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特派信阳记者 程琳 陈伟然 王慧 吴彦飞/文 段晋哲/图 程维康/视频 实习生 刘智韬
“易地搬迁之后,再也不用摸黑去上学了。”邵定超是中南大学大三学生,都说山里的孩子外出上学不容易,在邵定超的记忆里,他的上学之路也实属不易。因为住在深山里,邵定超每天都要4点起床,步行20里地到镇高中上学,“这一路都是崎岖山路,而且没有路灯,每天上学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香子岗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易地搬迁让“山里的孩子”上学不再难
在商城县达权店镇东南部有一个名为香子岗的林业大村,村里耕地面积只有区区73公顷,山林面积却是耕地面积的16倍,人均耕地面积才30多平米。
王同菊家就是当地一户贫困家庭。爱人去世早,王同菊与儿子邵定超相依为命。母子俩原本居住在山里的一间土坯房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每逢阴雨天气,房子还会漏水。
王同菊搬迁到易地搬迁安置点
邵定超在镇上的高中就读,虽是在学校住宿,但是每当儿子去上学时,王同菊都要凌晨四点做好早饭,天还没亮就要从家出发,步行送孩子去镇里上学。
2017年香子岗村投资296万元建设易地搬迁安置点,集中安置贫困户18户44人。王同菊于2018年2月入住了新建好的易地搬迁安置房,在此之前邵定超已经以602分的好成绩被中南大学应用化学系录取,走之前他并不知道易地搬迁会给自己一家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从前买东西要跑很远的路,而且山上信号不太好,只能勉强打个电话,上网也不方便。一遇到下雨天,进出家门的小路满是泥不说,家里房子还漏雨。”自从搬到易地搬迁安置房以后,邵定超一家人不但住上了新房,还安装了WIFI,上网课都很方便了。“现在出门真的方便了许多,再也不用摸黑走夜路了,面包车也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送到镇上的车站。”邵定超说。
如今在香子岗村的安置点里,房屋白墙黛瓦,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室内生活用品齐全。屋前就是通村主干道,交通便利。除此之外,路灯、超市、供居民使用健身器材、文化广场,只要是村民生活所需要的,安置点都一应俱全。
在集中安置点,有专职的炊事员为五保老人供应三餐
产业脱贫“兜底” 让五保老人老有所依
“做梦也没想到能住这么好的房子,而且床、桌椅板凳、衣柜都有,一天三顿饭还有人做,感觉很舒心。”在香子岗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安置点,正在吃饭的姜奉主老人微笑着说。
姜奉主今年72岁,是该村的一名五保户,搬到集中安置点已有两个多月了。和姜奉主一样住在集中供养安置点的还有该村的7位五保户,他们年龄都偏大,原居住条件很差,交通不便,平时生活也无人照看,有的生活自理都困难。今年三月份,香子岗村为了解决五保户的居住及生活难题,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53万元,建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安置点。
作为一个深度贫困村,为何能这样保障贫困户和五保老人们的生活?答案在产业里。
香子岗村漫山遍野种满油茶
2011年返乡创业的达权店人王茂地,看重香子岗村的气候条件与自然环境,决定在这山里种植油茶,创立兴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此,他吸收扶贫资金,不断扩大投入,通过流转土地,经过数年努力,兴建起了2000亩油茶基地、200亩青钱柳基地、200亩高山茶园等多项产业。
现如今,仅油茶一项,在香子岗村就带动了100多人就业,平均月收入2000余元。在全县6个乡镇30村范围内与1750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每年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达到110万元,平均每村约30万元,每户500~2000元不等。在兴霖公司的带动下,香子岗村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树”发展模式,成功带领村民走向脱贫致富。
在一次锯树的工作中,蔡忠林失去了双手,那年他才二十来岁。正值青年却一下变成了残疾人,他一度绝望无奈、自暴自弃,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也让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是,如今的他已经是汪岗镇韩冲村小有名气的茶农,不少人来购买经他深加工后的茶叶。
乡村振兴是个大命题,有些地方依靠交通、生态、产业、文化等优势走上了致富路,然而,没有这些先天优势的乡村如何实现发展?7月26日,“决胜2020•河南更出彩”系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平顶山市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探索乡村抱团发展的新模式。
西滑封村,北依沁水,南临黄河,别看村子小,却远近闻名,“小康村”“文明村”“明星村”,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艳羡不已。改写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向前 宽阔通畅的郑北大道、覃怀大道,清新别致的嘉应观门户公园坡地景观,水鸟嬉戏的龙泽湖、凤仪
村委会临街,村民办事不再像“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