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是老百姓安身立命、挡风避雨之所,安居乐业向来是中国人的梦想,而如何满足贫困人群的住房需求,与全面脱贫奔小康息息相关。
为彻底解决高寒贫困地区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问题,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把住房安全建设作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任务,坚持新村、新居、新产业、新农民、新生活“五新同步”,统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安全住房建设项目。
截至今年7月份,凉山州累计完成新建安全住房19.5万套,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住房7.4万套,彝家新寨住房建设9.8万套,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住房等2.3万套,全州贫困户安全住房保障率达100%。
喜德县光明镇彝欣社区:
住房大改善 日子有盼头
车辆行驶在凉山州喜德县的公路上,四周群山环绕,郁郁葱葱。从县城驱车大约20分钟,远远便看见一片依山傍水、崭新的大型社区,数栋明黄色的楼体上立着“光明镇彝欣社区”几个大字。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彝欣社区内看到,道路宽敞整洁,绿化良好,设施齐全,居民在小区内散步、休憩,与城市里的住宅小区并无差别。
彝欣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吉力阿体介绍,彝欣社区位于光明镇甘哈觉莫村,是喜德县一处易地搬迁大型集中安置点,总建筑面积达19.12万平方米,计划安置农户1698户,其中易地扶贫搬迁1399户7084人。
的日伍机今年28岁,彝欣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后,的日伍机一家三口出资8000元,分到了现在的这所近80平方米的房子,去年10月份正式入住。“我们以前住在山上的土坯房里,又小又简陋,用水用电基本都是靠提井水和点蜡烛。现在的住房条件比过去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在的日伍机家中,她边说边翻出以前土房子的照片展示给记者。
“住”的问题解决了,还得解决“吃”的问题。过去,的日伍机和丈夫都在家中种地,“一年忙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日子很苦”。如今,丈夫在江苏务工,每个月能有4000多元收入,家里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的日伍机说,自己通过优惠政策,贷款3万元,开了间小服装店。“虽赚得不多,但店离家很近,方便照顾孩子。希望将来能扩大服装生意,生活能越来越好。”的日伍机的笑容里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昭觉县沐恩邸社区:
告别悬崖村 迈向新生活
“曾经,土房洼路愁温饱;如今,苦尽甘盈奔小康”。走进凉山州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办事大厅门口对联特别醒目,这是该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428户6258人搬出大山挪穷窝,阔步迈向新生活的真实写照。
今年5月14日,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完成搬迁入住,该安置点涉及包括沐恩邸在内的5个社区,共安置3900余户1.8万余人,这也是四川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进沐恩邸社区时,近40名彝族妇女身着民族服装,在社区广场上载歌载舞。在旁边观赏的杨铝洗说自己刚刚“放学”。
“以前每天早上要下田,围着庄稼地打转转,现在早起就到社区的技能培训班上课学电工技术。不仅不交学费,每天还能领20元补贴。学成以后我准备就近找工作,既能照顾孩子也能挣钱。”杨铝洗说。
今年6月12日,杨铝洗一家四口从“悬崖村”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搬到了沐恩邸社区,分到了100平方米的房子。“以前进一趟县城,往返要走4小时。在村里想买东西,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根本买不到。”新旧对比,搬家后的好,杨铝洗可以说出一大串。“再也不用和牛羊住在一起了,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娃娃出门就上幼儿园。”
为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安置点积极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确保搬迁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政府加快对扶贫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社区治理,对贫困户开展免费的烹饪、电焊等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
环境“高大上” 服务更贴心
走进凉山州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大上”。洁白的单元楼整齐划一,宽敞的柏油路纵横交错,成片的绿化带生机盎然。
据悉,越西县共有13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涉及搬迁群众4938户21814人。其中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城北感恩社区,新建住房1440套,共安置17个乡镇38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421户6660人。社区内配套建设幼儿园、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自搬迁以来,城北感恩社区还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优势,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帮助、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一体化贴心服务。
据城北感恩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虹介绍,该社区以人均5000元投资入股越西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县内4个重点项目,通过分红增加群众收入。社区内设有4个扶贫车间,可提供就业岗位约1000个。
城北感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对面就是越城镇第一幼儿园。“我们社区配套有两所幼儿园,都能够容纳上千名孩子。”越城镇第一幼儿园园长木兰英告诉记者,目前幼儿园针对社区适龄儿童实现了全员免费入学,家长们基本不用再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此外,社区还设立了1所医疗服务站,配备了5名医务工作者,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让搬迁群众医疗卫生基本需求得到保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春沐阳 刘畅)
总有一些年份,注定会在时间的坐标轴上镌刻下熠熠生辉的印记。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乔迁新居。
日前,贵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个未摘帽的贫困县全部出列。得知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比冈感到十分振奋:“这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当地实施的脱贫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的减贫仍稳步推进,经济最落后的山区也实现了脱贫。
日前,贵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个未摘帽的贫困县全部出列。得知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比冈感到十分振奋:“这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当地实施的脱贫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的减贫仍稳步推进,经济最落后的山区也实现了脱贫。
日新月异的中国,从来不缺振奋人心、提振士气的好消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是心头的关切,也是脚下的实践。从“愿景”到“实景”的美妙变化,也为时代记录着一方水土的奋斗场景,就此砥砺着更加长远的壮美征程。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而奋斗者永不止步。
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土桥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杨喜梅在家中收拾家务。
国新办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搬出来只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第一步,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安置社区治理也是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的重要后续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底已有920万贫困搬迁群众实现脱贫,今年剩余的40万贫困搬迁群众各地已完成相关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结果表明,搬迁群众住房质量安全验收率达100%,子女就学条件改善率达99%、就医条件改善率达99.87%,“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率达100%,搬迁群众满意度达100%。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会上表示,安置社区治理是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的重要后续工作,关系到千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组织开展新时代新生活行动,引导专业社会工作等服务,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社区新生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会上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有关部门一道,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拓渠道、强政策、优服务,持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帮扶力度,累计帮助358万搬迁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实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
近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宣布最后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到那时,现在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要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