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十三五”,这5年】天蓝地绿水清 扮靓美丽中国

2020年10月07日11:07  来源:经济日报

5034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访浙江安吉余村,考察西溪湿地;走进秦岭深处,察看自然生态详情;在汾河岸边了解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总书记念兹在兹。

  “十三五”期间,我国各地不断夯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以前黄河水又脏又臭,我们不敢亲近她。现在的黄河漂亮、温柔又干净,从早到晚,市民都愿意到黄河边游玩。”兰州市民一席话道出了黄河兰州段的变化。

  兰州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工业排放造成的黄河污染一度让兰州人痛心。近年来,通过严控排污、沿河截污、河道湿地修复以及治理过度开发等行动,黄河兰州段水质已连续4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推动环境保护全国一盘棋。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开药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又为治理黄河指点要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如今,长江之病渐消,江豚频现,鱼翔浅底。沿黄省份也大步迈向更广阔的发展之路。大江南北的人们用汗水浇灌和培育着共同的绿色家园。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认为,近年来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变化和成就,体现了5个“前所未有”:“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十三五”以来,全国新增完成12.5万个建制村环境整治任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花香、听得到鸟叫、记得住乡愁。这些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和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正通过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一步步变成现实,并进一步转化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和资源基础。

  数据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9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上升8.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下降23.1%。2019年,全国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十三五”以来已累计完成防沙治沙880万公顷。

  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眼下,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在实施之中。从2015年底河北试点起,3年时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完成全国31个省区市第一轮督察全覆盖,并分两批对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从去年开始,这项工作进入第二轮例行督察。

  从广东练江污染整治,到云南洱海周边旅游发展管控不力问题、马鞍山长江岸线污染问题,一个个曾被认为“不可能”整治的污染问题,一处处曾一度失去的水清岸绿,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推动下,或整改到位,或失而复得。

  “5年来,督察成效是非常显著的。”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用4句话加以总结,老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决问题。

  “正是借助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力量,推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凝聚起了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共识。”黄润秋表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长效化,现在各个省份都建立了环保督察制度,中央也明确了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更重要的是,推动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办成了一批长期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绿色家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从青藏高原往北,沿祁连山、贺兰山、阴山至大兴安岭,辽阔壮美的草原是天然的绿色屏障。那无边无际的绿色,随着古老的诗词吟唱,始终在人们心头萦绕。日前,敕勒川等39处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正式启动。

  从三江源到毛乌素沙地,从东北林区到云南洱海,一个个“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故事,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拼就美丽中国的动人图景。

  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持续开展,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6.7%。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固体废物进口量比2016年减少71%。

  节能减排培育经济发展绿色动力。2019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60.8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下降23.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8.4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下降27.5%;我国清洁能源占比迅速提高、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续降低,去年降至57.7%。2017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约46%,提前3年实现了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

  生态保护让神州大地绿意盎然。近年来,我国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将约25%陆地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东北虎豹、大熊猫、神农架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稳步推进。

  加快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由点到面带动荒漠化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十三五”期间,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和1980平方公里,植被平均盖度增加0.7个百分点,沙尘天气次数年均减少20.3%……

  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14亿中国人正以久久为功的精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呵护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红艳)

文章关键词:十三五 地绿 绿水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保护 2019年 生态环保 盖度 总书记 湖草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国航天耕宇牧星耀苍穹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题:“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国航天耕宇牧星耀苍穹 北京时间12月6日11时5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四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 不再止于专科!十三五”期间我国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地位

    今天(8日)上午,教育部召开第三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目前,我国共有职业学校1.15万所,在校生2857.18万人;中职招生600.37万,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70%;高职(专科)招生483.61万,占普通本专科的52.90%。

  • 奋进!中国号巨轮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这些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结果。

  • 以制度优势凝聚新时代奋斗伟力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披荆斩棘,奋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不断结出更多实践成果,展现蓬勃生机。

  •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人民观点)

    信心和底气,源于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国制度优势、经济基础、发展潜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是长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