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身着素衣,心有锦缎。”
少年对于世界的所有好奇,在老师那里总能找到答案。
人生的考卷中没有送分题,幸而有老师教给过我们标准答案。经历了疫情的考验,今年的教师节有些不同。那些在疫情中坚守岗位的老师们是学生们最宝贵的财富,在此背景下,河南广播电视台映象网推出【乘风破浪的老师们】系列报道,挖掘全省优秀教师的突出事迹和典型形象,展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献礼教师节。
映象网记者 陈伟然
作为中学高级教师,高中数学教师的何小龙,从1997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做了19任班主任、12年年级长、9年学校中层干部,目前担任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新疆部主任兼任郑州树人中学党支部书记。作为数学教师,他把“让学生喜欢数学、让学生会学数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和业务能力,引导学生在数学的世界里放飞思维,使数学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
用心呵护,增强育人能力
作为班主任,何小龙秉持“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各有花期,我们只需要全心耕耘,静待花开”育人理念,奉行身教重于言传工作原则,注重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提升。
做班主任的十九年里,何小龙多法齐臻,注重学生行为养成;关注学生身心冷暖,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何小龙是孩子们口中亲切的 “龙哥、龙叔”,无论他们开心还是郁闷都会乐于来找他分享,甚至在“不小心”对异性同学产生好感时找他倾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们成为‘别班孩子’眼中最幸福的班。”
2014年,何小龙安阳老家的父母突遇车祸,母亲在ICU抢救八天后不幸离世,父亲重伤,家中大哥脑梗无法自理,他觉得自己的人生陷入了无际的黑暗之中。“是我的孩子们用他们的真情陪我度过了生命中最黑暗的40天。”孩子们把每天的期待和祝福叠成千纸鹤,他们把他们的真情融入“励志卡”……那办公室门上心形的励志卡,那点点滴滴心疼和鼓励何小龙的话语,至今仍让他难以忘怀:这些孩子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稀释了我的痛苦,让我更坚强地面对生活。
长情陪伴,共育天山雪莲
2015年11月,何小龙接任学校新疆部主任,负责学校内地新疆高中生班600余名新疆娃娃的学习生活管理。“这些孩子每年8月从三千多公里之外的新疆来到中原腹地,次年6月才能回家,而我,就成了他们在郑州的家长。”
何小龙深知疆部孩子的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对于这群常年在外求学的孩子来说,老师的关切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丰富这些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他和疆部的老师们组织新疆娃娃进行思政学习、培优辅弱、外出研学、节日联欢、社团活动等,几乎所有的节假日,他都和疆部的孩子们在一起。“这五年的大年三十和初一我都在学校陪疆部孩子一起过,我爱人带着孩子回信阳娘家;大年初二到初五我们一家在安阳汇合陪我父亲过年;大年初六再回到学校,成了我家最近春节的“新常态”。庆幸的是,家人对我工作的理解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守岗尽责,抗击新冠疫情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往常的节奏。从元月21日(腊月27)开始何小龙连续48天守在学校(至5月6日的105天,仅回家5晚)没有迈出大门一步,和580个新疆学子同吃同住同学习、共同抗疫,近在一公里外的妻儿却只能通过屏幕相见。
“我们根据疫情的变化研究、制定新的防疫对策,想方设法联系防疫物资,认真落实通风消杀,开展线上班会课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集体为孩子们采购生活用品,统计孩子们每天的体温、饮水量、锻炼时间,组织孩子们有序学习、开展活动,每天三餐盯着孩子们排队、洗手、错峰……”100多天的日子何小龙就在认真落实这些琐碎的小事、和孩子“斗智斗勇”中过去。
朝夕相伴,在疫情的阴霾下疆部孩子们依然温暖心安;因为坚守,100多天的防疫隔离工作有条不紊,580个孩子生活学习有序、健康快乐成长。
何小龙说,或许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丈夫和父亲,但他无愧人民教师这个称号。“回顾二十三年的工作生涯,我再一次确认,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壮举?只要用心把该做的做好,便可静待花开,清风自来。全心耕耘待花开,春风化雨育英才,前方的路漫长而修远,孜孜不倦的我仍是一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