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外交部、科技部、卫健委、药监局等有关负责人与专家介绍新冠疫苗有关情况。
在我国已有新冠疫苗临床试验中,是否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介绍,在前期,从一期到三期,中国的疫苗进行的临床实验,进入人体接种,发生过一些不良的反应,都是轻度的不良反应,包括接种局部的疼痛、红肿以及低烧发热等这些轻度不良反应。
新冠疫苗作为全新的疫苗,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科研团队,都把不良反应监测作为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指标。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三期临床实验的几支疫苗,基本上都是为轻度的不良反应,尚未收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总体情况比较良好。
(编辑 胡渝)
近来,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情况备受关注。我国把新冠疫苗接种人群大致划分为三类:一是高风险人群;二是高危人群;三是普通人群,疫苗将按顺序安排接种。高风险人群:边境口岸的工作人员、城市的运行人员、冷副产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等;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介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总体处于领先地位,共有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5个技术路线并行研发。田保国进一步介绍,目前我国共有13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两种技术路线共4个疫苗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
国药中国生物总法律顾问周颂介绍,国内新冠灭活疫苗获批临床试验的有三支,国药中国生物就占了其中的两支。国药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表示,新冠灭活疫苗I、II期临床研究在国内做,都产生了中和抗体。
而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另一款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数据也将于近期公布。目前,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其余组别的临床试验还在按计划进行。
6月2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Ⅲ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启动仪式在中国北京、武汉、阿联酋阿布扎比三地,以视频会议方式同步举行,阿联酋卫生部长向中国生物颁发了临床试验批准文件。
(原标题: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不受病毒变异影响 最早2021年上市) 近日,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研究试验揭盲。张云涛称,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不受病毒变异影响,最早2021年上市。
《河南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管理办法》已经2020年2月26日省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民政、教育、财政、医保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有关工作。
此次修改,双黄连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项要求增加包括皮肤、消化系统、全身及其他在内的多项不良反应,同时要求写出有过敏性休克个案报道。新京报记者通过国家药监局数据库以“双黄连”为关键词进行查询,共有85条批文,属于口服制剂的共56个批文。
在国家卫健委连续下发的多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都提到了“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500万U或相当剂量,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雾化吸入)”。雾化吸入α-干扰素时应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剂的α-干扰素注射液,减少呼吸道粘膜的损害和炎症。
在国家卫健委连续下发的多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都提到了“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500万U或相当剂量,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雾化吸入)”。雾化吸入α-干扰素时应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剂的α-干扰素注射液,减少呼吸道粘膜的损害和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