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出彩河南人”第二届最美医生宣传推介活动组委会获悉,第二届最美医生候选人已经正式产生。即日起,公众可通过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微信公众号、医药卫生报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点赞。
“出彩河南人”第二届最美医生宣传推介活动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旨在深入贯彻全国卫生健康大会和全省卫生健康大会精神,宣传推介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尤其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先进医务工作者典型,促进卫生健康系统行风建设,树立一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者仁心榜样,展现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勇担重任、救死扶伤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医患关系,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先进,崇尚医德仁心,努力为推动河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原建设更加出彩贡献力量。
本届活动启动以来,全省各地、各医疗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向活动组委会报送推荐人选。截止7月10日,组委会办公室共收到符合条件的推荐材料66件。组委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初评,最终确定了20名候选人。
现将候选人名单及事迹公布(按姓氏笔画为序),请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踊跃宣传点赞,选出您心目中的“出彩河南人”第二届最美医生。
宣传点赞平台: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微信公众号、医药卫生报微信公众号。
宣传点赞时间:2020年7月28日8时—8月2日8时。
“出彩河南人”第二届最美医生候选人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1.马建敏,女,47岁,中共党员,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技师,新乡市五一巾帼奖获得者。
新冠疫情发生后,她组建12人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队,快速培养出一支精悍有力的检测队伍。
检测样品送达不分昼夜,普通人员每3天轮流值班,唯独她每天都工作到凌晨才离开,连续奋战110多个昼夜。由于长期劳累,她的脸上起满湿疹;几次出现感冒发烧,始终没离开过检验岗位。
2月中旬以后,新乡市已“零”阳性病例检出。她毫不松懈,主动建议扩大检测范围,不留死角。检测工作量增加了5-8倍,每天最高检测量达760份。截至目前,实验室共计发出1.8万余份报告,实现零差错,为新乡市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毛德西,男,80岁,中共党员,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
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退休已20年仍坚持门诊。他说医德要落实到对待病人的态度上,经常一干就是一天。“我们累一点,病人早看早回家。”
他总结出系列“三味方”百余首与“对药”50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非典期间,提出运用升降散与藿朴夏苓汤进行防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支持医生儿子投身一线,自己撰写8篇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文章,拟出新冠肺炎预防方,在多地人流量较大处发放,收回的6000余份有效回访调查中,无一人感染。
他善为人师,正式师承弟子30余人,带教学生不计其数。
3.田春阁,女,38岁,中共党员,邓州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获邓州市优秀医师荣誉称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原本在郑州进修的她,立即返邓,顾不上回家换洗衣物,火速赶往医院,第一时间投入抗疫战斗。看着天天增长的感染人数,面对紧张恐惧的病人,以及同样紧张的患者家属,她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做安抚工作,解释病情,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多年来带头做艾滋病人的侵入性操作,她说:不能因为怕“职业暴露”,就让病人转院,加重病人的负担。科室里所有艾滋病人的侵入性操作都是由她亲自做、带头做。
工作之余,她还积极组织参加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肝炎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4.冯石献,男,53岁,中共党员,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党支部副书记、综合室主任,主管技师,省卫生厅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他积极投身抗击“非典”疫情、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三次请战前往一线,三次向家人交代后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作为河南省第十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驰援湖北,在武汉硚口区疾控中心工作37个日夜。外出流调,没有固定工作场所,连换衣都是在车上、街头、伞下、机动车后背箱盖子下;消毒现场地面湿滑,穿着鞋套不小心就打滑,摔伤、扭伤、拉伤是家常便饭。摔伤了,爬起来继续工作,病倒了,吃完药坚持战斗。最终,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各项任务。
