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走进“雪山草地” 品味小康生活

2020年07月27日15:40  来源:经济日报

5034

  图① 阿坝州理县丘地村村民在编织“花带”。

  图② 阿坝州阿坝县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上体育课。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钟华林 摄

  盛夏的川西北高原,雪山茫茫,草地莽莽。穿行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只见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藏式民居、羌式碉楼依势而建,星罗棋布。

  80多年前,红军长征北上抗日,在阿坝爬雪山、过草地,最终抵达陕北,胜利完成战略大转移。80余载过去,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今年2月份,四川省政府宣布,黑水、阿坝、壤塘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阿坝全州13个县(市)全部“摘帽”。

  推广樱桃树 养牛能致富

  在阿坝州理县桃坪镇佳山村,村民龙庭恒在苹果园里整理套袋,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他家有10亩果园,其中苹果5亩、李子4亩、甜樱桃1亩,去年收入20多万元。“今年甜樱桃虽然受疫情影响,价格比去年要低一些,但1亩甜樱桃收入2万多元,还是很满足的。”龙庭恒高兴地说。

  “现在一棵树就相当于以前一亩地的收入。”佳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朝运掰着手指对记者说,过去村里主要种植玉米和土豆,一亩也就收入几百元,现在一棵盛果期的甜樱桃树就能卖1500元左右,一亩地可以种40多棵。

  王朝运表示,佳山村海拔在1500米至2200米间,是典型的半高山村寨,10年前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近年来实施了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受气候影响产量低的玉米等传统农作物退出,甜樱桃、脆李、糖心苹果等优质水果得到大力推广,目前佳山村已建成生态果园基地,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4772元,几年间,从贫困村成为富裕村。

  地处川西北高原腹地的红原县,县名意为“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是牦牛的核心产地,他们依托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红原牦牛乳业公司,将牦牛养殖由传统的粗放管理转变为产业化经营。公司党支部书记彭措扎西介绍说,红原牦牛乳业公司已形成辐射红原县周边300公里的鲜奶收购网络,具备年10万吨牦牛鲜奶的处理能力和1.4万吨奶粉生产能力,满负荷生产,可实现产值45亿元左右,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直接受益的牧民可达4万余户。红原县与公司签订合同交奶的贫困户有353户,占在册贫困户的26.2%,有效帮助在册贫困户精准脱贫。

  阿坝州始终将农业结构调整作为群众稳定脱贫长效增收的核心和支撑,从各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宜林则林”,先后建成9个大型现代农业园区、124个农产品初加工基地,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668个、创业致富带头人1858人、扶贫龙头企业10家,累计带动2.2万户8万名贫困人口实现产业脱贫。

  路网全联通 山货卖四方

  沿“上南天路”驱车约40公里,从海拔2000米左右的壤塘县南木达镇平整的水泥路盘旋而上,到达海拔4000多米的上杜柯乡吾克基村时,路两边高大茂密的针叶林已变成绿茸茸的草原。草原一望无垠,在远处与天际交会。

  牧民壤尕的家就在草原深处。他介绍说,这几年之所以增收不少,主要得益于这条路,让牦牛、牛奶可以卖出好价钱。他解释说,过去没有路,从山上把牦牛赶到山下的集市,要几天时间。由于知道把牦牛再赶回去很麻烦,所以“牛贩子”把价钱压得很低,每头牦牛要比现在少卖两三千元。如今有了这条路,大多数家庭都买了车。“开着车下山卖牦牛和鲜奶,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说着说着,壤尕乐呵呵地笑起来。

  受益于“上南天路”的远远不止壤尕一家。壤塘县交通局副局长何东明介绍,这条路打通了当地牧民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直接惠及沿线吾克基村等3个村2000余名牧民出行和生产生活。何东明说,这几年是壤塘交通设施变化最快的几年,中央和省里累计投入资金16.2亿元,共实施交通项目127个,支持建设国省干线4条204.9公里、农村公路80条662.2公里、桥梁35座。

  这些年也是阿坝州13县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飞速发展的几年。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速构建,汶川到州府马尔康的高速从无到有,已试通车148公里,成都到兰州的铁路、九寨沟到绵阳等国省干线项目有序推进;实施667个农村公路项目,通车里程1.39万公里;深入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成60多条输变电线路;4G网络早已遍布藏羌村寨,乡镇村网络宽带全覆盖,5G也已开始布点。

  基础设施的改善,有效解决了出行难、行路险、运输难、物流差等问题,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打通了一段又一段经济发展的“血脉”,加速了地处川、青、甘三省交界处的阿坝州与外部的交流交往交融,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成为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强力“引擎”。

  在阿坝松潘县一家规模不大的土特产展示馆,工作人员张蕾的两个小伙伴正举着一小块牦牛肉对着手机热热闹闹做直播。张蕾介绍,过去一年里,展示馆通过直播等方式,已销售牦牛肉、沙棘、松贝等当地土特产约400万元。“新鲜的牦牛肉,我们加冰袋真空包装,发顺丰一天到成都,两天到北京,保证新鲜。”张蕾自信地说。

