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精准发力,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2020年03月24日19:54  来源:经济日报

5034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双创”支持扩大就业?在国新办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就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协同发力做好稳就业工作

  “这次疫情期间,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与开展‘互联网+’行动、促进“双创”协同发力,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对稳就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说。

  据介绍,各地区各部门在疫情期间普遍实行了“全天候”网上收件、“及时推送”并联审批、“零等待”网上出件等办理模式,开通了应急审批绿色通道,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达产。

  为助力疫情防控,帮助中小微企业脱困、稳定就业,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促进线上问诊、云办公、在线授课、无接触配送等新模式快速发展。据统计,今年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下滑较多,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仍实现了同比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而信息服务业的生产指数也增长了3.8%。

  为促进“双创”带动就业,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延长创业贷款贴息期限政策,加大了对创业载体奖补力度,引导“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创业投资基金发挥带动示范和稳定市场作用等,支持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复工复产是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迫切任务,也是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梅君说,市场监管总局从着力纾困解难、着力监管执法、着力深化改革、着力优化服务入手,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得益于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协同发力,我国市场主体的活力逐步增强,复工复产步伐进一步加快。截止到3月15日,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达1.25亿户,其中企业3905万户、个体工商户8353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9万户,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为创业就业提供更大空间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不少企业短期用工需求下降,农民工返岗、高校毕业生求职等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高杲表示,虽然我国疫情防控已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全球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对全球经济经济经济的影响还难以准确预料。总体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稳定就业的形势和任务十分艰巨繁重。

  针对这一情况,从中央到地方都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上周,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从六个方面明确了22项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

  高杲介绍说,对于农民工,当前重点还是要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引导有序的外出就业,同时支持就地就近就业,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就业;对于高校毕业生,将从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生予以补贴、明确国有企业连续两年扩大招聘毕业生规模、扩大基层就业规模、扩大招生入伍规模、扩大就业见习规模、适当延迟录用接收等多个方面,积极创造就业岗位。

  “企业是稳定就业的主体,只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够滋养企业成长壮大,只有营商环境好,企业才有创业创新的热情,才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孙梅君说,市场监管总局将从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营造高效规范的监管环境、营造新业态审慎监管的制度环境入手,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努力为创业就业提供更大的空间。

  “尽管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定就业的基础条件也没有改变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战胜疫情、稳定经济、稳定就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杲说。

  挖掘更多“双创”就业潜力

  既要稳定好既有的就业存量,更要在扩大就业的增量上下功夫。如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努力减轻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各方必须面对的课题。

  “这次疫情,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大数据、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云办公’、‘健康码’、‘在线教育’等越来越广泛地被大家所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司长伍浩表示,未来一段时期,数字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大大加快。

  针对不少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转型能力不够、成本偏高、阵痛期较长等问题,伍浩表示,将从搭平台降门槛、优服务强支持、集合力建生态三方面发力,切实解决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比如开展数字化转向伙伴行动,探索普惠性云服务支持政策,推进大数据融合运用,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力度,再如探索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虚拟产业集群’,支持建设数字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等”。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已陆续启动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等。”高杲透露,目前正在研究启动社会服务领域的“双创”带动就业示范项目计划,在养老、托育、家政、乡村旅游、家电回收等社会服务领域,探索推广“互联网平台+创业单元”这样的新模式,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传统服务领域的转型升级,挖掘其中巨大的“双创”带动就业的潜力。

  日前,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对3000家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有67.3%的企业认为对于未来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其中约有四成的企业认为本领域还蕴藏着更大的发展机会和潜力。

  “疫情虽然对经济发展带来了短期的影响,但不会改变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有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能把问题找准,就一定能有解决办法。”伍浩说。

文章关键词:发力 就业岗位 就业潜力 就业形势 就业工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 双创 疫情防控 放管服 扩大就业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联播+|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央作出最新部署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协同发力、合力攻坚,东部西部守望相助、协作攻坚,广大党员、干部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牺牲奉献。

  • 确保扶贫资金投入有力有效

    一笔笔持续增加的资金投入,一项项精准发力的税收优惠,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送去了脱贫的希望和美好生活的盼头。在财税支持脱贫攻坚过程中,改革步伐铿锵坚实。不仅确保了资金投入效果,也拓展了财税支持脱贫攻坚的作用面和发力点。

  • 张占斌: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需在四方面发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政策发力,等一等智能时代的“慢行者”

    扫码支付、手机挂号、出示“健康码”……这些在年轻人看来易如反掌的操作,对部分老年人来说却举步维艰。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在2020年底前,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

  • 杨忠阳:自主品牌汽车为何纷纷发力高端化

    长安汽车首度透露,公司正联合华为和宁德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消费升级,豪华车市场份额不断上升,而中低端市场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越来越低。

  • 国际锐评丨浦东做强创新引擎的发力点何在?

    “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这是上海浦东站在新的起点上领到的一个新任务。可以预见,浦东未来还将继续发力打通研发和产业化通路,在全链条上有所作为,形成更多产业集群,开辟成果转化的“快车道”。

  • 聚焦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构建新发展格局该从何处发力?

    对于如何扩大内需,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认为,增加收入是关键,他指出,“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中国14亿人口的巨大内需潜力,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基础,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基本导向。

  • “茶”“菜”发力 致富加速——贵州省普安县卡塘村的脱贫之路

    收完最后一茬秋茶,卡塘村卡子上组的李本会笑着算起自己的收入:养猪、种茶、种辣椒,还没到年底已经过了万。脱贫后的卡塘村村民李本会(左)和爱人刘远明翻盖了房屋,还在院子里种了20多种花草和药材。

  • 【地评线】大洋网评:让老人乐享数字生活,需多方发力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老年人使用“健康码”遇到困难,日前,多个城市纷纷推出无健康码通道。数字经济所催生的各种新业态、新服务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今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社会的全面数字化。

  • “十四五”,各领域如何发力?五中全会告诉你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吹响了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号角。五中全会公报指出——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