5.冯迎军,男,42岁,群众,河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郑州市技术标兵。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主动请战,成为河南省儿童医院隔离病区负责人。
他临危受命,救治全国最小重症患儿小沐恩,为客观评价患儿病情,他冒着风险,将听诊器通过防护服塞进自己耳朵,从而获得了病情的第一手资料。为照顾7岁新冠患儿贝贝,他带领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既担任“临时爸妈”,又担任“临时老师”,承担起贝贝治疗、护理、生活、学习等全方位照顾任务。为救治身患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重症肺炎的2岁患儿,他连续5天待在医院没回家。手术成功后,他得知患儿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主动给病人补交欠款,并帮忙购买返程车票。
6.许奎民,男,65岁,济源市邵原镇称弯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济源市第二届最美乡村医生。
他因小儿麻痹,右腿肌肉严重萎缩,活动行走只能靠拐杖支撑。1979年卫校毕业后,他回乡任村医,一干就是41年。他承担着全村488口人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每三个月要上门随访体检一次。称弯村好几个居民组身处大山深处,只能步行到达,41年来,他每天行走近1万步,每月出诊达60次,拐杖已换几十根。
新冠肺炎发生后,他立即从外地返回卫生院,一头扎进了长达3个月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农村作为整个防控布局中的敏感区和薄弱点,任务更紧急。他像上了发条一样,挨家挨户逐一排查,登记测温,坚守卡点。
7.纪妹,女,55岁,群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河南省劳动模范。
她率领河南省妇科开创了微创技术的新时代,多项手术填补了省内妇科微创技术的空白。华中地区第一台经脐单孔达芬奇机器人宫颈癌根治术;河南省第一例腹腔镜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第一例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第一例腹腔镜阴道癌根治术及单孔腹腔镜、第一例各类达芬奇机器人妇科良恶性肿瘤手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2019年4月,成功完成我国第一例机器人髂耻韧带悬吊术。她的年手术量高达2036台。
她多次受邀出席国际学术大会,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强大的中国声音。
8.杨超,男,51岁,九三学社,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部主任,副主任医师。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开封市抗击新冠疫情“最美统战人”等获得者。
新冠疫情发生后,他请战出征湖北。作为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的成员,进驻病区时,没有现成的临床救治经验可循,杨超和队员们结合国家诊疗规范,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制定了“一人一案”的精准治疗策略,建立了三级医师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还提出了关口前移、预防炎症风暴、阻止病情恶化的具体举措,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
杨超带领团队治愈了近20名重症患者,医院全体队员零感染、零事故,圆满完成了援鄂任务,被媒体誉为“战神团队”。
9.李根霞,女,46岁,中共党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郑州市总工会“医德标兵”称号获得者。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积极开展相关防控知识宣教,参与《河南省新型冠状肺炎流行期间孕产妇管理的专家指导意见》《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冠肺炎相关工作流程》编写,指导相关模拟演练,为抗击疫情、保障母婴安全尽心尽力。
她每年主持手术300余台,门诊接诊5000余人。在保证日常工作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2012年在省内率先开展了羊水灌注等宫内治疗。她远赴美国做访问学者,回国后,制定一整套胎儿宫内诊疗流程及手术实施细则。带队建立由产科、超声影像科等优势学科组成的胎儿医学小组,开启我省的胎儿医学时代。
10.吴世群,男,57岁,中共党员,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濮阳市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1997年,他成为中原油田援助非洲的随队医生,以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整个援非队伍提供医疗保障。在苏丹面临高温、疟疾、脑炎等传染病,生活物资极度匮乏,他以一己之力保证了施工队伍的身体健康。还每天为当地群众提供免费诊治,受到苏丹当地政府高度赞扬。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被任命为油田总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医疗救治专家组第一副组长和濮阳市卫健委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带领医护人员援助定点医院,连续战斗40多个日夜,创造了所管病区病人零死亡、医疗队员零感染的佳绩。
11.何家荣,男,57岁,中共党员,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主任医师,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他是奋战在传染病防治一线22年的“老兵”。他曾亲自用架子车拉着X光机到村里做流调;他常年坚持免费为乡村医生进行防治结核病培训。在他的带领下,信阳市结核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连续10余年在全省处于先进行列。
新冠肺炎疫情来临,已是57岁的他再次披挂上阵,从第一名病人由负压救护车顺利接诊入院开始,吃住在医院,坚持24小时值班。一位从县里转来的重症患者,情绪很不稳定,主治医生多次劝慰无效,他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通过视频同患者沟通交流,在他的安慰和鼓励下,患者情绪渐渐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并痊愈出院。
