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今,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大致有这样一个规律:
几乎每五年为一个重要节点,产业集聚区就有一变:启动、升级,以及二次创业,分别因三次“危机”而起,也因三次主动求变,而一直成为中原崛起的新引擎。
当下,河南正在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老杨接受凤凰网河南专访时,系统梳理了一下,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发展历程,解释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重要性,以及当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的重心。
总结起来,有以下五个观点:
1、集聚“改变”河南;
2、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 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
3、长葛市产业集聚区拍出全省首宗成功挂牌出让的“标准地”,标志着全省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迈出新步伐、“百园增效工程”取得新突破;
4、建议全面推广信阳方案中的“区中园”以及“链长制”等新举措;
5、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是当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核心抓手。
以下为专访内容:
一
每五年,产业集聚区“变”一次
1、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抢抓产业转移战略机遇,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布局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大部署。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产业集聚区是怎样成为中原崛起的新引擎,让河南的县域经济发出“最强音”的?
杨建国:中国有句老话:危中寻机,困中求变。
2009年至今,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已10年有余。一路走来,从最初危机下的求变之举,到新常态下的强省平台,再到当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载体,河南产业集聚区“基因”里,始终绕不开的,就是“危机”与“改变”这两个关键词。
从2008年底,到2020年,几乎每五年为一个重要节点,产业集聚区启动、升级,以及二次创业,分别因三次“危机”而起,也因三次主动求变而一直成为中原崛起的新引擎。
第一次危机,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从沿海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企业向其他企业扩散,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压力加大,使得河南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非常严峻。
与此同时,当时河南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全球经济深刻调整必然促进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组,有利于河南扩大开放、借力发展;另一方面,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和区域竞争格局重塑,有利于河南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再加上历经改革开放30年发展,河南正在缩小与沿海地区的机制、政策差距,而区位、资源、市场及要素成本优势正在上升,具备了逆势发展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
两相对照,如何化危为机,借机发展,力争经过新一轮调整,使综合经济实力有一个大提高、发展方式有一个大转变、区域竞争力有一个大提升,就成了摆在河南发展道路上最突出的问题。在这个重要的节点,河南选择了产业集聚区。
正如原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所说,上亿人口的农业大省,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决不可寄望于继续依靠传统模式维系粗放式增长。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带动全局的战略举措,打造全省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增长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示范区。
第二次“危机”,2015年前后,经济新常态初启。
“十三五”大幕开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河南发展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危机”与“改变”。一方面,投资和要素驱动力有所减弱,环境约束加剧、各类风险累积叠加,企业经营面临需求不足、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带来了内陆开放的新机遇;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让河南可以借助后发优势、后来居上;在承接产业区域性转移方面,河南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以及当前正值对外高端人才技术合作的机遇期……以产业集聚区为发展载体之一的河南,再次走到了“改变”的节点上。
随后,河南产业集聚区开启了转型升级步伐。
第三次“危机”,则是2019年至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包括产业集聚区在内,县域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展望“十四五”,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成为了各地新一轮发展的共同背景。
特别是对于县域来说,当前县域经济在转型升级、引进项目、持续发展、吸引人才、统筹兼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根源上看,是没有跳出惯性思维和打破路径依赖;破解这些问题,必须增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自觉,以转观念促进转发展方式,以新视野找到新发展路子。
从机遇条件看,县域经济处在重要关口、具备后发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叠加,让县域发展的位势不断提升。与中心城市相比,县域劳动力资源优势、内需空间优势、现代农业优势等不少新优势正在形成。多年来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探索积累的经验让县域发展的路径更加宽阔。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已进入总量跨越、质量提升、动能转换、城乡融合、开放协同的关键阶段,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走到了由“创建”向“创新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跨越的关键时期。
而经过这三个阶段,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再从优到强过程。河南产业集聚区已成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新引擎,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总体来看,可以说,集聚“改变”河南。
首先,河南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成功构建了现代产业体系。多年以来,通过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发展模式,河南加速构建了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农业、工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具体来看,在产业门类上,河南产业集聚区培育了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有色、生物医药等15大类产业;主导产业数量上,超过80%产业集聚区拥有两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各地产业集聚区通过围绕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持续实施“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竞争力、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链。
其次,河南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成功构建了现代城镇体系。从吸纳就业方面来看,在国内外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河南产业集聚区就业吸纳能力却在持续扩大,省外务工劳动力加速回流,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主阵地”;从产城融合上看,在产业集聚区的助推下,全省城镇化率提升明显,城镇公共服务逐步延伸到产业集聚区,公共配套设施逐步实现全覆盖……从政策配套上看,通过规划引导集聚区发展,逐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促进产城互动融合、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健全体制机制等,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
