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治理 西溪且留下
三月春风醉微雨,碧色绵延展温柔。3月31日,习近平在朦胧烟雨中来到杭城之“肾”——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调研,沿着绿堤、福堤,察看湿地保护利用情况。疫情缓解后,公园已经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免费游览。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空中俯瞰,西湖和西溪分别处在浙江省城杭州中心城区的两侧,犹如杭州两只美丽的眼睛,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习近平强调:“水是湿地的灵魂,自然生态之美是西溪湿地最内在、最重要的美。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其实,对于城市湿地的重视和保护,习近平关注得更早。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发给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贺信(复印件)
2005年4月30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给公园发来贺信,希望进一步做好西溪湿地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工作,把西溪变得更美,把杭州扮得更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色城市逐渐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截至目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维管束植物696种、昆虫867种、鸟类181种,核心区域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已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基地。
西溪且留下,何日君再来!
3月31日,习近平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察看湿地保护利用情况。
15年后的3月31日,习近平来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考察说:“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
如今,在西溪,杭州市民和游客初春可以踏青漫步,夏日可以采菱赏荷,秋风中可以观柿听芦,冬日里可以探访梅花。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杭城成为市民诗意栖息地。
智慧治理 城市大脑会思考
位于西湖区云栖小镇的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是习近平在杭州考察的第二站。在他看来,运用信息化让城市变得更“聪明”,“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在这里,习近平再次叮嘱:“现在防控还不能够麻痹,还是不要进行过多的聚集活动。”防疫,杭州深谙动静之道。靠什么做到“收放自如,进退裕如”?回答是,科学化、精细化、系统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跑出“中国速度”的全国“健康码”,就是“城市大脑”的重要产物。自2月9日杭州余杭区率先推出“健康码”,再到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指导加速研发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只用了7天时间。3月中旬,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已可实现“一码通行”。
2016年初,当时并不起眼的城市大脑开始孕育,在云栖小镇启动研发。4年过去了,从民生切入,交通、旅游、医疗……越来越多的杭州市民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大脑”所带来的便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用场景不断成熟,近年来,这一理念超前的“大脑”正从杭州走向全国,“智”向远方。
从北京实施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到浙江将“枫桥经验”应用于移动互联时代的城市治理,再到上海利用大数据打造“城市大脑”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得益于技术创新和治理升级,以智慧治理平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我国城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建设人民城市 推进“中国之治”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寄托着亿万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主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但根本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带给人们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城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完善城市治理,习近平不断思考如何更好推进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等会议上,多次讲到这个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第四次考察调研,习近平来到杭州考察湿地保护利用和城市治理情况,正是对完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的重视。
3月31日,习近平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调研时强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离开中心时,习近平还说:“今天我到西溪湿地去了,那里是预约。预约旅游,现在一律要求在定额的30%,我觉得这些还都是需要的,这也是一个国家治理水平的表现。”
“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3月10日,习近平在考察战“疫”重镇武汉时也曾这样强调城市治理。
收放自如,进退裕如。以“全周期管理”思维,建设人民城市,推进“中国之治”,习近平牵之念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联播+12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进出口已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从战“疫”主战场武汉到三秦大地陕西,从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松辽平原到澎湃着经济活力的长三角……习近平总书记今年的考察足迹中,留下许多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殷殷嘱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脱贫攻坚、双拥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等。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习近平: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场多边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密集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回应时代之问,给出中国方案。“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人类唯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才能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天天学习福州繁华闹市中,静立着一座古朴的院落。这里是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回忆到的“杨桥巷故居”,也是冰心在《我的故乡》中用细腻笔触描绘的令她魂牵梦绕的“父母之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第三个全国“宪法宣传周”在各地同步展开。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设立国家宪法日;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等,以国家立法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关于国家象征和标志的重要制度;
“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民普法的头等大事。”唐一军表示,目前正值“七五”普法收官、“八五”普法规划谋划之际,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将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与普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重逾千钧
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12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全体会议代表,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