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病毒没有国界,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突如其来、更为直观的方式,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各国命运休戚与共,紧密相连。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
这是2020年1月至4月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谈话、信函、慰问电、与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电话中有关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内容的节录,共五个专题,59条重要论述。这篇重要文章,集中反映了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
(一)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抗疫国际合作,从通电话到会见会谈,从致慰问电到给外方友好人士回信,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反复、集中阐述中国主张。
在这篇重要文章的第一专题中,总书记着重强调: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
“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各国必须团结合作,共同应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恳切倡议,为世界战胜疫情凝聚起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强大合力,有力推动了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二)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担当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加强科研攻关合作,并尽力为各方提供援助,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在这篇重要文章的第二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摆事实、讲道理,全面有力阐明了“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中国贡献和中国经验。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中国人民付出了一系列努力:
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积极主动分享防控和治疗经验。力所能及向各方提供支持和援助。
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这些努力,不仅维护了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维护了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国负责任、有担当、重情义,为世界所公认。
(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报李的民族。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指出:“在中方最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许多成员给予中方真诚帮助和支持,我们会始终铭记并珍视这份友谊。”
是的,患难见真情!
在这篇重要文章的第三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方赞赏国际社会给予我们的宝贵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铭记在心,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报李的民族,中方始终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支持。
中方对遭受疫情的国家感同身受,中国将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的两句话,更是中国真诚、主动、无私向各方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真实写照。
中国尽己所能、量力而行的对外抗疫援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和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侠肝义胆,是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四)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怎样才能携手赢得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全面胜利?
这篇重要文章的第四专题集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就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特别是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的深刻集中阐述。
在这次特别峰会上,总书记就全面加强国际合作提出了4点倡议:
一是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
二是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
三是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
四是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这些重要主张、倡议和举措,为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提振市场信心注入了强大动力,对于全球协调行动、抗击疫情具有重要引领意义。
(五)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贡献已有公论
这次疫情发生后,我们怎么应对、应对效果如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这篇重要文章的第五专题集纳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真实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击疫情客观公正的评价。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采取的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树立了典范。
国际社会充分肯定: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
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以及负责任大国形象。
这些评价是国际组织和各国领导人、科技界、医学界基于事实形成的普遍共识,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
(六)《求是》刊发阐释解读文章
为进一步帮助大家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合作战“疫”的重要论述,这期《求是》杂志专门配发了一组阐释解读文章,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加深理解,抓好贯彻落实,一起来看。
第一篇:
王毅同志的文章:《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 在全球抗疫合作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全球抗疫正处于关键时刻。我国外交战线如何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和工作准备?
王毅同志在文中着重谈了4点:
第一,开展全球联防联控,尽快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第二,坚持多边主义原则,促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
第三,加强各方协调合作,凝聚全球团结抗疫共识。
第四,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应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
第二篇: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文章:《引领政党合作 助力全球抗疫》。
我们党在带领全国人民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为打赢全球抗疫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如文章提到的:
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共600多人次向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发来电函或通过发表声明、文章等表示慰问支持。
在我们党积极推动下,世界上110多个国家的240多个重要政党和政党国际组织联合发出共同呼吁,表达了携手合作、共克时艰的政治愿望,产生了良好的政治效果。
中国的巨大努力、牺牲和贡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大国大党的使命担当。
第三篇: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同志的文章:《以务实高效国际科技合作为全球抗疫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面对这一全新的病毒挑战,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仅靠单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力量也难以彻底取胜,急需世界各国的科技力量开展务实有效的国际合作,集聚全球的科技创新智慧,为最终战胜这场疫情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加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科技创新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第四篇: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同志的文章:《深化抗击疫情国际合作 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唯一确定的事实就是,世界各国命运休戚与共;唯一正确的路径就是,将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为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卫生合作具体实践。
文章指出:
新冠肺炎疫情让国际社会看到一个众志成城、团结奋进的中国,更看到一个担当有为、造福世界的中国,这就是疫情透镜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中国已为国际抗疫的努力和全球合作作出了表率,只要正确抉择,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第五篇: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许又声同志的文章:《和衷共济战疫情 四海同心克时艰》。
文章指出:
疫情暴发初期,在国内各种防疫物资严重匮乏的紧要时刻,广大海外侨胞闻讯而动、火速驰援,第一时间自发组织起来,吹响了助国抗疫的“集结号”。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急速蔓延,海外侨胞再次行动起来,积极投入“第二故乡”抗疫战场,展现了大国侨民良好形象。
在此次全球性疫情防控战中,广大海外侨胞为祖国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政府也以多种方式有力支援了海外侨胞和住在国政府及人民的抗疫斗争,是一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第六篇:
中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党组的文章:《在对外抗疫援助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文章指出:
积极对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是抗疫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是一个曾在艰难时刻受人帮助的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章还对中国对外抗疫援助的相关情况作了介绍,值得关注!
第七篇:
青原署名文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实写照》。
这是对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抗击疫情的综述,文章从“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力所能及伸出援手”等六个方面对相关评价进行了梳理,是一篇很好的文献资料。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瑞士联邦大厦穹顶上镌刻的拉丁文铭文,是人类共担风雨、共沐阳光的热切愿望。
历史上,正是靠全球合作,人类战胜或有效控制了一系列重大传染性疾病。今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共同大考,只要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合奏出人类命运与共的乐章,就一定能战胜危害人类的新冠肺炎疫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团结各族群众,共建共享新时代中国发展成果的关键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表征,其形成是一种文化融合、同化的过程。
河北正定古城,福建厦门市鼓浪屿、福州市三坊七巷、三明市万寿岩遗址,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等一系列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他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身体力行推动文物保护抢救,修复隆兴寺,保护古寺碑,组织开展文物、古树普查,对文物古建划定保护范围……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会上表示,安置社区治理是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的重要后续工作,关系到千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组织开展新时代新生活行动,引导专业社会工作等服务,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社区新生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设置专题,集纳习近平有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解题。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多方面阐述: ——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显然,中国不仅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治理中去融入这种理念。只要我们扬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风帆,人类发展进步的航船必能乘风破浪、不断前行,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为了促进民心相通,习近平强调,要构建“人文共同体”,促进文明互学互鉴,增进各国睦邻友好,夯实上海合作组织长远发展民意基础。面对世界和亚太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对于亚太合作未来的路怎么走,习近平提出,要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
继9月底10月初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11月10日至22日,习近平主席又以视频方式接连出席了上合、金砖、APEC、G20四大多边平台的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 伴随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一定会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注入更强劲动力。
全球性威胁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要以开启亚太经合组织2020年后的合作愿景为新起点,开启亚太合作新阶段,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19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 实现互利共赢》的主旨演讲,强调我们绝不会走历史回头路,不会谋求“脱钩”或是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