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火神山里军队医护人员随手写就的诗句,你读到了什么?

2020年03月16日13:50  来源:中国军网

5034




从心底奔涌的炽热岩浆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胡世颉的迷彩鞋


来到武汉后,结识了许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新战友,“朋友圈”里医生和护士的动态渐渐丰富起来。


“朋友圈”里一张再朴素不过的照片,吸引了记者的眼球。


那是一双看不出本色的迷彩鞋,被风干的水泥浆紧紧包裹,像刚从泥塘里爬出来的两只鳄鱼,挨在一起晒着太阳。照片配的说明也很简单,只有短短36个字——


穿着这双鞋的脚,踏进了水泥地,变硬了穿不了,却成了一个记忆、一个化石、甚至一个丰碑。


读完,一连串问题从记者脑中冒出来。这是谁的鞋?放在哪里?为什么会踩进水泥里?


随即拨通军医罗虎的手机,才得知这首“七行诗”背后的“夜行奇遇记”。


2月初,火神山医院交付。为尽快收治患者,在外围辅助设施尚未完工的情况下,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就争分夺秒开始救治病人。


2月10日晚上,队员胡世颉从驻地赶到火神山上夜班。下车后,胡世颉走在最前面,和战友们一起摸黑往重症医学一科病区走。突然,他一个踉跄,大喊一声:“别过来!”跟在胡世颉身后的战友们都愣住了,顿时收住脚步。


软绵绵、湿漉漉,像踩进“浆糊”里一般,当双脚一左一右顺次陷进里面时,胡世颉心里一惊。


原来,从医院门口通往病区的路面正在施工,没来得及安装路灯和警示标志,也没工作人员临时拦阻。一脚踩上刚铺设浇筑的水泥路面,胡世颉哭笑不得:迷彩鞋和迷彩裤脚上,已经裹满水泥浆,一步一留印,自己都被逗乐了。


“回驻地换洗是来不及了,只能赶紧打电话请接下一班的战友帮忙带双鞋来。”胡世颉迅速定下“解决方案”,脱下“水泥战靴”,摆在病区门口,穿上鞋套,准时迈进病房接班。


当晚下夜班后,胡世颉发现,正施工的水泥路已经“亡羊补牢”,拦了起来。看着留在上面历历在目的脚印,他笑了,仿佛水泥变硬后能“封住”新冠病毒。


第二天,同为重症医学一科军医的罗虎听闻战友的“趣闻”后,专门为那双已经风干的42码迷彩鞋拍了一张照片,还配诗一首。


在病魔面前,治愈病患的,不只是军队医护人员们的精湛医术,还有他们的大爱情怀。


医之大者,济世救人。战士冲锋,是本能的姿态。诗人吟诗,是情感的升华。在火神山医院,记者还读过很多军队医护人员写的诗。在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之余,他们有感而发、随手写就的质朴诗句,总能引发读者内心深处最真诚的共鸣。


记者问胡世颉有什么心愿。他回复:待到樱落时,征人归故乡。


火神山没有诗人,只有医护人员从心底奔涌出的炽热岩浆。那些诗句、那些心愿就写在火神山一间间病房里、一张张病历上。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原创诗歌背后的故事——



写给火神山的春天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通讯员 罗虎 陈艺





相 惜





以英雄的名义

■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

罗虎


你刚转入监护室的时候

喘着大气

却有着不一样的刚毅

你的话断断续续

说,人民军医啊

我相信你

后来才知道

你,是个警察

你和你的战友倒下

我和我的战友继续

我们哽咽着说

我们会竭尽全力

救治你,英雄

以英雄的名义



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病区副主任艾山木来查房时,发现新转来一名病人。他喘着粗气说他是警察,“我还有3名同事也感染了。”


透过眼镜、眼罩、面屏,艾山木望着眼前这个49岁的中年男人——患者的内心应该是惧怕的,但仍保持着一份平静。


“他是英雄,我一定要救活他!”艾山木默默地叮嘱自己。


“你会没事儿的。看,现在呼吸比刚来时好多了,好好睡觉休息。我们ICU里的设备配置都是最好的,我们守着你!”艾山木用轻松的语气跟他聊着。


“是啊,我们军队把最好的专家教授都派到火神山了,您再坚持几周,肯定会好起来的!”陪艾山木一起查房的,是女医生王美菊,她那温柔的声音总是传递着温暖和希望。


“谢谢!有你们在,我放心。感谢你们不远千里到我们武汉来,感谢你们所有医护人员!”患者的表情释然了,“我一定会坚持,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


