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淑玲在果园中
□本报记者白正春通讯员王晓远文/图
2008年,是所有中国人心中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对于吕淑玲来说,这一年更是尤为特殊。从小生长在安阳市林州市的她,在这一年的夏天离开了家乡去鹤壁求学,在大学校园中揭开了人生的新篇章。
伉俪情深共奋进
大二时,经室友介绍,吕淑玲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在山东求学的申长运。距离并没有阻断两人的深情,他们一直通过QQ保持联系,用视频通话解相思之苦。回忆起二人的曾经,申长运的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幸福笑意,“当时用着最新的联系方式恋爱,现在做着最传统的农耕项目创业。”吕淑玲说。大学毕业后,两人顺利步入婚姻殿堂,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从小就长在乡间,我喜欢在田园的那种惬意的感觉。”吕淑玲心中一直在建一座“梦中庄园”,大学时就向往着能有一个自己的果园。2012年她在林州发现“宝地”时,恰巧林州市政府鼓励发展坡地经济,她当机立断,决定要在那里实现梦想。“真的就是心里一直想做的事正好赶上了好政策。”夫妻俩商量后,申长运立刻辞了在新乡建筑工地上的工作,准备和她一同回到林州。“就是陪着她嘛,既然她喜欢,我一定要陪着她一起干。”
举步维艰不言弃
回到林州后,他们从零干起,边学习边摸索,吕淑玲还到中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学习了半年。荒山之上无水无电,道路崎岖。起初,夫妻俩在山上搭了一个简易棚,以山为家,白天劳作,晚上看园。天黑时只能用蜡烛、手电筒照明,食材、水等物资就靠两人骑着三轮车从山下往山上拉。
吕淑玲指着山上随处可见的碎石,笑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石感’,但我就要和石头斗争到底。”夫妻俩的首个“敌人”便是这些石头。
夫妻二人先用挖掘机将石头挖出、粉碎,再用运来的优质土壤回填。荒坡贫瘠,吕淑玲就用秸秆、农家肥等作为底肥回填树坑。种上果树幼苗后精细打理,时刻关注着它们是否“挨饿受冻”“生病受灾”了。
20世纪林县人耗时10年修建成功的红旗渠造福了当地万千百姓,然而渠水并未经过吕淑玲所在的山坡。缺水制约了生态园的发展,为此他们在园中建造了5座蓄水池,收集雨水,平衡旱雨两季的水量,到了旱季可利用自然落差给果树充足的甘露。
为了保持水土,吕淑玲和丈夫把挖出来的石头一个个堆砌起来,建成梯田、鱼鳞坑。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吕淑玲将青春的汗水洒在了庄园内的每一寸土地。她从未向困难低头:“创业至今我经历过很多次困难,也想过要放弃,但每次只是脑袋开个小差,身体从来都没撂过挑子。我觉得除了生死,只要努力,到达终点只是迟早的事。创业嘛,总是艰苦的。”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困难,吕淑玲夫妇近期计划发展观光农业,把基地建成集种植、采摘、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庄园。然而,由于他们前期投资大、资金紧,因此难展拳脚。闻此林州市妇联相关人员积极向她介绍河南省妇联金融助力巧媳妇工程政策:“等你们有时间了,我们一块儿去邮政储蓄银行办手续,资金3天就能下来!”这一番话让吕淑玲愁云顿消。
扶贫济弱报乡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昔日的荒山坡如今已成了瓜果飘香的千亩果园,蟠桃、桑葚、核桃等果实挂满了枝头。经过桑树时,吕淑玲夫妻忙挑拣红得发紫的桑葚邀请客人品尝:“山上的果子要比平地上的甜两个度!”站在山坡上俯瞰下方1500亩的果园,她颇为感慨:“现在看着这儿真是好啊!以前再苦再难也值了!”
吕淑玲夫妻二人致富不忘周边乡邻。肖街、郭家屯等临近村中留守妇女较多,自力更生的秉性又使得她们不愿待在家中无所事事。吕淑玲聘请她们上山打理果树。“留守妇女总要顾家,我们管理比较自由,合理分配工作,让她们工作家庭两不误!”
“跟村民都相处得很好,平时也会互帮互助。”吕淑玲说道。每年重阳节,吕淑玲都会向肖街村委捐款捐物,再由村委分发给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并做大锅饭给老人们祈福。园区东边围墙外有一条村道较窄,为方便村民出行,吕淑玲圈围墙的时候特意留出了3米宽的地方扩宽道路。
林州市妇联成立了女企业家协会,方便在家乡的创业“铁娘子”们相互交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女企业家协会组织为抗疫捐款,吕淑玲也积极响应。林州市妇联主席宋君芳对吕淑玲赞不绝口:“吕淑玲这个小姑娘我真是佩服她,现在的年轻人了不得啊!”
不肯认输,敢于斗争是林州人的基因传统,红旗渠精神早已深入林州人的骨髓。生长在林州市的吕淑玲,对其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红旗渠精神不仅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它还传递给我的是敢想敢做,不畏艰难,既然认定了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
吕淑玲心怀梦想,艰苦创业,续写了新时代林州红旗渠的新华章,她在红旗渠畔种下的“绿丝带”会永远飘扬在太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