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地块,察看玉米长势。
小小的一条扁担,承载着祖祖辈辈乡亲的希望。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当年,农民们谈起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境界更高的愿望时说,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我想这个目标也在实现中。‘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农民的朴素梦想,习近平始终不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情系三农,擘画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不断取得巨大进步。“金扁担”的目标从乡亲们的畅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盛夏时节,吉林省梨树县的片片沃野上,绿浪滚滚。一望无际的玉米已吐丝,正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期。
卢伟是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卢伟认为农业仍是“最稳当的行业”。合作社靠着精细管理就可以节约大量成本,比如签订单购买生产资料就能省一大笔钱。另外选好种子、化肥,采用科学的耕作技术促进土地增产,更是对抗风险的不二选择。如今,梨树镇八里庙村的176户农民都加入了合作社。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康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在调试免耕播种机。
7月22日,在吉林考察的习近平专门来到四平市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同社员们亲切交流。
听说成立合作社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社员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习近平十分高兴。他指出,你们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合作社发展道路,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发挥了得天独厚的土地优势,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很有意义。
小小合作社,让梨树农民挑上了“金扁担”。
山西大同市云州区种植黄花的传统由来已久,但以前并未形成规模。从2016年开始,大同市开始动员有基础和条件的村发展黄花产业,村干部带头领着大伙儿种黄花,种黄花的农户越来越多。
“都说‘种黄花就像种黄金’,为啥?种1亩黄花等于种10亩玉米。你说这满地黄花可不就是满地金针?” 云州区黄花种植户杨旗激动地说。
△农民在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采摘黄花。
与往年不同,今年云州区首次把黄花加工点设在地头。杨旗采摘完黄花后,直接在鲜黄花现场分拣、集中蒸晒,干黄花将统一销往全国各地。烘干后的黄花价格从每斤两元左右的收购价提升到近30元,不仅提升了黄花价值,还通过雇佣周边低收入村民,让黄花产业发展惠及当地群众。“俺们现在是不愁种、不愁摘、不愁晒、不愁卖。”杨旗说。
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走进田间地头,总书记与正在劳作的村民亲切交流,说:“黄花菜大产业啊!这个产业还真是有发展前途。一定要保护好、发展好这个产业,让它作为人民群众致富的好门路。”
行走在云州的“忘忧大道”上,路两侧满目黄花,沿途喷灌、滴灌,宛若江南。
3月末,正值农耕农忙时节。4台大型智能化拖拉机同时在田间进行土地深耕起垄作业——这是山东青岛莱西市河头店镇肖家庄村的农田。农机手赵振东没有像往常一样亲自上阵,今年新装了“黑科技”——依托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拖拉机。
△带北斗导航大型智能机械在自动驾驶状态下作业。
“我这个无人驾驶的拖拉机,一天能干150亩地,附近八九个村的活用不了一周就干完了。”赵振东表示,有了北斗导航精准路线图作指引,不仅春耕效率大大提高,耕种效果也得到保证。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强调,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镐锄镰犁”逐渐退场,智能化的农耕设备越来越有“科技范儿”。
今年4月,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盐井村,蜜蜂的嗡鸣声奏响了致富交响曲。自从中益乡发展了电商平台,陈小平的蜂蜜生意越来越红火。“六月底交付了这500群蜂种,今年就能再增收25万元。”盐井村蜂农陈小平说。2016年开始养蜂至今,陈小平的蜜蜂已经从最初的30多群逐年扩增至如今的300多群,2019年,2000斤的蜂蜜产量为他带来20万元的收入。
围绕“中华蜜蜂第一镇”主题定位,中益乡推动产业从“一产支撑”向农旅融合发展深度调整,陆续修建休闲广场、娱乐设施,发展“中益蜜蜂小镇”电商平台,大力发展旅游业。
△石柱县中益乡,蜂农查看蜜蜂生长和产蜜情况。
2019年4月15日,正在重庆市考察的习近平来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习近平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习近平嘱咐大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总书记最深切的牵挂。过上安居乐业的新生活,也是农民最朴实的愿望。
小小的电商平台,让村民们真真正正地挑上了“金扁担”。
稳住农业,是总书记牵挂的大事。
实现农业现代化,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总书记念兹在兹。如今,农民“金扁担”的成色越来越足,梦想真正照进现实,幸福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生长。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主编丨宁黎黎编辑丨栾熙彦 视觉丨杨丽璇
题:“在脱贫攻坚这件事上,我们是敢死拼命的”——甘肃脱贫攻坚进程回顾 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养殖小区,村民李应川给羊喂水(3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目前,特普洛村已经打造了2000亩青花椒种植基地并成立了金阳县新东方农民专业合作社,涵盖的105户村民中有93户是贫困户,合作社年均销售花椒4.3万余斤,93户贫困户年均实现增收180余万元。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走进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这个巨幅标语映入眼帘。近年来,光山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途径,找到了一条符合当地特色发展的路子。
核心提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县、广西深度贫困县,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一顶顶“帽子”。马空认识到,进一步延长旅游产业链,借助旅游扶贫这面“帆”,优化“旅游+”“+旅游”模式,方可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从中获取更大效益。
展会期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36.0%,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部今年启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改善农产品品质。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百花湖镇哪嘎村,这里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闭塞、农业基础设施滞后,村民们大多靠天吃饭,外出务工人员众多,属于典型的空壳村。但伴随着村里柏油路的打通以及养殖绿壳蛋鸡、种植食用菌等产业的发展,哪嘎村热闹了起来,渐渐告别了“山旮旯”。
“儿子分到乡里当老师,儿媳妇在会川镇务工,家里去年买了小车,收入一年比一年好。今年,董建新领办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了80户建档立卡户,通过在食用菌大棚务工和入股分红的形式获得收入。
打通产业链,农户、合作社、企业抱团取暖,原本产业基础薄弱的偏远农村,有了发展后劲。甘肃还加大返乡创业精准招商力度,加强金融土地等要素支持,完善配套扶持政策措施,推进返乡创业工作取得实效。
“咩咩咩咩……”出生不久的小羊羔活蹦乱跳,细嫩的叫声此起彼伏,羊圈里的热闹劲儿,让初冬的肃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暖了牧民们的心。一人富不算富, 2015年,樊得勤成立了鑫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着全村牧民一起发展养殖业,寻找黄草沟村的致富路。
“2号车,2号车,送粮回仓,4号车去顶上。近日,黑龙江省木兰县柳河镇农民王福伟手持对讲机指挥收粮,展现了十足的“科技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