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民法典:环境保护风向标

2020年07月11日16:5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34

  【解码民法典】  

  作者:竺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今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典颁布恰逢世界环境日前夕,而这部法典也有“绿色民法典”之称。因为其不仅确立了绿色原则作为民法基本原则,还以近30个分布于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各编的绿色条款,系统构筑了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法条体系。这部当之无愧的绿色民法典,对于环保事业和民事立法均具有风向标意义。

  调整民事主体人身财产关系的民法典以民事主体意思自治、合同自由为特质,通常并不限制物权形式和合同自由。而百余年来,各国民法典不断向绿色化发展,对物权形式与合同自由予以适当限制。据学者考证,1907年瑞士民法典第四编“物权法”尝试以公法限制土地所有权,这被认为是民法绿色化的较早尝试。1995年通过的越南民法典,在“关于所有权的其他规定”中直接规定了所有权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义务等绿色内容。而将环境保护作为民法典总则或总论部分的一般性规定,则始于1994年通过的俄罗斯民法典。进入21世纪,2005年修改后的越南民法典则尝试相对体系化的环境立法技术。

  回顾前述历史,比较我国的最新立法创举可见,我国民法典的绿色条款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化、最为全面的。我国民法典以绿色原则为纲,在物权编、合同编对民事行为进行了必要的绿色限制,并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侵权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来威慑潜在加害人。这部民法典的绿色印记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总则编第9条明文宣誓“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并将之规定为民法基本原则,适用于整个民事领域。这是作为近现代民法前提假设的“理性经济人”人性标准向“生态理性经济人”的一种发展,将生态伦理、绿色发展理念、生态安全等融入其中。

  第二,物权编第326条宣誓了“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定”。并划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的绿色边界,第346条规定“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第三,合同编对合同履行作出了绿色附随义务的限制。之前有判例,一方请加工方定制阳台防护网,并负责安装,合同约定全部材料均须为304不锈钢,特别注明“含配件”,不久买方发现固定护网的膨胀螺丝生锈,后起诉到法院要求判决拆除整个防护网并重做。法院审理认为,卖方确实存在违约,但拆除重做不利于“节约资源”,判决以赔偿替代重做。这次民法典新增规定:“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就是对绿色原则的一种贯彻。此外,第558条增加了“旧物回收”的后合同义务,即“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第619条还增加了“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包装方式的要求。有了这些条款,诸如打印机墨盒硒鼓的回收、网购产品的外包装回收重复利用、月饼盒的简易包装等问题,有望得到更好解决。

  第四,侵权责任编设立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绿色专章。首先,该章依次规定了侵权责任所救济的加害原因行为全面涵盖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相对于之前的侵权责任法仅以污染环境行为为原因行为,民法典的环境侵权救济范围更广。其次,举证证明污染者的污染行为是造成受害人损失的原因,在实践中,对于受害人而言十分困难,为了体现对污染受害者的倾斜保护,民法典规定了由污染者、破坏者承担这类举证责任,证明其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否则将由加害人承担不利后果。再次,对诸如一条河流上游有多个化工厂排污造成下游养殖户财产损失这类“多因一果”的疑难侵权案件,民法典还明确了两个以上加害行为造成一个不可分割损害时,“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破坏生态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确定按份责任。最后,对因第三人的过错造成受害人损失的,规定受害人有权选择向有过错的第三人,还是向污染者、破坏者求偿,污染者、破坏者不得以第三人过错造成损失为由拒绝赔偿。

  值得一提的是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绿色专章的一些创新。为了惩戒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民法典还规定对这类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此外,该章还为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供了实体法依据,解决了环境公共利益司法救济缺乏明确实体法规则的长期困扰,民法典首次规定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责任和赔偿责任,并明确了赔偿的范围。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小区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共有;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相关行为应当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针对任意弃置垃圾、排放污染物、噪声等时有发生的行为,民法典第286条第二款特别规定,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请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这些绿色条款有利于构建和谐美丽社区。

  回顾人类民法典绿色化的百年历史,中国绿色民法典的诞生必将成为以民事立法回应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的新的里程碑。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1日 07版)

文章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 构建和谐 环境公益 节约资源 业主大会 环境保护 污染受害者 理性经济人 侵权责任 风向标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积极保障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需要看到的是,我们更好实现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目标,要采取多方面务实管用的保障举措,优化相应的公共经济领域的责权利配置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曾贤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绿色发展的方向。曾贤刚:一是通过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 美丽中国建设 五年再上台阶(经济新方位·新发展理念·绿色)

    ——划红线,拉清单,筑牢生态屏障,夯实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4台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炉是核心设备,通过这里,煤经过气化进入下一步工艺流程,最终变为甲醇,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 野生动物保护法、生物安全法、长江保护法提出了这些变化

    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 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制度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昨天(13日)提交审议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此次提交审议的修订草案强化了公共卫生安全与生态安全并重的理念。

  • 去年河南因“三散”污染问责452人次 其中县处级干部36人次

    2019年11月25日至12月31日,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委9个“三散”污染治理专项督察组分两批对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开展了“三散”污染治理专项督察。

  • 长江全流域司法协作模式初步形成

    (记者徐隽)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据介绍,最高法自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以来,已经连续4年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年度白皮书,但就专项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发布白皮书,还是第一次。

  • 吴楠: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力量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还要通过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局面。

  •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可持续发展的“深圳样本”

    40年来,深圳始终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到规划布局、环境营造、产业集聚等方面,持续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监管方面,深圳在市级层面设立“环保警察”,建立健全“两法衔接”机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惩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 写在世界屋脊上的“中国奇迹”

    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70多亿元,全线47座隧道绝大多数贯通。西藏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边境小康村建设。

  • 检察公益诉讼遇上民法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民法典与检察工作

    2016年3月16日,徐州市检察院书面申请变更诉讼请求,请求法院判令造纸厂以专家咨询意见所确定的26万余元为基准的三倍至五倍承担赔偿责任。2016年4月11日,该案作为检察机关第一起开庭审理的公益诉讼案件正式开庭,最终,法院认可检察机关提出的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判决被告承担四倍的赔偿责任。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