  在茂县,他们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积极探索“共享电商”发展方式,去年累计实现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近4亿元,其中,当地农副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亿多元。当地许多农民都有自己的二维码,花椒、蜂蜜等土特产都可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足不出户,山货等土特产也能销往全国各地。

  文创产品好 景区受欢迎

  在若尔盖县诺尔央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牧民张林正在一台织机前织围巾。围巾所用的不是普通材料,而是牦牛绒毛,十分畅销。公司创办人索郎当周介绍说,去年,公司用牦牛绒毛生产的围巾、披肩等旅游纪念品,销售额达200多万元,公司支付聘请的11名农牧民劳务费用30多万元。

  在壤塘县壤巴拉觉壤文化创意传习所,众多年轻学员在这里学习画唐卡、做刺绣。德青旺姆3年前已从这里学成毕业,作为一名优秀学员,她的唐卡最高可以卖到3万元以上,尺寸较小的一幅唐卡也可以卖到上万元。

  九寨沟县把全域旅游作为脱贫奔小康的头号产业,近几年,除九寨沟景区加快恢复重建以外,还加快建设新景区、培育新业态、增强发展后劲,先后建成龙石滩、柴门关等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甲勿海、甘海子、神仙池成功创建AAA级景区并对外开放,去年这些新景区开园以来,全县接待游客近186万人次,旅游收入17.6亿元,带动3000余名群众增收。

  据阿坝州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是阿坝发展的本色,旅游是阿坝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阿坝各地结合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实行文旅融合发展,创建了一批以世界遗产、生态观光、红色文化、民宿体验等为主题的A级旅游景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在这里,不仅有闻名于世的九寨沟等5A级景区,而且实现了A级旅游景区全域覆盖。

  目前,阿坝州共有A级景区45家(5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22家、3A级景区18家、2A景区2家),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5A级景区数量居全省第一,4A级景区数量居全省第二。“十三五”时期,全州接待游客1.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48.39亿元。

  发展合作社 共同奔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对于我们少数民族干部来说,则要做到一个人也不能少,一个家庭也不能掉。”马尔康市松岗镇党委书记罗尔伍说。

  松岗镇是一个海拔2700多米的高山乡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山蔬菜、优质水果、特色养殖等,摆脱了贫困,去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5300多元。但他们也发现大多数人脱贫了,少数人“掉队”了。“这少数人之所以掉队,有的是缺劳力,有的是缺技术,有的是因病。但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都要让大家一起奔小康。”

  为此,镇里发展合作经济,相关贫困户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办法全部纳入合作社,他们的土地流转给公司,并在基地就近打工,年底还有分红。多因致贫的村民泽尔登将17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在基地打工,去年土地流转和打工两笔收入达1.6万多元,加上其他收入,终于与乡亲们一道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阿坝县查理乡乡长嘉木央耿珠与罗尔伍有同样的想法:“部分老百姓之所以一时难以脱贫,要么是自己想不到办法,要么是自身没有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找到一条出路。”他举例说,查理乡神座村利用当地优美的山水、富有特色的藏餐等资源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产业,全村63户村民就有37户办起民宿,去年全村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400多万元。神座村很快脱贫致富了,但前几年仍有8户贫困户。乡里一户一户研究,一人一人分析,因人而异、因户施策,帮助他们或者学习厨艺,或者学习酒店服务,或者通过集本经济分红倾斜,经过几年努力,这几户同样“摘了帽”。

  截至目前,阿坝全州13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60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完成10.34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已由2013年的14.5%降至0.03%,为今年与全国人民同步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钟华林)

  案例

  民族特色文化助增收

  小桥流水潺潺,鲜花吐芳争艳,藏式小楼成排连片,游客居民你来我往,怡然自得。走进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古尔沟镇丘地村,仿佛走进一座藏族文化博物馆,又仿佛进入一个热门景区。

  这里既是一个藏族村落,也是一个旅游景点,还是一个大型藏族文化传习基地。

  在街头一片阴凉处,藏族老大妈泽郎斯满正与几位姐妹一边聊天,一边用传统的织机把五色彩线编织成藏族传统手工艺品“花带”。泽郎斯满大妈告诉记者,随着旅游发展,花带、头帕这些过去只在藏族流行的服饰,慢慢变成了旅游纪念品,深受欢迎。她利用做家务的空闲时间编织花带,一个月可以织三四条,每条可以卖到1000多元。目前全村有5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编织花带等工艺品。

  在街道两边,客栈、民宿、旅游特产店一家接着一家。“新明藏餐”的经营者肖新明介绍,便利的交通、海拔2000多米的凉爽气候、山清水秀的环境,以及富有特色的藏餐等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我们家客栈是村里规模比较小的,只有8间客房,每年纯收入也就四五万元。”肖新明说,这并不是他们家所有的收入,还有养殖加上村里集体产业的分红。

