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天下 > 正文

青海创新培育模式打造高素质农牧民队伍

2020年08月17日10:03  来源:青海日报

5034


手把手的田间指导。

大棚里的培训。 图/高生莲

  高素质农牧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代表农业农村的未来。近年来,青海省高素质农牧民培育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不断创新培育机制,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取得喜人成绩。累计培训高素质农牧民9.4万人(次),通过认定达到1.8万人,一批农业农村的“领头羊”正在不断成长。

  “点餐式”培训,

  激发致富内生动力

  7月底的门源回族自治县烈阳高照,走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门的陈香正,却是脚步匆匆。今年,因县里好些合作社有意愿参加“植保无人机操作”培训,但又面临培训经费紧缺的实际困难,负责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陈香正,多次与相关部门咨询培训流程、商讨培训费用及场地租赁、证书发放等相关事宜。

  “经反复推敲后,我们将植保无人机操作列为今年的培训专业。只要农牧民朋友有需求,无论困难多大,我们都会努力帮他们去完成,这也是我们开展培训的初衷。”陈香正说。

  说话间,泉口镇中滩村村主任马明祥走了过来,“陈老师,今年我们村上的养殖大户强烈要求把他们给培训一下,之前村上的贫困户参加了培训,效果特别好,所以养殖大户们心里也热得很……”

  与马明祥道别后,一路上,陈香正的手机响个不停。

  “陈老师,我家青稞发生黑穗病了,你过来看看吧?”“陈老师,我家油菜好像受药害了,你看能不能解救啊”?“陈老师,我家羊生病了,你给帮着找个老师看看吧。”

  陈香正告诉记者,眼下,虽然一年的培训工作已结束,但农广校的教师继续跑乡镇,进村社,与农牧民打成一片,耐心细致讲解技术措施的同时,积极为今年的培训工作搞调研,谋思路。为了将每一个有培训需求的农牧民纳入进来,老师们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全县的每一个村社角落。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发展。为紧密结合全县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和农牧民实际需求,门源县农广校与扶贫、人社、乡镇、村社等部门积极对接,按照“稳粮、强油、提草、增菜、扩特色”的培训思路,重点加强相关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培育;同时以“扩优、抓特、提质”为重点,着重培育奶牛、肉羊等产业的经营主体带头人及致富带头人。

  这种特色产业“点餐式”培训,极大激发了农牧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以前招学员的时候,要做好多思想工作,现在农牧民们可积极了,很多人都是自己跑来要求培训。像今年植保无人机操作员的培训,有50个名额,结果报名超过了70人。很多合作社的负责人都要求让他们的成员参加培训,农机、合作社管理、植保和无人机操作等方面的培训,现在成了热门。”陈香正说。

  今年,门源县结合有机肥替代化肥、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项目,在资金上向已培育的高素质农牧民倾斜;在服务上强化技术人员科技承包服务工作,实行农牧业技术员与高素质农牧民科技结对帮扶。

  在多年的农牧民培训工作中,门源县积极探索,丰富创新了培训模式,学员能力大幅提升。

  “如果没有县里农广校举办的青年农场主的培训和其它相关的培训学习,如果没有老师们的引导帮助,激发我们的创新创业热情,我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已注册两家合作社,入股牧民达35户,有牦牛820头、藏系羊4500多只、饲料加工厂房3375平方米,并有青储窖和冷库厂房的马兴全由衷地说。

  现在,马兴全的合作社业务范围包括O2O体验式农畜产品销售、生态农庄、自驾游营地、民宿体验等。年收入达 850万元,每年发放人工工资131万元,带动4个乡10个村集体经济发展,直接带动17户贫困户脱贫。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省各级农广校充分发挥农牧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培育模式,创新培育方法,完善培育体系,不断提升培训成果,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像马兴全一样,改变固有观念,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成为农村牧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助推乡村振兴。

  据了解,2019年度全省农牧民教育培训,从2019年11月开始到2020年6月底圆满完成,共培训各类农牧民15018人,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845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8333人、产业扶贫带头人11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368人,现代创业创新青年2386人,特聘农技员46人……

  “今年,全省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及振兴乡村产业需要,围绕部省共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为目标任务,以满足农牧民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结合农牧业科技三级平台技术服务,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现由课堂教学向田间地头的实践性教学转变,实现全过程跟踪培养。”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负责人介绍。

  贴近生产,提升质量,

  优化人才结构

  赵顺帮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林乡柳林滩村养牛大户,勤奋努力的他,虽然有多年的养牛经历,但规模一直提高不上去。

  去年赵顺帮参加了养殖培训,学到了养殖的新知识,掌握了新技能,很受启发。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现在他的养殖规模已发展到170头牛,效益差不多增加了15万元左右。

  “在培训中感觉老师的授课内容特别贴近生产,实践观摩也直观易懂,在不知不觉中传授给了我们很多经验,这种培训方式对我们来说是最实惠的。”赵顺帮说。

  根据农业生产活动规律及农村实际,大通县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方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开展培训。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其它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实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县、乡、村三级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采取外聘、横联、内培养的思路,严格选聘科技型、专业型、实践型的省市县专家任专兼职教师,并建立农广校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师资库,实现了农牧系统人才资源共享。

