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胜(左)、周松林(中)、周家河(右)祖孙三代在家中合影。
长江日报记者陶可祎 摄
“守护家园,我们没有退路”
1954年、1998年、2020年,这是武汉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大年份”。对于洪山区青菱街菱湖美景社区的祖孙三代:周松林、周红胜、周家河来说,这也是他们与洪水相斗的日子。
14日凌晨,22岁的周家河换上迷彩服,拿着手电筒,站上武金堤首次夜巡:拨草、装料、查堤……青春的脸上满是认真。
数日前,长江水位高涨,周家河主动报名,成为一名抗洪志愿者。上堤时,他没忘父亲周红胜叮嘱的防汛“法宝”:雨靴、竹竿。1998年,周红胜曾亲测“法宝”有效。
那年,周红胜第一次发现“坐在堤上就能洗脚”。40多摄氏度高温的炙烤下,他一天巡堤超过12个小时,2天后脚丫开始溃烂。巡堤间隙,他还要照料自家被雨水淹没的三口鱼塘,阻止鱼儿逃逸。
防汛结束后,周红胜给襁褓中的儿子上户口,将原来设想的“周家和”改为“周家河”,意为“保卫家园,守护江河”。
这也是众多青菱居民的世代夙愿。菱湖美景社区居民原住杨林村,那里距离长江1公里左右,地势偏低。1998年之前,每逢大汛,大家只能到邻村避灾。
周松林,周家河的爷爷,记忆中最大汛情发生在1954年。彼时,武金堤约有现在的一半高,堤上仅能并行两人。眼前的洪水,一个浪头都能过堤,身后的家园已然没顶。他与父亲、弟弟一道,并肩抢险。
他们拿起铁锹和扁担,赤足奔走在黄土堤上,抢运麻袋,务必“水高一寸,堤高一尺”。他们潜入浑浊的江水中,一寸寸探摸大堤,查补漏洞。日夜驻守4个多月后,周松林荣立抗洪抢险三等功。
66年来,周家从茅草屋搬进了楼房,伴随洪水、内涝威胁,地基陆续垫高了1米多,但他们从未想过远离长江。
平日里,周松林是远近闻名的游泳好手,周红胜把长江当自家“泳池”,周家河从小听着祖辈与长江的故事长大。
去年底,祖孙三代搬进了高楼林立的改造小区。周红胜每天都要拿着望远镜,站在28层的窗边,看江水起落。
14日,周家河向家人讨教防汛经验,三代人想法一致:“守护大堤,就是保卫家园,我们从来就没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