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话小康

2020年05月27日14:53  来源:人民日报

5034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委员

  推动西部教育全体系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这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西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体系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脱贫攻坚、创新创业就业和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新动力。教育公平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教育公平,补齐教育发展短板,需要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西部和农村倾斜。西部地区也要牢牢抓住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培养更多有情怀、有特长、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吸引和汇聚更多国内外优秀人才到西部干事创业。同时,西部高校要提质增效,瞄准国际前沿,又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持续做强优势学科。

  (本报记者  王锦涛整理)

  山东省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代表

  健全政策协同传导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要着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本报记者  寇江泽  肖家鑫整理)

  四川省泸州市委书记刘强代表

  促进区域协同拓展新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泸州要抢抓机遇,提升战略位势、促进区域协同、拓展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  王明峰整理)

  河南省济源市市长石迎军代表

  加快补链强链促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还是在于发展,要坚持通过发展稳就业、保就业。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扩投资、促消费,激活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循环。当前尤其要找准受影响产业链的断点、弱点,加快补链、强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稳住预期、注入信心,进而实现稳定和扩大就业。

  (本报记者  马跃峰  邱超奕整理)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范国强委员

  精准发力为企业减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稳就业必须先稳企业,要出台针对性政策减轻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扩大固定资产投入,增加就业岗位。同时也要加强返乡创业重点人群、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培训,提升就业质量。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措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本报记者  常  钦整理)

  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余少华代表

  补齐关键技术短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数字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正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有利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的水平已居世界前列,但数字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要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尽快补齐我国在关键材料、核心装备、高端仪表等方面的技术短板。

  (本报记者  范昊天整理)

  西安艾尔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正国委员

  加强技术科学研究

  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既要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也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其中包括加大对技术科学的支持。技术科学作为科技领域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产品开发、产业升级、创业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随着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角色越来越突出,可逐步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各行业技术科学研究院。

  (本报记者  龚仕建整理)

  云南建水县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理事长田静委员

  以乡村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技艺技能,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地方特色手工业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云南有许多极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挥了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精准扶贫的作用。为了让非遗技艺传承后继有人,建议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中增设非遗技艺专业,培养更多传承人。

  (本报记者  任飞帆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27日 10 版)

文章关键词:教育公平 政府工作报告 整理 技术科学 数字中国 扩大就业 短板 数字经济 职业院校 人民日报 责编:付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作者:颜晓峰(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一项决定性成就。

  • 彩虹桥下堵车严重何时能开通?回应:年底开工建设

    2.网友反映:国棉三厂建设路口进厂区家属院路灯已经半年不亮了,反映多次,至今未亮。留言要求:主要反馈暖气不热问题;提交问题时请注明小区名称、详细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不受理与暖气不热问题无关的诉求。

  •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人民福祉水平

    关注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生建设,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不断改善。

  • 完善民生保障制度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包括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促进保障待遇公平,完善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普遍提升,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的收入与生活质量仍会存在一定差距。

  • 未来五年,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 热解读|这九个“强国” 让人热血沸腾!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取得历史性成就 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 

  • “十三五”,总书记关心的这些事:这五年,教育优先更有保障

    全国广大教师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今年9月,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同时提出殷切的希望。

  • 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厚植教育沃土筑牢民生之本

    “小时候在农村上学,学校是木板房,坐的是长条凳,一位老师要带几个班。”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七星关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全面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子女教育内涵发展,拔除穷根。

  • 数说“十三五”丨清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一个都不少”!

    “一个都不少”的,绝不仅仅是凉山,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60万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清零。5年来,42.8万名“特岗计划”教师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力量,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惠及中西部8万多所乡村学校约130万名教师,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改善。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 最低刑责年龄拟下调至12周岁

    (记者 张蔚然 张素)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1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草案二审稿将收容教养修改为专门矫治教育。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