12.张建宏,男,50岁,中共党员,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二科主任,主任医师,2020年河南省卫健委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河南援鄂心理救援队的队长,他带队在武汉展开了36天的艰苦奋战,承担了8家重症患者收治定点医院的心理干预、救治工作。刚到武汉,因生病发热被隔离,但他仍不休息,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十二点,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
他细心呵护患者,在面对一位有精神疾病史、频繁自杀的患者时,他多次开展精神检查、药物干预和心理干预,快速与患者建立信任,同时将患者及时转诊到武汉收治罹患新冠肺炎的精神病定点医院进行双向专业治疗,做法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认可。在武汉期间,累计查房1351人次,为609人提供心理干预、疏导。
13.张国强,男,56岁,中共党员,洛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
新冠肺炎疫情来临,他第一时间成立专业医护团队,24小时守护发热门诊。作为洛阳市临床诊疗专家组副组长,在医院隔离病区,穿着3层防护服,夜以继日地守护着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对每位疑似病例逐一查房、仔细甄别,确保无一错诊、漏诊。他带领专家组累计会诊近千人次,确诊、疑似及发热留观患者近300人,成功治愈重症患者1例。
他医德高尚,待病人如亲人,业余时间常年坚持网上回答患者的病情咨询、为患者解疑释惑。
非典期间、禽流感、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中,他总是冲锋在前。
14.张明德,男,52岁,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2020年在火神山医院荣获三等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作为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二病区主任和医院专家组成员,每天都十分紧张和忙碌。火神山医院收治的全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他和同事没有时间考虑个人安危。他带领的病区创造了4小时内治疗19位危重患者的记录。收治的161名重症患者中,80岁以上14人,治愈率99.35%。
由于多年穿着30斤的铅衣进行手术作业,他患有严重的颈椎、腰椎疾病。2017年7月,主动请缨赴新疆巩留县人民医院开展健康帮扶,积极到牧区及边远山寨巡诊,累计接诊患者400余人次。
15.陈培莉,女,50岁,群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她作为商丘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负责商丘市及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患者的会诊及医疗救治工作,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她主动请缨,负责接管商丘市立医院新冠肺炎重症监护室,24小时吃住在医院。在省、市专家组的指导下,商丘市未出现一例危重患者死亡病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全部救治好转,治愈率96.7%,无一名医务人员感染。
她多年来积极参加卫生系统组织的健康知识基层行、会诊及帮扶工作,坚持深入基层、农村、社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将健康科普知识宣讲到基层群众。
16.郝振华,男,36岁,中共党员,安阳市林州市临淇卫生院院长,主治医师,林州市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工作者。
他作为临淇镇卫生院院长,肩负着辖区13.5万人的卫生健康和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战疫”中,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无论去哪里,总是随身带着一个“战斗包”,里面放着对讲机、隔离衣、口罩、护目镜及各村返乡人员的名单。每天安排好医院工作后,他就马不停蹄奔赴各村,为各村卫生室发放防控用品,指导、检查各村卫生所疫情防控工作。
他家7口人里有4个人是医务工作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和母亲王俊芹、妻子任晓芳、弟弟郝振国先后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一家人共同抗疫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17.赵江,男,54岁,中共党员,南阳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获得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临危受命,担任南阳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带领专家组按照“四早、四集中”原则,构建了以20家定点医院为重点、16家后备医院为辅助、6700名医护人员参与的医疗救治网络。
在对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他所在的南阳市中心医院在全市做到了五个第一:一是ECMO技术和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第一次在南阳市联合应用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二是南阳市第一例确诊治愈患者出院;三是南阳市第一例确诊重症治愈患者出院;四是治愈98岁的全国最高龄患者;五是南阳第一例利用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治愈患者。
18.赵清霞,女,54岁,中共党员,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大主任,主任医师,郑州市劳动模范荣誉获得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她主动提出到隔离病区,走进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她负责的病区接收并治愈了全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她按照国家救治方案并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接诊、诊断治疗流程,使工作忙而不乱。