  去年底,大通县城关村党支部书记黄雄,参加了全县农牧民教育培训班,收获满满。

  “油菜、马铃薯、设施蔬菜、肉牛养殖等主导产业的培训,真正契合了新时代农民的实际需求,让我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理念。对典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观摩考察,更是让人开阔眼界,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思维和信心。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农民科学养殖种植技术会越来越好,乡村振兴产业会越来越兴旺。”黄雄深有感悟地说。

  大通县农广校的祁兰老师告诉记者, “老师们为了巩固教育培训成果,每周通过班级微信群随时和学员联系,深入了解培训学员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进行线上答疑。督促学员利用空闲时间通过云上智农App进行线上学习种植养殖新知识新技术。按照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和省农业农村厅的部署,全体教师进村入户以调查问卷方式对培训的要求及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人数约为1300人。”

  化隆回族自治县紧扣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抓好常规种养殖产业培训的同时,根据全县产业发展实际、学员需求及脱贫攻坚任务,因地制宜,设置了“生猪养殖”、“草原管护”、“农村电商”、“农资销售”等专业,实现了培训的多元化、专业化。

  针对全县农牧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现实,化隆县农广校采用先易后难,分级培训。在授课教师的配备上,选择语言表达能力强、且长期在基层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在教材选择上,尽量选用适宜本地区的教材,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的“本地化”。

  到陕西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农林博览园、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金石牧业领略现代农业的全新发展模式;到四川峨眉山市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四川马王村创新示范园区、四川天森农机有限公司、大通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有机肥生产基地,观摩学习现代农业和化肥使用知识;到互助土族自治县电子商务基地体验电子商务产品、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视野……

  西宁市湟中区在农牧民培训中,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搬进实训基地,打破了以往“灌输式”的模式,并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与第三方培训机构签定服务协议,带领学员走出去。

  被评选为全省“百名新型职业农民典型”的湟中志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傅云洁对记者说,“我们参训的学员与观摩基地负责人及家庭农场主面对面交流学习,互相解答种植、养殖存在的问题。我们了解到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更新了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眼界和思路都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未来我想要我的合作社实现科学种植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链条式发展,合作社的成员都具备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培优领头雁

  育强带头人

  经过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不懈努力,目前,我省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一批青年农牧民正在成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领办人和带头人,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以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种植户和养殖户为重点培训对象,尖扎县结合各村户的实际需要,针对农牧民培训的不同要求,先后组织农牧民教育培训学员,分多批次到陕西省及本省内多地实地观摩学习,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综合型人才队伍。

  在这支综合型人才队伍里,29岁的坎布拉镇古日羊麻村村主任尼玛东智,是一位典型代表。

  尼玛东智是农广校的优秀学员,他利用自己培训学到的乡村旅游知识,带领村里的精准扶贫户、低保户,利用古日羊麻村的自身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同时,想方设法跑项目,千方百计学技术,加大投入力度,使全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观。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尼玛东智申请组织了150名村民去外地集中培训,通过实地操作,提高了村民的种、养殖技术。

  尼玛东智不仅关注自身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升,还从村里年轻人中选拔比较优秀的出去参加培训、实地考察和学习。这些年轻人用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为古日羊麻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古日羊麻村的未来奠定了人才基础。

  在尼玛东智带动下,古日羊麻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村集体发展蒸蒸日上。

  在农牧民培训工作中,湟中区突出培训重点群体,培优育强领头雁。遴选一批以粮油、蔬菜、饲草、牛羊养殖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种养殖大户、农机大户作为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与贫困村第一书记和“三区人才”对接,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动力和产业扶贫带头人作为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对象;还将各类经营主体内从事农机服务的人员、村级防疫人员等作为专业服务型培训对象,坚持因材施教,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引擎”。

  入选2019年度全国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的李峻,是湟中区多巴镇玉拉村希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2010年开始创业的李峻,先后建成标准日光节能温室103栋,每年生产各类优质果蔬1000吨。成长起来的李峻成为西宁市科技特派员,先后十多次被农业部门派往各州县实地讲课,连续3年被湟中区农业农村局聘为包片技术员。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成员年均收入增加到3.2万元以上,合作社也已形成完善的产、供、销体系。

  据了解,在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省农业农村厅努力构建省、州、县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三级联动、分工协作,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农牧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培训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为补充的 “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培训工作从最初试点探索,到示范引领带动、推进制度建设,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为提升农牧民素质,实现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代高素质农牧民已成为发展农牧新产业新业态的先行者、应用新技术新装备的引领者、创办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实践者。

文章关键词:农牧民素质 农机大户 藏系羊 培育机制 农牧民增收 培育方法 培育方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 科技承包 科技结对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针尖上的民族风绣出多彩生活

    科右中旗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蒙古族手工刺绣技艺的独特优势,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助推精准脱贫工作。2019年7月19日,科右中旗举行万人刺绣培训大会,10573名绣娘创造了“规模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技艺展演”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