第二天,重症医学一科张西京主任带领宋文强教授、李文放教授进行联合查房,为这名病人的诊治提出了更加细化和明确的方案。针对他已经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医护人员为他进行了更精细的综合治疗。“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在医护小组讨论时,大家达成一致。


后来,这名患者发现,只要自己没有睡觉,不管是哪一组医生和护士谁来上班,都要抽空来和自己说说话,有时是春风化雨般的鼓励,有时甚至是“必须多吃多睡”的命令。


一次,他偶尔和护士说起,ICU病房24小时灯火通明,晚上光线也挺强,有点睡不着。没想到,第二天李天椒护士就带过来一个眼罩,说戴上可以帮助睡眠。经过10天积极治疗,3月3日,他终于平稳顺利转出ICU,转入感染一科二病区的普通病房,顺利进入后期康复。


临走时,他特意给艾山木打电话,表达感谢。


原本以为自己早就对生死习以为常,可接到这个电话,这个在ICU病房与死神战斗了17年的军医却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战士。他们千里迢迢而来,为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病人走出火神山医院。






相 伴





一袭征衣出长安

■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一病区医生

郭永博


戎装忠于党,

白衣护安康。

同仁赠锦囊,

安然归荣光。



2月19日,第二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与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份来自西安的别致礼物——坠有粉色流苏和绿色彩珠的平安药囊,系着一张卡片,上印一首小诗:军令急赴鄂,相携灭疫毒,药囊为赠别,倚门盼安好。


第一眼看到,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一病区护士李芳就爱不释手。她把药囊放在枕边,淡淡的艾草香气。让人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这么招人喜爱的药囊,是出自谁的巧手呢?李芳和战友们真想亲口说声谢谢。李芳打听来打听去,才知道这是空军第986医院为队员们定制的。


原来,第二批队员即将出征前,医院药材组负责人王倩云就根据张伯礼院士药食同源的方子,为队员们准备4天的中药汤剂。考虑到武汉一线队员们工作强度大、危险大,她又想到是不是可以做一些药囊让队员们随身携带。


丁香、荆芥、紫苏、仓术、肉桂、辛夷、细辛、白蔻仁……这个中国药学会推荐的药方,有祛风散寒、芳香理气、辟疫去毒之功效,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提高免疫力,减轻焦虑。


光有药方、药材还不够,还需药囊来装填。当时小商品市场尚没有营业,王倩云跑了几个地方都买不到药囊袋,这可是把她愁坏了。药剂科的同事们也纷纷四处打听,最后在一个中药铺子找到了——老板听说这是给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员准备的,马上把店里所存全部药囊袋拿出来,坚持分文不收。


接下来,医学工程科把处方里的药材细细研碎、装袋。精美的药囊做好了,有心人提议为出征的勇士们赠诗一首以表心意。难题又来了,打印店都还没有开张,卡片设计加工只能纯手工制作——把诗歌用打印机在普通照片纸上印出来,再一张张裁剪、打孔、系绳,与药囊连缀成一体。一针一线,“要你平安”的寓意尽在其中。


此刻,平安药囊安卧队员枕边。队员郭永博医生代表队员们即兴和诗一首:戎装忠于党,白衣护安康,同仁赠锦囊,安然归荣光。






相 信





ICU里,有群趴着睡的人

■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

宋立强


在火神山医院的ICU里

有一群趴着睡的人

气短,窘迫

缺氧的濒死滋味让他们

即使戴着呼吸机

仍像跃出水面的鱼儿

饥饿地张着嘴巴

趴着睡!有利于病毒的清除

趴着睡!能改善病肺的功能

趴着睡!会让康复来得更快一些

一群裹着防护服的战士日夜守护

在相互配合的眼神中

在无声无息的汗水里

镇静,镇痛,让趴着睡像平时一样深沉

打针,输液,让病魔的不时偷袭难以得逞

监护,呵护,让生命的通道牢固得像国门

战士们没有睡眠

就是为了他们能安睡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火神山

战士们用母亲一样的声音

轻轻唤醒这些曾经趴着睡的人

他们的呼吸

将变得像往常一样自由

让他们趴着睡

将是战士们心中永远的秘密




“我什么时间能搬回去?”查房时,一位气喘吁吁的老人向副主任宋立强提出这样的问题,“管床医生说,我只来监护室住两天就回去。”


