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编纂民法典,照耀人心照亮法治进程

2020年05月24日12:1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彭思敏  “聚万众智慧,成伟大法典

5034

  “聚万众智慧,成伟大法典。”连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最热的话题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关于民法典草案说明时指出,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分为七编和附则,共84章、1260条,是迄今为止我国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从婚姻家庭到生产生活,从物权、继承到合同、侵权责任……无一不涵纳在内,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故此,编纂民法典、审议民法典受到公众关注是应有之义。

  “法者,治之端也。”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毋庸赘言,编纂民法典,对于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均有重要意义。而今天我们关注民法典,除了关注民法典内容,还应关注民法典在我国法治进程的巨大意义。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时代强音,也是举国上下的共识和行动。

  “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正是此次全会明确提出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的一项内容。编纂民法典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可更好地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更好地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同时,还能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新的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随着法律不断健全,我们更有信心也更有能力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随着法治日益进步,改革也更有保障。就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以立法高质量发展保障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用法治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比如编纂民法典,就能更有力地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民法典草案正在审议之中,当获得审议通过,贴地而行,将成为新时代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的好法典,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王石川 国际在线特约评论员)

文章关键词: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中国 法治进程 依法治国 法治社会 历史方位 照耀 坚持和发展 从物权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习近平法治思想领航中国

    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第三个全国“宪法宣传周”在各地同步展开。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设立国家宪法日;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等,以国家立法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关于国家象征和标志的重要制度;

  •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党全国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法治保障(思想纵横)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确立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

  • 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奋力开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法治文化“四位一体”,毫不动摇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法治理论自信、法治体系自信和法治文化自信。

  •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完善政府治理体系

    在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国家治理体系的主体和内容,决定了政府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具体目标和重要内容,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步骤和迫切需要。

  • 黄文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在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我们党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政治和法治价值。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目标和总抓手。

  •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中国建设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法治中国建设迈入系统协同推进新阶段。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个方面的要求。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引起法律界热烈反响 “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将引领中国迈向世界法治强国之林,还将为世界法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 新发展阶段的法治航标

    作者:支振锋(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指导和改革探索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整体布局相衔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特点。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