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
作者:刘恩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中国交上了一份令世人瞩目的答卷,其背后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赢得抗疫伟大斗争的深厚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在全球合作抗疫实践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命运与共的天下观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和升华,为人类战胜疫情凝聚共识与合力。
天下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构建“仁爱有序”理想社会的一种美好愿景。中国对人类共同命运和福祉的整体关切一以贯之。从西周时期对天下的认识初萌,到《诗经·小雅》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从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想;从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再到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毕生夙愿……都充分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一体”“以天下为己任”的天下观。它是构建理想世界的一种美好向往与不懈追求,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理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历史使命,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倡议全球合作抗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下观的新时代诠释。天下观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思想精髓的集中体现。天下观主张“民胞物与”“天下一家”,强调世界的整体性、统一性,提出了“四海之内若一家”的主张。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的天下观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了理论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促进人类进步为宗旨,以命运与共、荣辱与共、责任与共为基本内涵,主张各国相互依存、同舟共济,强调人类在权利、责任、命运方面的整体性。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
“天下大同”“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等思想赋予了中华文明鲜明的开放性、包容性精神。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利益关系相互依凭,自我利益的实现建基于共同利益的实现。这是构建和谐世界,谋求天下大同的一个基本前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中国秉持天下观中“普惠共享”“和衷共济”的理念,光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强调世界各国必须超越国家利益矛盾和意识形态分歧,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挑战,齐心协力开展全球性的协作与互助,唯有团结合作,才是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毫无保留地分享信息,共同开展疫苗和药品研发合作,积极开展对外援助与国际合作,捐赠医疗防护物资,切实践行着人类社会命运与共的价值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引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强调道义性、正义性,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国,以善服人,在国家交往中要以义为先,义利兼顾。道义担当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下观中最为可贵的精神,中国倡导的正确义利观也秉持这种思想理念,并在抗击疫情中转化为“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的当代实践。面对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秉持正确的义利观,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把疫情防控纳入多边或区域性国际合作框架,进一步加强机制内的信息交流和国际协调行动,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资源、信息、人力支持,免除了部分非洲国家的到期债务,承诺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帮助这些国家开展疫情防控,有效应对疫情,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卫生安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伟大抗疫精神的深厚土壤、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伟大抗疫斗争充分彰显了它对社会制度、社会文明、民族精神、伦理价值及公民素养的强大引导力、凝聚力、向心力、塑造力和影响力。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广泛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0日 02版)
生态文明建设是为解决环境问题而提出的,但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环境保护,否则就没有必要提出这个概念。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中国智慧的中国式治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