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守”好家门,建设家园。“望”准目标,融入世界。“助”力团结,共创未来。

2020年05月26日17:20  来源:多彩贵州网

5034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祖国北疆内蒙古。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后,习近平再次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党的十八大后,他在5年时间里两次到内蒙古调研,同各族干部群众通信,留下一段段佳话。调研中,习近平对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提了四个字的希望:守望相助。“守望相助”,这是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所在,也是各族草原儿女的幸福所依。

  守望相助,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后来,这个成语演绎出了新的含义,“守”有了“防守”之意,“望”则具“了望”之意,整个词语便理解为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话来说明国与国之间也当坦诚相待,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共赢。在对内蒙古的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群众的这四个字希望,是对北疆无比深厚的情怀,更是对北疆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

  “守”好家门,建设家园。习近平总书记说:“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内蒙古,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特殊的“门户”功能。作为祖国北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富的民俗风情,是一块名副其实的“宝地”。“守好家门”,就是要立足内蒙古的区情,因地制宜地发展好本土事业,把整个自治区建设成物质与精神同步的美好家园。这样,祖国的“北疆”就成为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使内地的发展有了可靠的保障。

  “望”准目标,融入世界。唯有“登高”才能“远望”,唯有“远望”才有“目标”,但决不能搞那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追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解读“望”时强调,“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这就要求,一方面要立足内蒙古区情,一方面又要志存高远,有远大的目标,一切从大局出发,置身于全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洪流,以磅礴的姿态走进新时代,奋斗新时代。

  “助”力团结,共创未来。在全国的56个民族中,内蒙古就有蒙古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等48个少数民族,是名副其实的“多民族”自治区。虽说在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的团结观念深入人心,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局面已经形成,但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就是要求各族人民将“民族团结”的防线筑得更牢,共同为守卫祖国的边疆,创造美好的生活作贡献。

  那起伏的草原,高远的天空,奔腾的牛羊;还有那悠扬空旷的长调,那热情奔放的安代舞,那低回婉转的马头琴,以及有独特文化养育的善良淳朴的人!这一切,注定了这是一片辽阔美丽的土地。在这片热土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绽放出日益绚烂的事业之花、发展之花。习近平总书记“守望相助”的殷切希望,是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所在,也是各族草原儿女的幸福所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将“守望相助”的深刻内涵践行到生活、工作之中,共创美好未来。

文章关键词:习近平 总书记 目标 望 远望 守 守望相助 宝地 助 多民族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联播+丨2020 习近平这样引领中国经济化危为机

    联播+12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进出口已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从战“疫”主战场武汉到三秦大地陕西,从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松辽平原到澎湃着经济活力的长三角……习近平总书记今年的考察足迹中,留下许多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殷殷嘱托。

  • 河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脱贫攻坚、双拥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等

    12月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脱贫攻坚、双拥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等。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 关于革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 【每日一习话】风高浪急之时 我们更要把准方向

    习近平: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场多边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密集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回应时代之问,给出中国方案。“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人类唯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才能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天天学习丨一座有故事的院落 习近平曾这样保护

    天天学习福州繁华闹市中,静立着一座古朴的院落。这里是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回忆到的“杨桥巷故居”,也是冰心在《我的故乡》中用细腻笔触描绘的令她魂牵梦绕的“父母之乡”。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