她在医院隔离区工作近两个月的时间,几乎记得每个患者的样貌和病情,却常常她忘了自己到底吃没吃饭。在她看来,从艾滋病科到隔离病区,不过是一个从忙碌到更忙碌、从危险到更危险的过程。她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子,她带领的团队也完全可以战胜这种困难。
19.高传玉,男,58岁,中共党员,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医生、中原名医等获得者。
他带领团队开展了全省第一例独立完成的冠脉支架植入术、“一站式”冠脉支架植入+左心耳封堵术、激光消融术等十多项国际上先进的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刷新河南冠脉技术的标高记录。河南冠脉介入诊疗技术迈入全国第一方阵,他个人完成的手术超过12000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组织全省专家撰写了5篇专家建议,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新冠肺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救治的专题研究,向全球奉献出抗疫“河南智慧”。
他发明出压迫止血法,无偿用于临床,平均为每位患者节省400元,15年来惠及数十万患者。
20.龚广峰,男,49岁,农工民主党员,周口市中医院康复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河南省援外医疗先进个人。
他参加援助埃塞俄比亚期间,弘扬中医文化、讲好中医故事,先后参与中医诊疗600余人次,创下了日接诊200余人次的援外诊疗记录,以实际行动呈现了典型的“中医热”和“中国红”现象。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他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在一线指导并发放抗疫药物,参与制定《新冠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以及防控指导建议》等助力抗疫。
他刻苦钻研中医基础理论和名老中医经验方以及传统特色疗法,致力于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和中医养生保健的探索和研究,他研制的《千金壮骨散》《千金足浴散》等系列中医方剂均为中医药继承和发扬的典型代表。
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再超10万例
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 摄 新冠疫情近期在韩国再次出现反弹且持续扩散,韩国政府从8日零时起再次上调全国保持社交距离防疫级别,进一步收紧防疫措施。从8日起,首尔、仁川、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区的防疫级别从2级提升至2.5级,其他非首都圈地区从1.5级提升至2级,暂定实施3周。
施洛宾斯基说,今年德语语言还诞生了一批构词含“新冠(Corona)”的新词汇,比如新冠游行(Corona-Demo)、新冠数字(Coronazahlen)、新冠隔离(Corontne)、反新冠限制措施的蠢货(Covidioten)等等。日本“新词流行语大奖”12月1日揭晓,新冠疫情防范标语“3密(密闭、密集、密切接触)”一词获最优秀奖。新华社/美联 其他与新冠疫情相关的词汇也入选年度流行语。
专访:中国减贫成就为贫穷国家带来希望——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 萨克斯认为,过去40年中国积累了很多长期发展经验,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其他国家可以在多方面借鉴中国脱贫经验。
进入12月后,美国疫情蔓延趋势丝毫没有放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在疫情初期,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到第一个100万用了约100天的时间,但是进入12月份后,美国仅仅5天就新增了超过100万确诊病例。伯克斯还强调,不能指望新冠疫苗来拯救自己,只有严格遵守防疫指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才能真正控制住疫情。
12月8日,有网友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包括川音在内的多所成都高校现已封校。收到消息后,红星新闻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四川音乐学院,求证封校消息真伪。据校方知情人士透露,截至发稿,四川音乐学院并未封校,防疫措施与此前相同,校外人员无正常理由及相关证件禁止入内,请广大网友勿信谣传谣。
换洗衣物外出衣物经常换洗,必要时可以用沸水煮沸消毒,或使用84消毒剂等浸泡消毒(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难忘安徽,一声“行动起来,到一线去,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动员令,安徽卫健系统45万干部职工立刻进入战时状态,全员在岗。难忘安徽,抗疫与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以更有力举措投入“两个战场”作战,为抗击疫情、稳定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当前保持快速增长的新型消费将获更多支持。专家指出,在改善“硬设施”和“软环境”政策力挺下,各类线上消费、新型消费将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完善新型消费生态体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在全院抗疫的大背景下,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及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疫情防控工作。来源|中国青年报 ID:zqbcyol 综合: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川观新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