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马德里9月16日电专访:外企看重中国创新机遇——访西班牙经济学家恩里克·凡胡尔
新华社记者冯俊伟
尽管受疫情、贸易摩擦、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多数欧美企业仍选择继续留在中国,因为外国企业看重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珍视中国所提供的创新机会及科研资产,西班牙前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经济学家恩里克·凡胡尔1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凡胡尔在采访中就世界经济形势、产业链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他指出,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有着多重原因: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连续多年强劲增长;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不再把中国视为低成本加工厂,“而是珍视中国所提供的创新机会”。
凡胡尔说,中国政府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确立了发展方向。近年来中国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力不再是中国竞争力的唯一关键因素,许多公司看重的是中国众多专利和不断积累的科研资产。
凡胡尔高度评价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纾困举措。他说,中国政府采取非常明确和有力的措施,有效避免了经济衰退,经济率先恢复正增长。目前,包括西班牙在内的很多国家在学习中国的做法。
凡胡尔说,从长远来看,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事实上,在疫情暴发之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已对供应链产生影响。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机械化生产带来的机器替代人工,也是供应链发生变化的原因。
他表示,一些公司为降低产业链风险,尽量减少对较远供应商的依赖,避免因地理因素造成原料或配件供应中断或全面停产,这是疫情暴发以来的一个新趋势。同时,一些已有趋势也在延续,如供应链区域化聚集以确保货物供应、产品个性化需求促使生产越来越靠近消费中心等。(完)
专访:中国减贫成就为贫穷国家带来希望——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 萨克斯认为,过去40年中国积累了很多长期发展经验,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其他国家可以在多方面借鉴中国脱贫经验。
当地时间12月1日,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到明年年底,全球经济可能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预计中国对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
德国《青年世界报》网站10月30日发表题为《加强内循环》一文,作者为德国外交政策网站编辑耶尔格·克罗瑙尔。全文摘编如下: 中共五中全会通过新的五年规划建议:中国拉动国内经济,并且希望在高科技领域变得更加独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及其通过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美国米尔肯经济研究所 首席经济学家 威廉·李:中国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中国将坚持发展清洁能源技术,这一技术将更加环保,同时保证更高价值的服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及其通过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美国米尔肯经济研究所 首席经济学家 威廉·李:中国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中国将坚持发展清洁能源技术,这一技术将更加环保,同时保证更高价值的服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及其通过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同样关注中国发展的还有印度环球智库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普拉松·夏尔玛,他指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成绩单”将为全球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提振作用。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3.1%。目前,随着确诊病例激增和纾困措施难产,企业破产和永久性失业增加,美国经济动能正在减弱。
27日,印尼金融系统稳定委员会(KSSK)表示,由于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印尼第二季度经济大幅下滑,但是第三季度经济有所改善。印尼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升值和中国经济回暖将有利于印尼的出口。
当地时间10月19日,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博斯蒂克发表讲话,谈到了疫情期间美国少数族裔相比白人受到了更为严重的经济打击,这是美国顶级经济学家再一次公开提及疫情带来的种族分化。
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贸易额同比下滑5%;而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逆势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复苏态势。报告显示,全球贸易额继二季度同比骤降19%之后有所回升,三季度同比下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