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战“疫”说理】稳中求进 危中寻机 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2020年04月27日12:2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5034

  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不过,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和袭扰,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是暂时的、短暂的、可控的,不会撼动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平稳运行的雄厚基础。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条件稳住中国经济基本盘,并在稳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稳中求进 兜牢托底保障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特别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和进有机统一、相互促进。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困难和挑战,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只有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才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进而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提出“六保”,体现了中央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对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充分估计的责任和担当,是坚持底线思维、着眼全局的关键部署。

  同时,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还需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央为应对疫情影响,出台了一揽子宏观政策: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补齐传统基建薄弱“短板”,科学布局“新基建”;充分利用发放优惠券、减免租金等临时性激励措施促进消费;根据各地方、产业、企业的发展现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盘活利用生产要素,切实提升发展效益和质量。这些政策不仅有力地对冲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成为各地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契机。

  当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恢复发展经济,各项举措不能是应急之策、偶一为之,而是要稳扎稳打、从长计议。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前,我们必须对可能受到的外部冲击保持足够的警惕,同时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通过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来稳住经济基本盘,兜牢民生底线。

  危中寻机 科学应对挑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按下“暂停键”。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人员流动和聚集受限,消费需求、生产供给、贸易流通、投资续能骤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企业、行业经营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市场主体面对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

  但是,短期的经济冲击不会阻断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此次疫情为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机遇窗口,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在线问诊、远程医疗成为需求爆发点,在线教育、数字娱乐发展空间广阔,智能物流机器人、城市漫步测温机器人大显身手,新的增长点蓬勃生长。此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态、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也将加大投资力度,着重补短板、强弱项,对经济形成新的拉动力。

  这正说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一方面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做到未雨绸缪,充分认识和科学研判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挑战,做好战略谋划和提前安排,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也要增强机遇意识,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变局中捕捉和发现机遇,不断增强工作前瞻性和主动性,厚植防范和应对风险挑战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面对危机和挑战,我们应当保持从容,善于在变革中把握机遇,在创新中利用机遇。尤其是在应对此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大胆回应挑战,才能敏锐把握它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化升级带来的各种机遇,并将其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以尽快重振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任务。(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在化危为机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

文章关键词:发展思想 短板 新冠 肺炎 发展经济 疫情防控 经济社会发展 目标任务 动能 常态化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地评线】紫金e评:善用更多“小巧思”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

    “非常暖心”“为好办法点赞”“安全是硬道理”……不久前,云南昆明交警的一个“小巧思”赢得多方叫好:为防控大型车辆右转时因视线盲区引发事故,当地在具备条件的路口,施划大型车辆“右转弯盲区警示带”,提醒行人注意避让。城市治理需要绣花精神,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议》不仅提出“十四五”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目标任务,也明确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

  •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人民要论)

    新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新时代新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势所必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突破和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积弊和短板,迫切需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来推动发展。

  • 深刻认识擘画“十四五”时期发展蓝图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全会的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认识,必须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大论断,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领会和把握。

  • 以新发展理念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体现社会主义的要求,也要反映进入新时代后的经济特征,其特性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定位。现代化区域体系要求一方面彰显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优势,另一方面推动城乡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 经济大家谈 |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对我国的发展和建设来讲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为此,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必须继续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把握“十四五”时期新发展的大逻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表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式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 “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外媒看中国)

    日前举行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日本《每日新闻》发表社论指出,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表明,中国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

  • 国际锐评丨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期公布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人民”一词出现了23次,成为高频词汇。与此同时,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等,这必然会进一步提升中国民生福祉。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