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 王子晖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18日赴安徽考察调研,了解当地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等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在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一路所见让他十分感慨。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18日赴安徽考察调研,察看淮河水情,了解当地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等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来到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时,看到庄台街道整洁、村民生活井然有序,习近平十分感慨,对乡亲们讲了一段话:
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要达到现代化水平。
淮河是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千百年来,治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课题。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治理翻开新的一页。近70年来,“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忠诚守护着中下游安全,“舍小家,保大家”的王家坝精神家喻户晓。
今年7月以来,淮河流域经历了一次严峻的汛情考验。根据国家防总命令,王家坝闸开闸放水,濛洼蓄洪区第16次启用蓄洪。不同的是,经过整治,庄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洪水中的孤岛成为了“希望之岛”。乡亲们告诉习近平,蓄洪期间,大家住在庄台,电没断、水照供、生活用品有人送。
在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中国人民积累了宝贵经验,抗御灾害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这是习近平感慨的地方。
一部治淮史,是中国人民斗争史的一部分。面对自然灾害,乃至一切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不但敢于斗争,也越来越善于斗争。习近平的感慨又何尝不是为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斗争意志、斗争本领而发。
炎炎烈日,习近平走进田间地头,乡亲们都在抢种补种。他们告诉总书记,水退到哪里,就补种到哪里,请总书记放心。
习近平考察的红亮箱包有限公司是一个扶贫车间,这次因开闸蓄洪导致公司停工15天,大水退了,工人们抓紧复工复产,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看这次考察的照片,在室内,大家还戴着口罩。这意味着战“疫”仍在继续。
……
一次疫情、一场大水,面对困难、挑战,全体中国人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面对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挑战,我们也要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联播+12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进出口已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从战“疫”主战场武汉到三秦大地陕西,从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松辽平原到澎湃着经济活力的长三角……习近平总书记今年的考察足迹中,留下许多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殷殷嘱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脱贫攻坚、双拥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等。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习近平: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场多边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密集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回应时代之问,给出中国方案。“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人类唯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才能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天天学习福州繁华闹市中,静立着一座古朴的院落。这里是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回忆到的“杨桥巷故居”,也是冰心在《我的故乡》中用细腻笔触描绘的令她魂牵梦绕的“父母之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第三个全国“宪法宣传周”在各地同步展开。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设立国家宪法日;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等,以国家立法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关于国家象征和标志的重要制度;
“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民普法的头等大事。”唐一军表示,目前正值“七五”普法收官、“八五”普法规划谋划之际,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将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与普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重逾千钧
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12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全体会议代表,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