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铜川10月26日电(麦文雄)10月25日上午,记者随“决战决胜谱新篇˙文化扶贫在行动”主题采访团走进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通过参观宜君县旱作梯田景区,深入了解了当地脱贫发展成效。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宜君县当地群众利用玉米皮变废为宝,经过群众巧手变平凡的玉米皮成为样式精美、造型独特的手工艺品。
手工艺玉米皮编制,使用的是韧性好的植物纤维用手工编制成工艺品。被剥下的玉米皮,在阴凉处风干,经过染色加工处理后编制成各式各样的草帽,草鞋,装饰,花瓶。时尚美观的同时还环保耐用,因为成本低,效益高,受到了旱作梯田景区往来游客的广泛好评,也成为了当地旅游特色。
近年来,宜君文化旅游公司依托以“观光农业、摄影采风、休闲养生、度假购物、民俗体验”为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在建设特色景区的同时带动乡村扶贫攻坚工作,采取多项目的“一股三带”扶贫政策,实现了村民的富裕,提高了村民创业的积极性,还通过玉米皮特色编织改变了一方水土的工作和收入模式。
在宜君旱作梯田景区内的宜富扶贫车间,手工艺编制老师项玉兰正在为周边村民们进行手工艺编制训练的培训。小小的玉米皮在老师的带领下翻飞编制,很快就成为一个一个色彩鲜丽,漂亮的装饰品,村民们围坐一团,目不转睛的学习着,耐心听着老师的讲解。
正在编制的村民中,59岁的淌泥河村村民杨淑琴告诉记者,“2017年刚来旱作梯田景区的时候我还是保洁员的工作,一个月固定收入800元,等到扶贫车间建设起来后,我也跟着一起做了手工编制的新项目。我现在编的玉米辫一米能卖五毛钱,在车间里一天就能编四十多米,农闲时还在家里用玉米辫编制一些较为复杂的玉米辫福挂件、玉米辫篮子工艺品,通扶贫车间向游客出售挣钱。再加上家里16亩地玉米一年的一万两千多元收入,可以不用为钱发愁了。”
“ 我们村子一代祖祖辈辈都是依靠种玉米为生,我记忆中第一次跟着父亲和母亲上梯田种玉米时刚20岁,她们给梯田用棍子铺上地膜,然后一个一个在地膜上扎眼给土地播种,收的时候,也是一点一点的往山下面背,现在日子变好了,不仅有了自动化的播种机和地膜机,还有宜君县农科站的专家进行相关技术指导,比以前省了不少力气。”杨淑琴说。
据了解,当地文旅公司通过玉米皮车间,仅小小的编织,就带动了贫困户13户,辐射带动群众102余户。通过发展股份分红,让贫困户有股金的一股三带的多种分红模式下,提出贫困户“扶贫先扶志”的方法,让贫困户土地有租金,分红有股金,劳务有佣金,收成不愁卖,经营有利益,使数千贫困户稳定就业、增收致富。