今年75岁的邱爷爷并不清楚自己病情的危重程度:经鼻高流量仪吸入氧浓度已达95%。


不久前,老人住进了火神山医院普通病房。几天后,病情加重转入重症监护室,成为呼吸与危重症专家宋立强所在科室的病人。


“您再坚持一天。”每次查房,宋立强都用这同一句话安慰着老人。这句话,也是他说给自己听的——一定尽最大努力调整治疗方案,尽早实现许诺。


然而,老人的病情仍然发展很快,不得不进行深度镇静、气管插管及有创通气。即便用上了这些治疗措施,老人的肺氧合功能还是达不到目标值。


又一个治疗方案在宋立强脑中快速形成:让老人像其他3名实施俯卧位的病人那样趴着睡,利用重力引流作用,打开背部陷闭的肺泡,并排出深部的痰液,从而改善肺功能。


俯卧位,是对医护人员体力和技术的双重考验。要把全身插满管子的患者翻过身来,至少需要5名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协同进行,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和重要管道的维护必须时刻不停。


工作中的宋立强


每天查完房,医生和护士们就互相招呼着分工合作,挨个为病区的4名患者实施俯卧位。在病人趴着的16个小时期间,他们还要间断性地为病人拍背、排痰。每次拍背,要用同一个姿势轻叩近10分钟,拍到最后,他们的胳膊都累得举不起来了,每个人的防护服里都已汗流浃背。


调整呼吸机参数、抗病毒、抗细菌、抗炎、中药调理……趴着昏睡5天后,老人肺功能终于逐渐有所改善。“明天,试着撤机吧!”3月4日,查完房后,宋立强的声音有点兴奋。


下班路上,回望火神山医院,依旧是灯火通明。宋立强告诉自己:明天,一定要实现对老人的诺言!






相 忆





一枚刻在心中的印章

■火神山医院感染五科一病区护士

陈艺


一块石头

写日月星辉

尝人间烟火

然方寸之末

刻六字箴言

即若泰山

聚抗疫铜墙

稳百姓心房



这是一块普通的寿山石,篆刻上“生命重于泰山”,便成一方印章。


“世上事莫大于生死。”印章的主人,是一名年轻人。他本来要把这枚印章送给他的救命恩人——火神山医院感染五科一病区的医护人员。可这些穿军装的白衣战士说:如果将来武汉建成一座抗疫博物馆,就把这枚印章存于馆中。


确诊头3天,他还能一口气做20个俯卧撑。可转到火神山医院时,连下床走几步都要歇很久。医生告诉他:“你很年轻,没有基础疾病,相信我们,你一定能康复!”


“15床抢救!” 15床,是和他同一天入院的,就住在对面房间,每天抬头就能看到。早上,护士还在给15床喂饭,现在就要抢救了。


从他的窗户里,能看到护士们的背影——她们穿着防护服跪在床上,奋力做着心肺复苏,40分钟没有间断。后来,他从护士长徐习口里得知,护士张惠芬和查露露是带着汗水和泪水完成抢救的。


第一次,他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死亡的威胁,也见证了这群白衣天使如何与病魔赛跑。


陈艺与患者交流


一位哲学家说过:生与死是无法抗拒的,我们只能享受二者间的一段时光。


每天,护士们温柔的话语在他耳边响起,她们坚强的微笑伴他左右。渐渐地,他开始拿起手机,为病房里的医生和护士拍照。不管是“70后”护士姐姐肖咏梅、李景辉、王利,还是“90后”小妹妹王露,镜头里的她们都是那么美丽勇敢。


病情一天天好转,2月29日第4次核酸检测阴性后,他终于可以出院了。他说,火神山,没有因火神的传说而传世,但注定会因这里的白衣战士而被世人铭记。


在火神山,他看见了许多故事。一名患者情况危急,护士许爱虹、张惠芬协同值班医生,在走廊上把转运床推出了“跑车”的速度,重症监护室的门几乎是被“撞”开的。患者得救了,医生和护士却全身湿透。


