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9月9日电(记者牛少杰 何娟)黄河河南段河道总长711公里,临黄大堤565公里。为贴近观察黄河两岸新变化,记者自9月8日起,从黄河流入河南起点出发,以骑行等方式“行走”黄河河南段,第一站是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
9月7日在豫陕交界处拍摄的黄河(无人机照片)。
得知记者是骑行进村,69岁的李生金讲起了他在村里的“骑行史”:“2000年前后,你们走的这条路叫‘扬灰水泥路’,晴天刮风扬灰,雨天积水泥泞,只能推着自行车走,走一会儿就得拿小木棍刮刮车轮上的泥,要不然推都推不动,只能扛着自行车走。”
“行路难”给李生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但现在的杨家村,道路都进行了硬化,主干道两边还栽上了花木,沿路绿树成荫。村旁还有两座高架桥,一座是高速铁路桥,一座是高速公路桥,最近的高速公路入口距离杨家村只有约4公里。
“李生金所在的杨家自然村和李家自然村曾经都在半山腰,不仅生产生活不便,还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危险,2005年后群众陆续往山下搬迁,2015年还享受到了国家避险解困专项支持,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杨家村党支部书记王生财说,村里建起了新医院、幼儿园、文化舞台和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9月7日,在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广场,村民在晾晒玉米。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9月7日,在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幼儿园,校车在接送放学儿童。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杨家村新建的广场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记者下午四点多到达时,群众正在把晒好的早玉米拢成堆,装进袋子收回家;广场一角,幼儿园的校车已经等在门口,放学铃声一响,小朋友们排队鱼贯而出;文化舞台边上,几名商贩正忙着收购花椒籽……
9月7日,在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广场,村民在晾晒玉米(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要不是农忙,晚上还有广场舞和锣鼓表演,舞台上还有群众唱戏。”提起村里的新变化,王生财滔滔不绝,“新建的两层医院,今年初被用作发热门诊,发挥了很大作用。”
9月7日拍摄的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无人机照片)。
除了村里人居环境在变好,村外的农田也有了“新气象”。杨家村建起了58个种植大棚,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集体经济也充实起来。
9月7日,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村民在采摘花椒。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王生财介绍,老村拆旧复垦种上了花椒,群众从村里租来大棚种植草莓、圣女果、小乳瓜,村集体每年能有十来万元的收入。“集体经济充实了,村里干事就有了底气,修水电、搞绿化、做环卫就有了可持续性。”
9月7日,在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广场,村民在晾晒玉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世代居住在黄河边,杨家村的命运与黄河息息相关。杨家村的面貌不断变化,杨家村人同时也见证了黄河生态的变化。
“最开始河滩里野鸡、野兔很常见,冬天还有很多大雁,后来越来越少,但是最近这几年明显增加。”王生财说,生态好不好,动物早知道。(完)
黄河河南段河道总长711公里,临黄大堤565公里。文化舞台边上,几名商贩正忙着收购花椒籽…… 9月7日,在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广场,村民在晾晒玉米(无人机照片)。
黄河河南段河道总长711公里,临黄大堤565公里。文化舞台边上,几名商贩正忙着收购花椒籽…… 9月7日,在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广场,村民在晾晒玉米(无人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