  说起丘地村的变化,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三郎乓十分感慨,“丘地村过去以种植青稞、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能有今天,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三郎乓说,前些年,当地修建电站全村移民搬迁,村里没有把移民补偿款分光吃光,而是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发展集体经济,重点念好兴办集体牧场、投资水电开发、发展乡村旅游“三本经”,到2019年,丘地村成功创建3A级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780元。

  与其他村分散放牧不同,丘地村兴办集体牧场,实现牦牛集中养殖和统一经营,让群众从集体牧场获得“分红”的同时,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拓宽增收渠道。集体牧场牦牛由最初的存栏700余头发展到2019年底存栏1600余头,去年出栏350余头,经济收益达200多万元。

  之后,又利用集体牧场的积累和征地补偿,采取由村集体和村民个人融资入股的方式,与相关投资方合作修建了一座小型水电站,使丘地村村集体年均收入超过120万元,村民每年人均分红达4600元以上,水电站“分红”成为群众稳定的收入来源。

  近些年,村里借助乡村振兴的机会,建立了“丘地村藏家乐乡村旅游合作社”,经过几年的探索,丘地村发展成为小有名气的温泉康养度假区、藏寨民俗风情体验区和户外登山探险宿营地,逐步形成了品藏餐、住藏房、购特产、田园采集、赏民俗歌舞等丰富的旅游产品。如今,村民人均年旅游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致富奔小康的路子更加宽广。

  手记

  总有一招能克“贫”致富

  □ 钟华林

  致贫的因素有多少,解决的办法就有多少。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采访时,经济日报记者随时可以感受到在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创新驱动至关重要。阿坝脱贫攻坚能取得今天的可喜成绩,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内生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阿坝之所以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与阿坝地处高原、山高谷深的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如何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过上更好的日子,老百姓在期盼,当地党委政府也在探索。

  如今,阿坝已走出了特色产业、全域旅游、生态保护、灾后重建、非遗传承、地方病防治与脱贫攻坚“相融并推”的阿坝模式,让阿坝脱贫攻坚更有“质感”。

  如果辩证地看问题,那么“短板”也可能是长处。比如,海拔高、坡度大,对于种植粮食作物来说产量不高,难以脱贫致富,算是不利条件,但对于部分适合高山半高山生长的水果来说,不利条件却变为有利条件。理县佳山村种植甜樱桃、青(红)脆李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样的道理,海拔高、土地较多,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效益高出几倍,农民很快就脱贫致富。马尔康市丹波村靠种蔬菜发展成为富裕村的实践就是最好的实证。

  思路决定出路。阿坝州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加之高山草原生态脆弱,载畜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无限制增加养殖规模促进收入增长,有些地方甚至还需要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保持生态平衡。

  出路何在?阿坝在麦昆、哇尔玛等乡镇的做法是,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牛粪资源,发展高原低温食用菌。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这几个乡镇的羊肚菌等产品已成为当地除牦牛之外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今年的产值可达2500万元,许多牧民开始从条件艰苦的高山牧场走下山来,靠种植食用菌脱贫致富。

  不求每一“招”都普遍推广,但求每一“招”都精准发力,哪怕某一招只适合一人一户、一村一组。九寨沟县甲勿村守着漂亮的甲勿海穷困多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对口帮扶单位浙江嘉善县的帮扶下,通过开发甲勿海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村民因此脱贫;在茂县,因病致贫的胡春莲在非遗传承人李兴秀的帮扶下,通过学习刺绣也摆脱了贫困。类似的招数在阿坝数不胜数,总有一招能克“贫”致富。

文章关键词:雪山草地 何东明 羊肚菌 分红 花带 丘地村 阿坝州 种植 贫困户 甜樱桃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伟大的抗疫精神 复兴的强大力量

    危急时刻,考验一个国家的意志;灾难面前,显现一个民族的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 【地评线】秦平:不忘奋斗初心,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而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更应坚持党的领导,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70多年来,人民生活跃入新天地,强国复兴打开新天地,社会主义迈进新天地,最根本的就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在京举行

    19时55分,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习近平等领导同志步入大礼堂,同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随着一曲振奋人心的旋律响起,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拉开帷幕。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在京举行

    19时55分,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习近平等领导同志步入大礼堂,同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随着一曲振奋人心的旋律响起,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拉开帷幕。

  • 百岁红军的嘱托丨秦华礼:107岁老红军的青春气息

    此刻,坐在我面前的秦华礼身着一件橘红色T恤,白色的裤子,白色的马甲,这身打扮再加上他的状态,让我很难相信这是一位走过一个世纪的老人。我们听过许许多多关于红军过雪山草地的故事,可似乎很少有人像秦华礼一样去赞美那时的景色。夏一军 摄  歌声洒满了艰辛的长征路,也深深刻进了秦华礼的心中。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用进取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7月26日19时12分,嫦娥四号着陆器完成唤醒设置,进入第八月昼工作期。在没路的地方踏出坦荡大路,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沃野良田,靠的正是不畏艰难、知难迎难、攻坚克难。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体现的是进取精神,彰显的是初心使命。

  • 【漫评】永葆斗争精神是要求也是能力

    领导干部要争当新时期斗争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漫画:李伟)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2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一股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干劲。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