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班来青说,班家村今年打算扩大毛木耳的种植规模,以后可以大量回收村民砍下的桑枝,将它变废为宝,为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加油助力!
“往年砍下没处扔的桑枝今年成了宝贝,种出的木耳现在已经有人预订了,5月底能带来第一笔收益……”5月3日,在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班家村,村委会主任班来青看着大棚中长势喜人的毛木耳,脸上笑开了花。
示范区班家村、店当村等西七村,桑葚总种植面积约5000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桑葚种植园。每年一到收获季节,甘甜美味的桑葚都能吸引许多市民光顾,也给村民带来了不少的收益。采摘季过后,要想来年桑葚高产,村民需要将桑树“平茬”(砍掉多余枝条)。砍下的枝条如何处理,成了每年都让村民头疼的难题。
班来青说:“桑枝年年砍,堆在田间地头碍事,放火烧又污染环境,大家一直希望能给它们找个好去处。”班来青和几名村委会成员几经打听了解到,桑枝粉碎后可以作为培养基来种毛木耳。毛木耳的营养成分与黑木耳相似,它的粗纤维含量较高,它耳背的绒毛中含有抗癌物质,比黑木耳脆嫩可口,更适于凉拌,有“树上蛰皮”的美称,采摘晒干后易储藏,销路也不成问题。
班来青和几名村委会成员决定,自己筹钱建起木耳种植大棚,先替村民“探一探路”,赔了钱算自己的,挣了钱归村集体。为此,他们不断上网搜寻信息,不断一次次实地考察,不厌其烦的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和筹备,2019年8月,4座毛木耳种植大棚在班家村拔地而起,粉碎机、烘干机各种设备先后到位。当年10月底,20万袋以桑枝粉末为培养基主原料的菌棒,完成灌装和高温消毒,被分别送入4个大棚“安家”。经过一个冬天的精心培养,小小的毛木耳终于从一个个菌棒中探出了头,班来青和其他村委会成员脸上的笑容舒展了,村民们也有了信心,大家伙儿对它们的呵护也更加用心。他们安排专人为毛木耳定期洒水和通风,又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随时请教种植过程遇到的问题。毛木耳在大棚生长的每一天,他们都像呵护孩子一样,用心呵护着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5月初的木耳种植大棚内,菌棒上毛木耳长得密密麻麻,当初的一个个黑色小圆团已长得一个巴掌大。按照经验,一个菌棒可以产出五六茬毛木耳,平均可收获2到3两干木耳。班来青说:“按照往年毛木耳10元到11元每斤的回收价格来算,平均一个大棚的收益应该在15到16万元之间,今年一年基本上就收回了投资成本,明年开始,我们的村民就又多了一项收益。5月中旬,第一茬毛木耳就将进入成熟期,有商户已经向我们下了定单,还有郑州的商户正在恰谈”。
班来青望着大棚中长势喜人的毛木耳,脸上的信心满满的笑容。他说,附近几个桑葚种植村看到班家村处理桑枝的成功经验,也主动过来学习取经,这次摸石头过河的尝试很值得,算是成功了!班来青说,班家村今年打算扩大毛木耳的种植规模,以后可以大量回收村民砍下的桑枝,将它变废为宝,为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加油助力!
“桑枝总生物碱作为新药获批上市,是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标志性成果,但上市不是终点,研发不能停下来。毋庸置疑,中医药传承下来的丰富实践是一个独特的思想体系,是值得用新的技术去挖掘的“宝库”,可能输出更多的中国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