再次,河南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成功构建了自主创新体系。经过多年发展,一套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开发研究为重点,以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的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完善。通过企业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创新载体建设,河南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总之,这些年,产业集聚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充分证明把建设产业集聚区作为带动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正确、有效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河南发展实际,必须持之以恒向前推进。
二
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牵一发动全身
2、2019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发挥产业集聚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先后多次调研产业集聚区发展,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上升到了书记、省长同时站台的“一号工程”行列。为什么提出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
杨建国: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原因:
一方面,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背景来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
除了第一个问题,谈到的“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之外,我省县域面积占比近九成、常住人口占比超七成、经济总量占比超六成,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县域经济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基础和支撑。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市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的“二次创业”和实施招商引资的“回归工程”。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河南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的“二次创业”。
可以说,产业集聚区是促进河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主战场、主平台。
对于河南来说,在高质量发展中,只有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牛鼻子”,做好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实践,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发展资源的“凝神聚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借由这个载体和平台,传递辐射影响带动更大范围内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过去两年,周口、信阳等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成功经验,更是进一步证明,通过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错位发展,产业集聚区成为了县域经济大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第二个层面,是产业集聚区本身发展阶段来看,产业集聚区也到了全面推进“二次创业”的时候。
经历了十年发展,改革提升产业集聚区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是战略所向、任务所在,形势所迫、机遇所在,自身所需、规律所在。
目前,全国都在探索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拓展高端产业发展空间。特别是产业集聚区发展迈入10+年头之后,如何更有效地拓展产业用地,加强产业空间管控和集约化利用,就成了河南破解这道难题对关键。
可以说,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 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
第三个层面,后疫情时代,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性进一步要求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
疫情过后,全国产业园区发展,将会呈现出哪些新趋势呢?产业集聚式发展,和产业集聚区作为空间载体得到进一步强化,将成为关键一环。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近年来,产业领域,产业集聚、集群式发展成为主趋势。但疫情中,还是暴露出了产业链式发展中的不少问题: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受到影响,会波及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
而作为应对,专业、专向,尽量涵盖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专业产业园、以及产业集聚区就成为了更好地选择。
全产业链的可控度、安全度,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集中反应,均为加速推进产业集聚提供了新的佐证。
3、进一步明确、突出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将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哪些新的改变?
杨建国:还是那句话:对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说,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 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
从载体上看,产业集聚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可以巩固提升载体,让产业脊梁强起来,可以实现在主导产业上再聚焦,在创新驱动上再加力,在载体功能上再提升,打造县域经济竞争新优势;
从产业用地提质增效上来看,产业用地提质增效,是地方经济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改革过程中涉及发展方式、生产方式、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是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最务实最管用最有效的抓手,也是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最重要的招法。
通过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加大腾笼换鸟、清退存量低端产能的力度,将产业集聚区内闲置、低效用地有效盘活起来,为引进、培育优质产业及项目留足发展空间,从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就成了必然选择。
从营商环境上来看,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有助于推动横向整合、理顺体制,纵向授权、创新机制,瘦身强体、精简机构,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重塑体制机制新优势。
4、目前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发展态势如何?
杨建国:当下,河南正处于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启动阶段,这一阶段,涌现出了许昌、信阳、周口等地市,长葛、清丰等县域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典型代表和样本,也有一些地市和县域,还处在摸索、实验的初期阶段,从全省来看,分层、分化的现象,还是比较明显。
三
龙头强、制度新、创新强、服务好
5、今年4月28日,河南省举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观摩活动,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省政协主席刘伟等领导带队深入县(市)产业集聚区,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现场观摩。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观摩情况看,发展态势较好的产业集聚区具有哪些共性特点?
