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评论 > 豫事说事 > 正文

【地评线】映象网评:“跑腿干部”跑出群众幸福生活

2020年07月07日12:11  来源:映象网

5034

今年58岁的杨精泽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一名深入基层开展扶贫工作的老党员。2015年3月,当时在贵州省剑河县烟草局工作的杨精泽被选派前往剑河县南明镇台沙村任“第一书记”。五年多来,向上级部门跑资金、拿项目、为留守儿童申请助学金补助,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化解村民矛盾纠纷……他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村民们都亲切地叫他“跑腿干部”。(7月2日 新华每日电讯)

当前,我国还有551万人未脱贫,200万人有返贫风险,300万人有致贫风险。尚未脱贫的地方存在底子差、基础薄、贫困程度深等问题,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是一场硬战中的硬战,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尤其需要发挥好基层扶贫干部的作用,让他们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桥梁”。扶贫干部只有主动跑到群众身边去,才能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也才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贫困群众跑向“新生活”。

“跑腿干部”写出脱贫攻坚“新成绩”。数据无声,成绩喜人。大山深处的台沙村曾是深度贫困村。深度贫困村就是我们常说的“硬骨头”,可以想象其脱贫难度之大。然而,2019年底,台沙村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45.4%降低至1.64%,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990元增加到8120元。降低的贫困发生率,提升的人均收入,都刷新了我们对这个地方的认识,也用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写出了脱贫攻坚的“新成绩”,更折射了“跑腿干部”付出的巨大努力。

“跑腿干部”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不仅仅能够更好地挖掘地方的优势资源,更能够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为更多的贫苦群众提供创业、就业的机会。整村脱贫的台沙村,从没有产业扶持的“空壳村”变成产业村,村里“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让贫困群众能够“有活干”“有钱赚”,既是激发他们内生动力的方式,也是增强他们摆脱贫困信心的重要举措,跑出了脱贫攻坚“加速度”。

“跑腿干部”找准脱贫攻坚“金钥匙”。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产业扶贫不仅仅需要一个能够增加收入的项目,更需要打通产业扶贫的整个链条。为此,杨精泽驻村后,主动到上级部门协调,带领村民修通串寨路、硬化篮球场、修建鼓楼,进行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创办种植和养殖脱贫专业合作社,下足了“绣花功夫”。杨精泽带领村民们探索出了一条“生态脱贫,绿色发展”的精准脱贫之路,也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金钥匙”。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任务目标,又是历史使命。脱贫成效不单取决于数据,更源自群众获得感。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靶向聚焦,找准致贫原因,深挖发展潜力,扎实地做好每一项脱贫攻坚工作,才能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让群众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冯枚)

文章关键词:跑腿干部 群众 扶贫 脱贫攻坚 责编:王慧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