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河南七旬老人五战高考 目标:河大!

2020年07月06日14:29  来源:东方今报

5034

  7月4日清晨,柳玉春在村头一片杨树林里看书

  柳玉春全靠自学

  “命运像水车的轮子一样旋转着,昨天还高高在上的人,今天却屈居人下。”

  如果看过《堂吉诃德》,柳玉春应该对这句话颇有感触。上世纪90年代河南滑县第一个农民企业家,村里第一个“万元户”,如今家徒四壁,却在四年前发愤考大学。

  2020年柳玉春71岁,即将五战高考。不过他考大学,并非只是为了“圆梦”:他需要运用大学的图书馆查找资料,辅助自己写作,通过学习法律为乡亲们提供援助。他还想趁着身体还不错,把破败的厂子重新开起来。

  四年执念河大,只为“借用”图书馆

  7月4日清晨,河南滑县枣村乡枣村集村的一片杨树林里,柳玉春正在翻书。风从田野中吹过,树叶沙沙响,抖出蝉鸣和鸟叫,映衬得四周愈发安静。

  柳玉春坐着一个矮凳子,伏在较高木凳上,脚边堆着一摞教材和参考书。见我们来,他笑着起身迎接。

  “每天早上6点起,先背一小时书,回去做早饭。上午学数学,下午学语文和文综。”柳玉春告诉记者,四年里,只要不务工,他几乎都是这样度过。

  四年前的6月7日,柳玉春第一次坐在滑县的高考考场,对着陌生的答题卡发呆,周边是和外孙女、外孙差不多大的考生。他上一次高考,还是1978年,那年他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后来,柳玉春开过食品加工厂,厂子倒闭了,在周边打零工,但对学习和读书的向往一直没变:他曾自费上过两期函授法律班,也购买或者借阅一些书籍:《经济研究》、《民主与法制》、马列著作……他告诉记者,《资本论》看了不下20遍,其间深有感触,迸发了写作的愿望。但写作需要阅读大量材料,而彼时的他,婚姻已经破裂,孩子在外省,一人独守着空荡的房子。

  在柳玉春的房子外,贴有一张精准脱贫的单子。上面显示,2017年他被识别为因缺劳力致贫,享受了产业扶贫和危房改造等补贴。

  经济窘迫,柳玉春想到了“借用”图书馆。哪里的图书馆最好?大学!大学?一个离自己太遥远的词汇。正当犹豫不决时,他在电视上看到85岁老人参加高考,立刻激动起来:我还不到70岁,身体健康,可以参加高考啊!

  那一年,柳玉春拾起了课本。数学基本忘完了,全靠自学,草纸堆起来有一人多高,第二年过了专科线。很快,这位高龄考生的故事受到媒体关注,成为当地的“名人”。不过,人们迟迟没有看到柳玉春拿着录取通知书,走入校门的时刻。

  “我想考河南大学。”一言既出,引发不少争议。实际上,由于没有英语基础,柳玉春放弃了这一科目,自学其他几科,2019年分数也没有超过300分。有人说,根据他的情况,考一本院校可能性几乎为零,有人质疑他在炒作。

  柳玉春说,对河大的执念,其实是希望拿到一张进入河大图书馆的“入场券”。

  “如果当年有文化知识,厂子也不至于倒闭”

  对于柳玉春来说,坚持高考并非单纯为“圆梦”。除了需要借用大学图书馆看书,他还希望学习法律专业,义务为乡亲们提供援助;想趁着身体还不错,把破败的厂子重新开起来。

  这些愿望,都和他的切身经历有关。

  上世纪80年代,村里实施包产到户后,粮食产量上去了,要把这些粮食都卖掉却很困难。看着遍地的芝麻,柳玉春决定做芝麻酥糖,赚钱后又扩大经营,做罐头、果脯等食品,还为厂子注册登记了“滑县枣村玉春罐头厂”。

  泛黄的经营资料、证书,记录着他曾经的辉煌:村里第一个“万元户”,滑县第一位农民企业家,厂子红火的时候有200多名工人,芝麻糖卖到省会郑州,杏脯从青岛出口到日本,被媒体报道……然而,这一切在1992年遭遇“滑铁卢”:他将百万投资到错误的项目后不幸被骗,随后家庭破裂,一切回到最初。为了谋生,他外出打工,但不善干体力活的他,多年经济也不见好转。

  柳玉春觉得,很多经历都与缺乏文化知识有关,如果自己懂法学法,也不用借钱去请律师,当年开厂也不会被骗;如果当年有文化知识,厂子也不至于倒闭。“老百姓很容易吃亏在没文化上。我想学点法,以后乡亲们需要咨询法律问题,我可以免费帮他们。”他认为,学习最大的用处就是,自己能做事,也能为别人办点事。

  从“疯子”到“榜样” 希望践行终身学习

  一手拿书,一手搬着板凳,走在乡间小路上,总有路过的邻居给柳玉春打招呼:“去学习呀!”

  邻居张兰香对上二年级的小孙女说:“看柳爷爷年纪这么大了,学习这么努力,你也要好好学啊!”小女孩看着柳玉春,认真地点了点头。这个时候,柳玉春露出喜悦的笑。张兰香告诉记者,对于柳玉春高考的事儿,大伙儿都觉得很佩服,盼着他能早日考上大学。

  “我们国家提了多少年的终身学习,在农村还没有形成氛围,看到有的娃年纪轻轻,整天打麻将,我都替他心疼(时间)。”柳玉春说,最初自己要考大学时,不少人议论自己“疯了”;被媒体报道后,社会反响良好,开始有人专门带着孩子来“学习”,大家的看法也在逐渐改变。令他欣喜的是,这两年报名时,发现了不少“大龄考生”,有的是抱着孩子的妇女,有的是中年人。村里一位姓王的退休教师,每年都开着电动车接送他考试。

  家人虽然不在身边,也对他表示支持。不少备考资料,就是南京的外甥女寄的。看着姥爷读书如此吃力,她对柳玉春说:“姥爷,你想写书尽管写,考不上也没事儿。需要啥资料,我想办法找来寄给你。”

  “能考上,能考上。”今年,柳玉春下定了决心,“只要过线,都要去上了!年龄大了,想做的事还有很多,要抓紧时间。”

  柳玉春不会上网,从别人那里听到网友评论,逐渐发现了另一个重要意义:“河南是高考大省,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考上好大学。我想用自己的行动给他们鼓励,70多岁的老人自学都能考上,年轻人更不能放弃大好时光。”

  柳玉春说,自己很少去后悔过去的事,因为当时,并没有什么选择的机会。他把这种感悟,写到有一年的高考作文中:

  “我想给十八年前的自己写一封信。那时,你的很多债务被免了,有心情规划自己了。你应该把在农村的经验捡起来,继续在农村干事业。但你跟着人家到城市打工了。打了好多年工,生活上还是没有好转。”

  “主要是,当时你也没好的条件。我真想把现在农村的好环境、好条件邮寄给你……现在有这些好环境好条件,可惜我已经慢慢拿不起锄头,但我还是没有放弃。我又来参加考大学了,不是非要当城里人,我是想给年轻人做个榜样,有好环境好条件,要珍惜,遇到困难不要怕,敢拼搏,敢从头再来。”(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王姝/文记者沈翔/图)

文章关键词:柳玉春 高考作文 河南大学 法律帮助 七旬老人 万元户 榜样 考生 民主与法制 资本论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