杨建国:发展态势好的产业集聚区,有以下四个共性,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龙头强、制度新、创新强、服务好。
首先,龙头强。王国生书记谈到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时,重点强调,以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为抓手,强化龙头带动,让县域经济的筋骨强壮起来。
孟州、长葛、长垣等发展态势好的产业集聚区,龙头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以孟州为例,龙头带动方面,孟州打造了中原内配气缸套、隆丰皮草羊剪绒、广济药业核黄素三个行业世界冠军。
其中,中原内配通过与英国吉凯恩、德国莱茵金属合作,不仅巩固了气缸套龙头地位,更一举成为全球高端活塞制造基地。
隆丰皮草启动建设总投资70亿元的皮革制造产业园,近三年新上项目12个,实现了从“毛皮初加工-研发设计-终端制造-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覆盖。
其次,制度新。长葛、长垣等产业集聚区,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全省领先的体制机制创新。
这方面,重点以长葛市为例,围绕产业集聚区用地提质增效,长葛采用“零地招商”、企业“内部替零”、“产业链拓展招商”、“引鸟入笼”、“腾笼换鸟”、“规划节地”等模式,倒逼两个产业集聚区已入驻项目整改提升,及时利用闲置土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建立企业进入退出机制,盘活低效用地,破解企业发展“缺地”难题。
就在几天前,长葛市产业集聚区拍出全省首宗成功挂牌出让的“标准地”,标志着全省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迈出新步伐、“百园增效工程”取得新突破。
可以说,这方面,长葛堪称全省标杆。
第三,创新强。这里的创新,主要指的是,在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模式上的创新,这方面以信阳为典型。
从观摩考察,以及动员会会议精神来看,围绕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信阳着重推出了一整套集成、系统性产业模式探索。
这方面,信阳在园区层面,在全省率先叫响了全产业链专业园区新模式;在产业培育方面,在全省率先推行“链长制”;在领导机制方面,在全省率先同时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在考核奖惩体系方面,在全省率先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奖惩体系等等……特别是在全产业链专业园区和链长制,成为了“信阳方案”最大亮点。
第四,服务好。特别是全面复工以来,以邓州为代表,通过精细化服务,为产业集聚区全面复工复产打下坚实基础。
这方面,邓州产业集聚区按照“三有一可”机制(有组织地进行外出前健康状况核查检测、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有组织地开工复工和可追溯信息系统建设),该市成立了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对企业分类指导,一企一策:对疫情防控物资供应企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开工;确保民生物资供应企业,立即复工复产;力保外向型企业复工,满足订单需求,减少损失,履行合同;支持人员较少、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开工生产;其他企业在政府指导下制定开工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
龙头强、制度新、创新强、服务好
6、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原有存在的部分问题更加凸显:
产业集聚区面临的分化、低端、短板等问题突出;政府主导模式下,市场化氛围不浓,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高,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不足;部分产业集聚区产业生态体系薄弱,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缺乏,产业链不完整,配套体系不完善,竞爭力不强、品牌效应不突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该如何克服?
杨建国:我有五点建议:
一是,以产业集聚区用地提质增效为抓手,提高亩均产出效益,包括持续开展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这方面,可以学习借鉴长葛经验。
二是全面推行区中园以及链长制等新举措。这方面,可以学习信阳经验,在园区层面,在全省率先叫响了全产业链专业园区新模式;在产业培育方面,在全省率先推行“链长制”;在领导机制方面,在全省率先同时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在考核奖惩体系方面,在全省率先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奖惩体系等等……
三是,做好产业集聚区人才引进工作和创新平台建设。这方面,分别可以学习苏州和杭州的经验。苏州解决的是高端人才引进的问题,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喊出的口号是:别的地方有的人才政策,我们也可以有,我们还能更好更多。杭州不仅仅是产业集聚区,还有包括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特色小镇等一整套产业发展平台,特别是在构建创新生态方面,非常完备。
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完善管理体制、推行市场化开发运营等等。
第五,是推广店小二式服务。这种“店小二”式服务,除了勤劳之外,更重要的是专业、质量,需要更加清晰明确地聚焦企业发展各阶段需求,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痛点、难点,提供针对性服务,助力产业生态体系升级,从企业落户、用地供应、人才引进、研发技改、质量品牌、市场开拓等方面着手,助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而这是留给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一道大考题。
6、总体来看,进入2020年,河南一系列重大动作都指向了县域这个关键。而产业集聚区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也在日渐凸显。下半年,河南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杨建国:回到4月底,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其实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要求:
持续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在区域经济布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形成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而结合我的观察, 当前河南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总结起来,就是以“三个区”为抓手:
第一,全面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而这又从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改革,以及用地提质增效几个方向具体展开。
第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河南将会全面铺开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工作,园区将成为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和产业集聚区一起,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第三,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文化旅游大会强调,把文化旅游摆上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此外,文旅高质量发展,对于县域来说,更具体的要求,就是搞好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全面铺开,这两者成为河南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映象网讯 (记者 陈伟然)产业集聚区是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增长极,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如何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
11月26日,省政府公布《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用地提质增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指出,以发展工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其工业、仓储物流用地比例不得低于60%;实际使用各类建设用地未达到规划总面积70%的产业集聚区,原则上不得扩区等意见。并明确了河南省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管理办法等细则。
“报告虽然不长,但是句句落在实处,很接地气。”省人大代表牛留栓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政府对实体经济发展十分重视,让他备受鼓舞。
3月15日,映象网记者自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按照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原河南省环境保护厅2018年4月13日发布了《关于对部分产业集聚区增加水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行区域限批的公告》(公告2018年 6号),对2017年底前未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及在线监控设施的淅川县产业集聚区(香九厚园区)暂停审批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4月15日至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率领的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第二组,先后深入焦作、鹤壁、安阳、濮阳、新乡五市,进园区、看项目、下工地、听汇报,对30个项目进行了观摩考察、现场指导。
4月18日,省委、省政府在郑州召开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交流经验做法,点评观摩情况,表彰先进,安排部署工作,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载体体系,扎实做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分别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