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车柯蒙)今日,国新办就制造业复工复产有关情况召开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们国家有1500多家原料药生产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目前,我国原料药企业复工复产率和主要产品的达产率都超过80%。
辛国斌介绍到,正常年份,中国原料药的产量在300万吨左右,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正常年份出口在100万吨左右,大概出口占整个原料药产量的比重在1/3的水平。
我们国家在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抗感染药物、皮脂类激素药物等等方面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国际市场上的占比都在50%以上。
原料药是治疗药品产业链的上游,是保障药品供应、满足人民用药需求的一个基础,在疫情期间,我们高度重视原料药的生产。
在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工信部注意原料药企业的复工复产,一些制剂企业反映湖北上游原料药企业没复工,像牛黄、甲硝唑、布洛芬、牛磺酸等原料市场告急,直接影响了部分制剂产品的生产和供应问题。接到这些反映以后,工信部紧急协调湖北省相关部门、省市县,对一些原料药生产企业进行重点调度。要求企业克服困难,积极组织员工返岗,在2月下旬提出要求以后,用了不到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促使这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有效保障了制剂药品的生产,为疫情防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对药品的生产供应也造成了较大影响,一是今年1、2月份,我国由于受疫情影响,有一些企业停工停产,供给上出现了短暂的不足。2月份以后,由于国际疫情蔓延导致国际上的运输,特别是航运、海运受到了很大限制和影响,导致有一些物流运输出现不畅,出现了运输困难。
据工信部统计,今年以来,原料药出口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的,大部分产品大概下降了10%-20%,个别品种下降幅度达到30%。但是也有少数品种出口量同比是上升的,出口下降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是海运、国际航运大幅减少,运输成本提高,国际运输成为原料药供给的一个瓶颈。
辛国斌介绍,从目前情况来看,原料药企业复工复产率和主要产品的达产率都超过80%,部分品种产量也超过了去年同期的水平,尤其是抗疫的用药,一直是我们保供的重点。同时,组织企业满足国际需求,后续还可以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来进一步加大供给力度。
下一步,工信部还将组织实施重点产品的监测和生产调度,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出口运输困难的问题,加强与世卫组织、外商协会、跨国药企的沟通和对接,组织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展供给服务,保障国内国际市场供应,为全世界抗击疫情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19年初,市场监管总局接到举报,反映有医药经销企业垄断注射用葡萄糖酸钙原料药,造成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供应短缺,价格大幅上涨,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据悉,本案当事人的行为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本案当事人从重作出处罚: 对康惠公司没收违法所得1.089亿元,并处2018年度销售额10%的罚款,计1.438亿元;合计2.527亿元。
题:努力打通全产业链——内蒙古推进高质量复工复产见闻 “尽管疫情期间没停产,但受上游原材料供应企业和下游成品药制药企业停产、减产等影响,公司的产能一度降低了30%。
药品短缺患者用不上、市场被违法操纵导致价格攀高……近年来,国内短缺药品供应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意见》中明确提出,对于国家和省级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主报价、直接挂网,医疗机构自主采购。
今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浙江杭州考察期间,曾随机走访小区边上一家药店了解药品价格。陈金甫说,“我们调查了3200多种常用药品,大概只有200多种涨幅较大,集中在部分短缺药、急(抢)救药和少数非处方药等。
(崔元苑、阮玲霞)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加强常用药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措施,确保群众用药需求和减轻负担。完善药品短缺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实施药品停产报告制度,推动医疗机构设置急(抢)救药等库存警戒线,建立健全短缺药品常态储备机制;
记者昨天(22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鼓励罕见病制药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药监局日前联合发布通知,明确罕见病药品增值税政策。
钱江晚报持续关注、跟进报道了半年多扑尔敏原料药垄断事件,近日有了结果。1月2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重罚两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药企,河南九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九势)和湖南尔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尔康医药)因垄断扑尔敏原料药被罚没共计1243.14万元,并责令上述两家涉案企业停止违法行为。
关于家庭常用中成药涨价的原因,如兰州佛慈制药一样,很多企业都会把原因归结到成本上涨。去年,官方曾发布的《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明确,相关经营者不得就短缺药品和原料药实施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等违反《价格法》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