护士陈进英用汤汁拌着饭,一口一口喂进一位大叔嘴里。在她鼓励下,大叔分三次喝完了一罐牛奶。每隔半个小时,她就用吸管喂他喝水。自始至终,大叔没有说话,也无法说话,但他努力地睁着眼睛,望着护士的每一眼都充满着感激。


有的护士缺水缺氧晕倒过,可休息一会儿起来后继续战斗;有的护士从不敢坐凳子,因长时间穿戴尿不湿,一坐下就会渗湿防护服;有的护士还哭过,不是因为苦和累,而是被病人温暖的话语感动得落泪。


在火神山,他听到了许多故事。一位盲人患者说:“白衣天使,伟大的职业;白衣战士,冲向病魔的尖刀,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别人。你们对我无微不至地关心,耐心细致地解答,让我动容。男儿有泪不轻弹,我要争取早日出院,贡献我的血浆回报社会。”


还有一位年轻小伙子说:“我要找个护士当老婆,或者让孩子以后当医生。”


他自己这样说:“住院期间,亲眼所见,心中很痛。你们都是平日里被宠被呵护的女生,在火神山里却是坚强的战士,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


出院后,他特意请人篆刻了一枚印章,印文是:“生命重于泰山。”


人民在你的心中有多重,你在人民的心中就有多重。这场战役中,所有的人都是见证者。


一方普通印章,饱含着百姓的共鸣与期待。每一笔勾画,都是一道道坚实的脊梁。


本文图片由本人提供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0年3月16日05版)

编辑:陈小菁李响

编审:张华婧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

                                                                                                                       

    文章关键词:火神山 医护人员 军队 趴着睡 病区 诗句 病人 一科 朋友圈 解放军报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现在是12月了,看到这些依然想哭……

      抗疫期间 那么多感动的瞬间 温暖着无数中国人 当前往武汉的物资运输车 通过收费站时 当前往武汉的物资运输车 通过收费站时 ”并向司机师傅敬礼 刚刚驶出收费站 祝他一路顺风 那一刻,他们素昧平生 

    • 救死扶伤的排头兵张西京:我无愧于医生这个称号

      11月9日晚8点,《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此次报告会邀请了深度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人员,其中有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等。

    • 见证火神山医院建设中的中国速度 尹典:这温暖的力量瞬让我把恐惧忘得烟消云散

      11月9日晚八点,《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尹典:这温暖的力量瞬间让我把所有的恐惧忘得烟消云散,我们连命都赌了,在火神山还怕什么呢?

    • 守卫火神山安宁和稳定 燕占飞:我是一名人民警察 我们不上谁上

      11月9日晚八点,《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此次报告会邀请了深度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人员,其中有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等。

    • 6000多项展览要素全景再现抗疫大考

      展览的总面积9000平方米,展线长1445米,展出照片1100余张、实物展品1000余件(套)、视频45个,设计大型场景33处,互动项目18处,各类展览要素总计超过6000项。当来到布置有14位抗疫烈士遗像的烈士墙前,王欣老人潸然泪下:“非常不容易,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面对烈士遗像,他深深地三鞠躬。

    • 千余件实物重现武汉抗疫故事,参与者展览现场泪目回忆

      疫情期间,武汉客厅曾被改建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专门用来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是武汉首批方舱医院之一。“看到了很多我的好同行……”鲍敏盯着烈士墙上梅仲明、汪学庆、夏思思、彭银华等逝世医护人员的照片,红了眼圈。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别样中秋:别样团圆家国情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别样中秋:别样团圆家国情 ”  春节前喻东原本跟在武汉的哥哥约定好,回老家与80多岁的母亲团聚,没想到这个愿望拖到现在也未能如愿。

    • 一顿迟到了8个月的“年夜饭”……

      ”   9月30日晚7时许,32岁的王志齐驱车从武汉回到河南商丘,和相离8个多月的家人团聚。武一力 摄  紧接着,王志齐又接到建设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和武汉经开区沌口方舱医院建设的任务。

    • 今日,家国同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奠定国之基石,国护佑万家平安。让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首都群众在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摄)。“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

    • 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一线抗疫群英谱)

      “人民军队医务人员牢记我军宗旨,视疫情为命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进驻武昌医院率先开展病毒核酸检测……  2月17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李丹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控制科担任主任。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