较差,我们的衣服都是湿了干、干了又湿。干的时候会觉得闷热,湿的时候又会很冷。而且防护服也并非量身定做,我们走路也无法大步走,打水、蹲下时也很难受,给泡脚的工作增添了很多负担。

  我们日常需要戴两层口罩,N95口罩外面套一层外科口罩,这会使我们有很强的憋气感。我在隔离区外时心率每分钟80多次,进去了一般就会高达每分钟100多次,走两步就会心跳加速。

  戴上护目镜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一行行的在护目镜上流,虽然我们也做过一些防雾的处理,但也只是缓解了起雾的问题,水柱仍然会留在镜片上。有时护士们要在病房里做表格、写护理记录,几乎都是眯着眼睛、凑近电脑来完成。

  层层防护用品也让我们的日常沟通变得很累,两层口罩会使我们发出的声音变得很小,而防护服和帽子遮住了耳朵,能听到的声音就变得更小了。记得刚开科收治病人的那一天,很多人的嗓子都喊哑了。

  “大家都在尽全力坚持”

  医护人员们在手套上写下“市一加油、感七最棒”。医护人员长期坚持在一线难免会出现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应,我也跟同事们说了,“你们身体难受的话一定不要扛,我们还有很多人,如果不舒服可以出来”,但是大家还是在尽全力地坚持。

  有一次,一个护士拉肚子,我帮她调了个班,结果第二天她就主动找我说,“我现在不拉肚子了,我可以上班,不用再调我的班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我确实很难受很心疼她们,但也真的很为她们的坚持感动。

  我们还有刚来医院上班的护士被安排到了隔离点工作,看到那些年轻孩子一开始就要承担这么重的任务,我真的很不忍心。

  还有49岁的护士在隔离区上夜班,一开始我不了解她的年龄,她被排到夜班也没有跟我说。后来看资料时,我才知道她已经49岁了。

  我们原来的科室还有一个二胎妈妈,她给我发信息说,“护士长我准备好了,可以随时上班”。她的小孩才5个多月,我当然不会安排她来工作,可是她的这份心意让我感受到了莫大的支持。

  因为这次疫情,我们的护士有结婚没结成的,更心痛的是,还有些医护人员的亲人也因为新冠肺炎去世了。我们科室有两个医生的爸爸、一个护士的爸爸还有一个护士的妈妈都在年后因新冠肺炎去世了,但是他们还是坚持在一线上班,真的很不容易。

  医护人员们在手套上写下“祝您早日康复!”。坚持在一线的我们看到像秦奶奶这样的病人身体状况越来越好,最后能够出院,都感到很高兴。他们的康复对我们是莫大的鼓励,支持着我们和这场疫情抗争到底。

  出院病人在病友群里感谢医护人员的照顾。

文章关键词:出院病人 医护人员 她会 护理记录 泡脚 病区 咀嚼功能 说你美 纸上传情 肺炎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记者直击最后一批方舱出院病人前往隔离点

    武昌方舱医院休舱之后,出院的患者还将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才能回家。总台央视记者跟随记录了最后一批方舱出院病人前往隔离点的全过程。治愈患者:这是我今天(10日)离开方舱的证明,证明我已经临床符合要求可以出院了,然后再隔离十四天就可以回家了。

  • 记者直击最后一批方舱出院病人前往隔离点

    武昌方舱医院休舱之后,出院的患者还将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才能回家。总台央视记者跟随记录了最后一批方舱出院病人前往隔离点的全过程。治愈患者:这是我今天(10日)离开方舱的证明,证明我已经临床符合要求可以出院了,然后再隔 离十四天就可以回家了。

  • 一线医护日记(51)“加油,姐妹们!若有战,召必回!”

    在这段时间里,我遇到了特别“啰练”的邱主任,每天深更半夜还要给科室打电话,问哪床哪床病情怎样,需关注。期待在车水马龙喧嚣的街道,静等春暖花开,遇见久别重逢的你……  期待与家人相见的王红莲。

  • 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出院时暖心一幕

    2月27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迎来出院人数的小高峰,出院人数达50人。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于2月12日16时开始收治病人,设计床位1000张,截至2月26日24时,在舱人数843人,累计出院167人。

  • 四川大竹赴武汉医生“战疫”日记:第一批病人康复出院

    四川省大竹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易礼君是此次达州援湖北医疗队成员,目前他正在武汉市协和医院参与前线医疗工作。让我高兴的是,以前教病友们的肺经操,他们操练了起来(大竹县中医院李锦红老师示教视频),我上前指导他们,我可是李锦红老师的真传弟子。

  • 治病,也治心!——武汉市首个中医方舱医院首批患者治愈出院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2月26日,治愈患者携带个人物品准备接受消毒后离开江夏方舱医院。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2月26日,医务人员为一名走出江夏方舱医院的治愈患者摘除患者标识手环。

  • 对抗新冠肺炎病毒全靠自身免疫力?国家卫健委回应

    【环球网综合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7日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救治工作进展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我们的答案是明确的,这个疾病虽然是新发传染性疾病,但是它可防可治。

  • 累计治愈出院病例数“破万”的背后

    孙燕荣表示,2月1日采集到第一份恢复期血浆,2月9日第一位重症患者在武汉接受治疗,接下来的一周有10位患者陆续接受了治疗,并显现出好的疗效。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为采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有利条件。

  • 国家卫健委:出院病例9成左右为轻型和普通型

    资料图:2月10日,黑龙江省共有15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我们已经组织专家对治愈出院病例当中的597例进行初步分析,出院病人当中,90%左右是诊疗方案中的轻型和普通型(病人),10%是诊疗方案中的重症和危重症(病人)。

  • 武汉出院病人心愿:想和医生拍一张笑脸照

    武汉市肺科医院是首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定点医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任郭光云医生介绍说,进入重症病房的医护人员都要“全副武装”,病人都不知道医生的模样,但是他们信任医生,医护人员也给了大家很多鼓励。大年初五,郭光云主任建了一个微信群,把一病区的病人和医务人员都拉进了群,群的名字叫“同舟共济”。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