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小康生活一直是中国人的美好理想。作为从历史到现在的农业大省,河南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砥砺奋进,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河南广播电视台映象网在2020全国两会之际,推出“小康成色”特别策划,深入十八地市的乡村,将目光投向基层,将脚步走进百姓,以大时代为背景,探寻发生在河南农村的真实的小康故事。
映象网记者 黄向阳
【赵国喜其人】
赵国喜,驻马店市驿城区老河乡老关庄村老关庄组人,家中5口人。因本人患有肝硬化,无法进行重体力劳动,父亲赵金保患有严重心脏病,并实施心脏起搏手术,家庭经济困难。在2014年因病致贫,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赵国喜在区、乡、村组织的帮扶下学到养鸡技术,靠区位优势在深山里养生态鸡、养山羊当年纯收入4万多元,摘掉贫困户帽子,脱贫不脱政策,扶贫干部对他继续巩固帮扶下,2019年纯收入十多万元,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活,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标兵。
追求美好的生活南下打工
赵国喜是驿城区老河乡老关庄村老关庄组人,是勤劳的庄稼人,一家人虽衣食无忧,但土里“刨”食,一年下来也没多少结余。身为家中独子,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带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妻子商议后决定必须趁着年轻,拼搏一把!夫妻二人将孩子留给两位老人看管,南下打工,因为文化不高,二人只能干笨重的体力活,虽然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但是夫妻二人靠勤劳的双手正一步步接近憧憬的美好生活。
面对接连厄运选择振作摘“穷帽”
夫妻二人在外打拼几年后,手里有了点积蓄,二人商议后决定回家把房子翻盖后再继续打工挣钱,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家里的新房盖起来后,赵国喜感觉到身体不适,经过医院系统的检查,确诊患了肝硬化,屋漏偏遭连夜雨,二位老人知道后天天为赵国喜的病担忧,不久老母亲撒手人寰,老父亲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两个孩子还要读书。赵国喜身体干不了重活,不能再出去打工,没有了收入来源,赵国喜家2014年底被列为建卡贫困户。
“年纪轻轻就需要国家帮扶,我脸上挂不住呀!”这是在成为贫困户后赵国喜常说的一句话。
“振作!必须振作!”为了能早日脱贫,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习一门技术,摆脱贫困面貌,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在了解到他迫切的脱贫愿望之后,多次与赵国喜及家人沟通,不断鼓励他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积极邀请他参加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
有了目标,有了方向,说干就干,2018年,他利用产业扶贫资金购买鸡苗1300只,羔羊16只,开始了生态养殖之路,由于知识和技术的欠缺,加上身体患有疾病,使得这条路比别人走得异常的艰辛。为了保证鸡苗的成活率和出栏率,农忙之余,夫妻二人挤出时间认真学习饲养技术,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多方电话咨询专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第一批成品山土鸡出栏,年纯收入近4万元。羊也发展到了50多只。2018年他如愿实现脱贫。
一路艰辛一路歌拼出幸福小康生活
尝到甜头之后,赵国喜信心更足,继续扩大规模,2019年赵国喜又流转了几十亩土地,成品山土鸡出栏3000多只,养羊发展到近200只,实现年收入十多万元,乡亲们看到赵国喜尝到了甜头,也跟着他养羊致富。2020年扶贫干部又为赵国喜申请了五万元的无息扶贫贷款,赵国喜干劲更足。
【朴素愿望】
“2020年,我希望家里老人、孩子都健康,我也更有干劲,我计划再流转点土地,计划出栏成品山土鸡5000只以上,羊300只以上存栏,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奔小康。”赵国喜坚定地说。
【心里话】
自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特别是党的各类惠民政策落实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富裕了,我感谢党、感谢政府帮助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脱贫不脱政策,扶贫干部那么帮我,咱只有拼着劲干,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