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独家探访丨“悬崖村”村民搬家了!系四川规模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2020年05月13日19:0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034

  这几天,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正式启动搬迁入住。作为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这里安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914户、超过18000人,计划在5月10日到14日,集中五天时间基本完成搬迁。

    “悬崖村”要搬迁了

  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就是人们常说的“悬崖村”。“悬崖村”的村民们也要搬离这个世代居住的地方,搬进位于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住。记者再次爬上钢梯,探访即将迎来乔迁之喜的村民。

  钢梯取代藤梯 村民上山节约1小时

  “悬崖村”的钢梯是从2016年8月开始启动修建的。这些钢管牢牢焊入悬崖,一共组成21段、767级台阶。整个钢梯用了大约1500根、40多吨钢管,光是固定用的扣件,就用了6000多个。

  与原来的藤梯相比,钢梯是直上直下的,不仅比藤梯好走、安全,还缩短了路程。喷了防锈油漆后,寿命可达10至20年。

  村民拉洛说,以前攀爬藤梯上山进村,他需要3个小时,而不熟悉的外地人需要4个小时。钢梯修好后,他们上山节约了1小时,下山就更快了。

  通电通网建幼儿园  “悬崖村”里变化大

  2016年11月,中国电信投资实施“悬崖村”网络建设工程。现在,村民们可以在村里打电话、上网,也学会了移动扫码支付。

  目前,“悬崖村”的适龄儿童实现了100%入学。在勒尔社山上,还建立了幼儿教学点。

  原址启动旅游开发

  按照搬迁计划,“悬崖村”勒尔社的36户贫困户将在5月13日开始搬家。当地政府计划在原址启动旅游开发,修建民宿、开发大峡谷溶洞景点、设计徒步游路线,借旅游业助村民脱贫致富。

  探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隔屏感受老乡们搬家的喜悦

  5月10日,四川凉山昭觉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迎来了首批住户。当地贫困户从土坯房搬到楼房,对新环境是否还适应?周边教育、生活等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搬迁后的就业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总台央视记者实地探访。

  从山头到城头 从土坯房到楼房

  走进安置点,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青灰色瓦片、黄色墙壁的楼房,具有浓厚的彝族风情。同时这里前有河流,后有山脉,山水环抱,向阳而居,环境也非常好。

  而在小区的附近,幼儿园、医院等配套设施也正在抓紧施工建设,很快就可以交付使用了。

  购置“九件套”  让村民“拎包入住”

  为提高贫困户生活质量、改善家居环境,政府为每户贫困户补助5000元,购置了“四件套”(钢质衣柜、钢质碗柜、钢质桌椅以及大小床两张)。

  同时当地政府还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按照户均补助1600元的方式鼓励贫困户购置“五件套”(电视柜、沙发、洗衣机、电视、茶几)。乡镇还成立贫困户物品装车服务队,调集专用车帮助运送。

  从农民变居民 搬得出也要稳得住

  昭觉县通过三个方面积极促进搬迁群众就业,首先提供就业指导培训,引导劳动力外出务工,并按照务工地距离和务工时间的不同,给予不同级别的交通补贴和稳岗补贴。同时在搬迁点附近创建农业产业园和开发公益性岗位,为易地搬迁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此外,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和发展产业等方式来激活脱贫内生动力,增加群众收入。

  设立志愿者服务站  方方面面帮助贫困户

  在搬迁安置点现场,还设立了各类贫困搬迁入住志愿者服务站,生产生活物资需求服务站、子女入学咨询服务站、就业服务咨询服务站等,从方方面面帮助群众尽快适应新环境,让乡亲们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走得稳,走得好。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朱兴建

  制片人丨温露 丁沂

  记者丨黄鹂  张俊卿

  编辑丨任乐天

文章关键词:悬崖村 易地扶贫 村民 四川凉山州 大峡谷 易地搬迁 贫困户 游路线 钢梯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经评论:奋力“挪穷窝” 走上“奔富路”

    总有一些年份,注定会在时间的坐标轴上镌刻下熠熠生辉的印记。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乔迁新居。

  • 热评丨“悬崖村”的脱贫路,每一步的前行都不寻常

    ”,帕查有格立刻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对于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他早已有了清晰的思路,“悬崖村”未来的路始终向前。村民们在悬崖上的旧村开民宿、做导游,在悬崖下的新家学刺绣、种果树,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 从故事中领略脱贫攻坚的伟大力量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投入更多资源,措施更加精准。图为2020年9月9日,驻村党员干部在贵州省榕江县计划乡污略村上门开展“问诊”工作。

  • 大凉山摆脱“贫困枷锁”

    这是8月10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四开乡梭梭拉打村拍摄的四川省武警总队援建该村的幼儿园、篮球场和产业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金阳县山江乡老寨子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和通村公路(6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

  • 人民观点:脱贫攻坚,奔向全面小康

    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既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既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 记者节,听习语,重温初心再出发

    “希望新闻工作者发扬优良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宣传舆论工作要“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再次向包括新闻工作者在内的各行各业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 我们脱贫了!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俯瞰四川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沐恩邸社区卫生院、中心校、便民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 记者手记:凉山人笑容里的灿烂渴望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凉山在哪里,到底有多大,但是,贫穷、偏远、落后,甚至疾病都成为了凉山在外的“标签”。人民网 赵祖乐摄  今年5月13日,“悬崖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下了高山,他们的新家在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 脱贫攻坚看凉山:山高路未远 水长业兴旺

    2020年5月12日至14日,“悬崖村”84户精准扶贫户陆续搬进80多公里外的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进新房,开始山外的新生活。和王天才老人一样,高丰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再平是村里第一批种枇杷的人,也是第一个靠枇杷发家的人。

  • 脱贫攻坚看凉山:山高路未远 水长业兴旺

    2020年5月12日至14日,“悬崖村”84户精准扶贫户陆续搬进80多公里外的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进新房,开始山外的新生活。和王天才老人一样,高丰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再平是村里第一批种枇杷的人,也是第一个靠枇杷发家的人。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