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车道岭林场。无人机航拍图)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车道岭的护林员古玉忠,就骑上摩托车进林场了。
“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定西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高。当地人常说,在定西,种活一棵树不比养一个孩子容易。
这是古玉忠护林的第30年。“我负责1300亩森林的防火防盗、病虫害预防等工作,虽然辛苦但却很有意义,而且还有不错的收入。”古玉忠说。
车道岭林场,大小8座山梁、50多条沟湾,1.3万多亩的土地如今披上了“绿装”,森林覆盖率达到92.75%。林场苗圃现有各类育苗地208亩,留床苗木80万株,主要有云杉、侧柏、油松、刺槐、五角枫、河北杨、香花槐等。
对绿色的执着,支撑着这里的人们种树不停歇。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横亘于榆安两县区的车道岭上建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图为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福州林。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刘赫摄)
走进定西市安定区南山,绿色蔓延。而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
2017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定西的福建省福州市,从生态扶贫入手,出资援建生态林。3个年头过去,目前已完成造林面积1.11万亩,投资4599万元。
“在定西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造林的关键是解决缺水难题。” 定西市安定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陈正斌介绍,在福州的帮助下,他们选择耐旱树种,在造林时添加保水剂,同时配套建设水利设施,这才有了脚下的这一片绿野。
截至2020年9月,安定区林业用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8%,天然草原117.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98%。卫星图显示:近20年里,定西的绿色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范围不断扩大。
山在这里称为“塬”,四周陡峭,顶上平坦。两山之间的夹缝称为“沟”,沟底铺出一条新路,飘向远方。站在高处俯瞰,梭梭成林,植被茂密,曾经一望无际的旱塬,如今披着“绿装”连绵起伏……
题:“在脱贫攻坚这件事上,我们是敢死拼命的”——甘肃脱贫攻坚进程回顾 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养殖小区,村民李应川给羊喂水(3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易地扶贫搬迁近1000万贫困群众,通过帮助贫困人口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实现搬得出、能脱贫、可致富。9月14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依撒社区)彝绣扶贫车间,几名留守彝族妇女在制作彝族传统服饰。
一场秋雨过后,中川村张家湾社的几座山头像被清洗了一番。记者从安定区劳务工作办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安定区分批次向台江区组织输转劳动力14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167人。
想起曾经读过的一首诗:“在九曲黄河的上游,在西去列车的窗口……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定西位于甘肃中部,气候干旱少雨,缺水是制约这里生产生活的最大难题。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坪村村民 赵明:现在经过科学种田,亩产翻了三四倍,达到四五千斤,铺上地膜了,产量也高了,农民收入也高了。
9月2日,在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南川村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邵俊堂(右)和妻子在辣椒制种棚中劳作。新华社记者 李杰 摄 9月2日,在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南川村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邵俊堂在辣椒制种棚中劳作。
9月2日,在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南川村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邵俊堂(右)和妻子在辣椒制种棚中劳作。9月2日,在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南川村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邵俊堂在辣椒制种棚中劳作。
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以产业发展为基石,探索出六种扶贫模式,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对新识别贫困人口、易返贫人口进行动态监测预警,确保他们得到及时有效帮扶,确保新识别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决不让易返贫人口落入贫困陷阱。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集团董事长李幸泽感慨道,“表面上浦发银行是支持了一个蓝天公司,但实际上,浦发银行带动了蓝天公司背后的10万农户,更是带动了几万贫困户”。数字化赋能的“蓝天e贷”,也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户们奔向小康生活的脚步更稳更快。
将百姓冷暖放在心里的干部,百姓也将他放在心里。在陇西县任副县长时,柴生芳参与筹建了陇西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多方奔走,找项目、拉投资,引进李氏文化产业综合开发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